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基于由蒙特卡罗估计和遗传算法构成的随机鲁棒设计方法和全状态可测量的反舰导弹过载控制模型 ,提出了一种实用有效的随机鲁棒过载控制方法。由于是对直接依据系统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指标要求建立的随机鲁棒函数进行优化设计 ,所以该方法实质上是一种面向工程应用的综合设计方法。通过对某型反舰导弹的全弹道六自由度非线性时变控制系统的仿真 ,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6.
导弹机动突防弹道设计与末制导修正能力密切相关,在可用过载与终端角度约束下,提出一种基于线偏差控制的机动突防与导引一体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机动突防与导引一体化设计模型;其次,设计了可用过载与终端角度约束的虚拟导引弹道制导律;再次,提出了一种运动过载约束的螺旋机动线偏差指令信号,并设计了相对机动弹道制导律。基于指令滤波和扩张状态观测器分别解决输入受限和干扰估计问题,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稳定性。不同过载约束下的突防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一体化方法能兼顾机动突防与精确打击需求,典型场景下对PAC 3拦截弹的单发突防成功率达到96.2%。 相似文献
7.
基于拟欧拉角信号的连续力矩姿态机动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拟欧拉角和飞行器绝对角速度作反馈信号,设计了连续力矩姿态机动控制律。选择反馈阻尼参数,使系统呈现临界阻尼或过阻尼状态,在机动开始时刻,如果姿态四元数的标部不为零,则整个控制过程不存在奇异性;如果姿态四元数的标部为零,经过初始化处理,可转化为标部不为零的情形。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供控制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9.
10.
空间飞行器大角度机动控制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空间飞行器大角度机动控制问题。为避免欧拉角描述姿态运动存在奇异性的问题,由姿态四元数建立姿态运动方程。针对飞行器姿态运动模型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利用模糊逻辑系统对不确定性函数进行逼近,将获得的模糊函数作为系统不确定性界函数。对模糊逼近所带来的误差以及外部干扰项,采用变结构补偿控制方法,并在线自适应调整参数。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表明此方法具有姿态控制精度高,实时计算量小,便于工程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末制导雷达一次捕捉最小角度搜索范围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对方进行电子对抗的机会,要求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在保证一次捕获概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小角度搜索范围。为此,提出了一次捕捉概率为1的最小角度搜索范围模型。模型中,用圆分布表示目标指示误差和目标机动误差,用矩形分布表示自控终点散布误差。首先证明了末制导雷达开机位置与最小角度搜索范围之间存在的几个性质,进而利用解析方法推导了最小角度搜索范围表达式。分别以末制导雷达最大作用距离和导弹被发现距离为可变参数,对高亚声速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最小角度搜索范围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最小角度搜索范围不超过36.5°,小于某些反舰导弹的最小角度搜索范围。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12.
13.
反舰导弹攻击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反导为背景,介绍了反舰导弹的发展概况及21世纪初反舰导弹将面临的格局,着重分析了俄罗斯、美国和法国的典型反舰导弹的攻击弹道和突防特点,总结了超音速反舰导弹及亚音速反舰导弹的攻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有关反坦克导弹的特点、飞行仿真的特性以及关键技术在本文中作了探讨,对我国发展反坦克导弹的飞行仿真和开展仿真软件的研制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舰空导弹拦截机动目标仿真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舰空导弹反导拦截模型和靶弹蛇行机动突防弹道模型,通过仿真的方法研究了舰空导弹对\"蛇行\"机动突防靶弹拦截脱靶量,为靶场舰空导弹试验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七十年代初研制的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低价巡航导弹。它具有多种发射方式、弹道可变、隐蔽性好、突防能力强的特性,加之采用了地形匹配系统和数字景象相关器,使其命中精度明显地提高。本文介绍了“战斧”巡航导弹采用的数字式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