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卫星应用》2010,(3):8-8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上市公司,是专业从事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级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卫星在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方面,拥有地面站系统集成、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信息传输与图像处理五大领域多类产品;在卫星运营服务方面,具备提供广播电视高清信号传输、移动位置服务、数据采集等多项运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卫星功能的增强,卫星应用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不断提升,在很多传统领域卫星也开始发挥效能。本文通过大量调研,分析了卫星在地方林业上的应用现状,包括林业防火、林业资源调查、林业病虫害监测、森林保险理赔、林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导航、通信等,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卫星应用效能,提出了后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卫星应用》2006,14(4):51-55
2006年7月28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卫星应用专业组在北京召开了“遥感卫星行业应用现状与需求研讨会”,广泛征集遥感应用领域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研讨遥感卫星应用的发展战略,以促进遥感卫星和遥感应用产业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第一届空间光学技术全国学术会议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效载荷专业组2012年学术会议于9月底在贵阳举行,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学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光学学会光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及有效载荷专业组共同组织,会议涉及空间光学研究新进展、空间遥感探测和工程实现技术、空间光学应用、支撑技术等诸多空间光学、遥感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5.
《卫星应用》2010,(3):13-13
航天恒星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9亿元人民币,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了发挥倚天重地的优势、延伸产业链,规模化发展卫星应用产业而搭建的卫星应用的高科技企业,多年来致力于军民两用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及终端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在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微波传输、数字图像处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产品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6.
《遥测遥控》2013,(2):77-79
主题:促进导航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发展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导航应用专业委员会和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导航应用科技大会",将于2013年下半年(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召开。本届科技大会的主题是"促进导航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将不断地促进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数字地球等相关产业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国外导航定位卫星的现状作了分析介绍,然后从返回式遥感卫星图象的对地定位,实时性强的灾害快速遥感监测系统的重要技术环节以及全球资源、环境研究的技术支持系统等三个方面叙述了导航定位卫星在航天遥感对地定位中的作用,并对我国如何发展该系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一、项目背景2016年1月16日,受国家商务部委托,我国驻埃及大使馆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韩冰代表中方与埃及国家遥感空间科学局(NARSS)麦迪哈特局长在开罗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援埃及卫星总装集成及测试中心项目实施协议》,该项目成为我国继坦赞铁路以来规模最大的技术合作类无偿援助项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  相似文献   

9.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在测绘、空间、电子、地球信息和计算机等多学科多专业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和技术。它通过探测物体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强度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以获取大气、陆地和海洋等各个层面的信息,在军事、国土资源、林业、农业、渔业、矿产、防震减灾和地理信息等多行业、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但卫星遥感应用作为卫星应用领域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商业化步伐与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导航服务的快速发展相比,处于明显滞后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蔡登遴 《卫星应用》1999,7(1):32-34,51
介绍了林业系统在过去20多年里利用卫星遥感手段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森林火灾探测和灾情评估,森林生态环境和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提出了利用资源一号卫星进行全国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灾害监测及损失评估和全国荒漠化监测等7项应用计划;建议建立国家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并对“资源一号”后续卫星的技术指标和性能改进提出了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1,20(6):85-85
2011年11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4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二号,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遥感卫星十二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宇航学会和国际宇航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于2008年10月29日~31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本届会议以“卫星应用与应用卫星”为主题,并就通信卫星的应用、遥感卫星的应用、导航定位卫星的应用、卫星技术、国际合作与政策、卫星应用的商业化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60余名,分别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荷兰、韩国、新加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小卫星发展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小卫星的研制历程,总结了中国现代小卫星发展成就,分析了现代小卫星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并提出了中国小卫星健康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快、好、省"为指导,以多用途为目标,按照柔性设计、性能滚动提升、低配置/高可靠、产品化等思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建立了CAST968、CAST2000、CAST100、CAST3000等小卫星平台,至2018年10月,已累计发射现代小卫星95颗,在科学与技术试验、遥感、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引领了中国现代小卫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来,印度与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合作日益增多。印俄今年3月17日就印度发射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卫星一事签署了正式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印度将使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GSLV)发射俄GLONASS-M导航卫星。与此同时,印俄还就合作研制GLONASS-K导航卫星的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近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新闻发言人又对外宣布,印度将与俄罗斯一起使用GLONASS导航卫星系统。这一问题的细节将在今年10月底俄罗斯代表团访问印度期间进行商榷。如果达成协议,印度将能够接收到来自GLONASS-M和GLONASS-K两种卫星的信号。目…  相似文献   

15.
正为推进国家通信、导航和遥感等卫星系统开发利用和相应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加快发展卫星应用相关产业,助力数字福建创新发展,推动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深化福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沿线国家合作交流,2018年4月1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航天局联合印发《卫星应用助力数字福建创新发展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10月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地球资源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一颗巴西小型科学应用卫星也同时搭载升空。这是我国与巴西在航天技术领域的首次合作。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总质量为1540公斤,轨道高度778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工作寿命2年,主要用于监测国土资源的变化;评估森林储量、农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灾害及评估灾害损失;勘测地下资源,监督资源的合理开发;监测空间环境,为空间科学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7.
《航天》2010,(8):5-5
6月29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法国泰雷兹集团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确定在安防系统、航电设备、卫星导航应用及国际工程承包等19个领域开展合作,建立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双方优势互补,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展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空间应用技术,即包括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等三个方面的技术发展和相关标准现状的分析与综述,提出我国空间应用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铁路灾害监测与评估,对于保障铁路建设和运行安全、提升铁路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当前铁路灾害卫星遥感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卫星遥感发展和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探讨了卫星遥感技术在铁路减灾、备灾、应急和恢复重建等灾害管理全过程中的实践应用需求。针对影响铁路安全的主要灾害,分析总结了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在铁路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能力。针对洪涝、地质、森林火灾和雪灾等典型灾害实例,建立卫星遥感监测评估铁路灾害的技术流程,进一步分析卫星遥感对于铁路灾害应急管理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实现铁路主要灾害的灾前风险监测和灾后损失评估,可有效支撑铁路的全过程灾害管理。通过多手段的融合运用和动态监测能提升遥感信息的决策支持作用,使其在铁路灾害的应急管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10月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地球资源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一颗巴西小型科学应用卫星也同时搭载升空。这是我国与巴西在航天技术领域的首次合作。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