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控线切割是通过脉冲放电对被加工零件发生腐蚀而进行切割的(见图1)。在整块毛坯上切割零件时,由于多种因素使钢料产生弹性变形,切割部分偏移,正极负极之间短路,使钼丝老化、断丝,影响切割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一、产生变形的因素 1.钢材的选用和热处理操作 应用数控线切割工艺制造模具,样板等工具时,应注意钢材的选用。由于数控线切割加工是以整块毛坯先热处理淬硬后,再经线切割一次精加工成形,所以必须注意钢材的选用及热处理操作。  相似文献   

2.
在采用固定角算法的复合材料"C"型翼梁自动铺丝试验中,预浸丝在翼梁的拐角区域出现严重的屈曲与皱褶。在分析了其原因的基础上,利用翼梁的结构和受力特点,使翼梁的自动铺丝轨迹尽量向测地线方向靠近,可以显著减小预浸丝在过拐角时的偏转角度,从而消除预浸丝的皱褶和屈曲。轨迹进入非可展翼梁曲面的缘条后,相邻预浸丝束间会出现无法通过自动增减纱动作进行控制的重叠或间隙,在拐角区域采用变角度轨迹设计方法消除微小的重叠或间隙,实现了"C"型翼梁的满覆性铺放,可减少缺陷,提高构件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贯彻普通螺纹新国标时,设计、工艺人员必须熟悉新的螺纹刀具标准才能正确合理地选用和继用新旧螺纹刀具。新制订的丝银标准是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其基本尺寸和磨牙丝  相似文献   

4.
洗涤效率对飞机燃油箱惰化过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采用微元段计算方法,建立了燃油洗涤过程的数学模型,考虑到洗涤过程中的富氮气体不能和燃油中的溶解气进行充分的传质,故定义了洗涤效率.计算结果与文献公布的实验数据对比表明:引入洗涤效率后,计算值与实验值一致性更高.研究结果显示,在同样的富氮气体流量,且气相空间惰化效果一致的情况下,洗涤效率直接影响洗涤时间和燃油及气相空间中氧的体积分数.较低的洗涤效率虽然可使洗涤时间缩短,但是容易造成爬升至巡航高度后,油箱上部空间氧的体积分数增加幅度较大,且该影响随着载油量增加而加大,故应根据载油量、洗涤时间、洗涤气流量等综合考虑合适的洗涤效率.研究结果可为机载制氮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飞机燃油箱地面预洗涤技术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氧氮质量守恒关系,建立了飞机燃油箱爬升过程中气相空间、燃油中平衡氧浓度及地面预洗涤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微元段法对其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显示,当采用富氮气体进行地面预洗涤后时达到的平衡浓度越低,则可达到的安全巡航高度越高。由于爬升过程中逸出的氧气很多会排出燃油箱外,因而地面预洗涤时,并不需要将燃油中氧质量浓度降低至安全气相浓度所对应极限质量浓度,且飞机燃油箱中的初始载油率对洗涤后的氧质量浓度有直接要求,当载油率越高,需要将燃油中的氧质量浓度洗涤的越低。计算还显示,在地面洗涤时,油罐中的油量也对换气次数有直接影响。通过选择合适浓度的富氮气体在地面预洗涤燃油箱,可保证飞机在巡航高度下氧浓度在安全范围内,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设备的初投资费用。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为燃油地面预洗涤的工程设计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某飞机多舱燃油箱洗涤惰化过程,将洗涤气分为与燃油发生传质部分和未发生传质部分,通过理论计算获得洗涤气与燃油发生传质并向气相空间逸出的氧气量.未发生传质的部分用于气相冲洗,其余与液相洗涤逸出量相结合,建立模型进行工程计算.由此将整个洗涤惰化过程转化为有逸出的气相冲洗过程.结果表明:这种将洗涤惰化转化为有逸出的冲洗模型是可行的,其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随着时间的增长,气相氧体积分数一般经历先增长后下降的过程,最终趋向于洗涤气体积分数.多舱飞机燃油箱的各舱氧体积分数值变化快慢与进气出气口位置和各舱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7.
螺纹加工通常有车削、铣削、丝锥、板牙、滚压等方法.滚压螺纹适合于塑性材料工件的加工,在滚压螺纹的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滚丝轮螺牙崩裂损坏、滚制螺纹大径有凹坑的问题.非对称牙型螺纹常采用车削加工,但与对称牙型螺纹的车削加工不同.对称牙型螺纹通常采用螺纹车刀进行直进式车削加工,但用这种方法加工非对称螺纹时易产生积屑瘤,造成表面加工硬化及裂纹,为消除裂纹,常采用对称吃刀车削法.  相似文献   

8.
在操作快走丝线切割机床时,经常会发生断丝现象.影响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造成时间大量浪费,生产成本增加。从非加工过程和加工过程两大方面对断丝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放电间隙电压变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时工具(电极丝)和工件之间的放电电压是对放电加工过程进行实时检测的重要参数.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应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定量研究了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放电间隙电压量的变化特性与加工中峰值电流、工件厚度及切割方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结果为准确检测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状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工作介质性能要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分析了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工作介质的主要性能要求,通过使用典型工作介质的切割对比,分析了线切割加工的工艺规律,指出工作介质洗涤能力是影响线切割工艺的最关键因素,对评价工作介质的优劣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从典型放电波形分析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极间放电特征,对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放电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高速走丝线切割放电间隙、走丝速度对切割效率及表面质量影响的分析,得出了以复合工作液为放电介质的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牛禄  程惠尔 《推进技术》2001,22(4):290-294
提出液体火箭发动机层板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传热过程的数理模型。采用通用形式控制方程处理冷却剂紊流换热和通道材料导热的共轭传热问题,计算采用LVEL紊流模型,并考虑冷却剂(氢)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及层板材料热物性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大高宽比、小气壁厚度的通道设计,可显著提高再生冷却能力,降低室壁温度和温差。采用对流换热系数和热物性为常数的简化处理会引起很大误差。  相似文献   

13.
液态过热对高硅Al—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液态不同温度处理在各种冷却条件下对高硅Al-Si合金凝固后的初晶硅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快速冷却条件下,液态高温处理能改变固态初晶硅组织并提高拉伸性能和改善耐磨性。液态温度处理影响固态组织和性能是由于液态结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机载电子设备冷却散热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载电子设备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的发展趋势对冷却散热技术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详细介绍了用于机载电子设备的风冷、液冷以及其他新型冷却散热技术,阐述了各种散热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探讨了未来机载电子设备冷却散热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液冷必将取代风冷成为机载电子设备的主要冷却散热方式。未来机载电子设备还将采用混合冷却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子设备的热性能,提高机载电子设备综合化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FLUENT对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中跨临界甲烷液膜冷却稳态流场进行数值传热计算。根据正交法设计试验,得到不同膜孔孔径、轴向夹角、径向夹角和孔型四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冷却效果,选出最优的膜孔几何参数组合.在采用最优膜孔几何参数组合的条件下,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建立Kriging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得到多目标条件下最优的跨临界液膜质量流量、冷却环带的分配比和位置。结果表明,正交法和Kriging模型可以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液膜冷却优化高设计成本和数值噪声问题。正交试验设计考虑的因素中,影响冷却效率和不均匀度的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孔型、孔径、径向夹角和轴向夹角。最优的几何参数组合为孔径0.003mm,轴向夹角45°,径向夹角15°,孔型为扩散型。建立的Kriging模型能准确反映液膜质量流量、液膜分配比和冷却环带位置与目标函数的关系。最终得到的优化方案平均冷却效率提高4.9%,不均匀度减少0.025,比冲损失增加0.37%,总目标函数提高184%。优化后涡对的不对称性使得冷却剂展向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反向涡对衰减更快,增强了液膜的附壁性,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内冷通道横流条件下气膜冷却的流动和换热特性,采用窄带瞬态液晶测量技术获得了内冷通道横流条件下吹风比分别为0.5,1,2时气膜孔下游冷却效率和表面传热系数云图,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气膜孔内及下游区域流场的详细信息.结果表明:内冷通道横流对气膜孔下游冷却效率和表面传热系数分布有重要的影响.横流增强了气膜孔射流的展向分布能力,增强了高吹风比时气膜冷却效果.另外,气膜孔下游涡的分布出现明显的不对称性,涡的结构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tlab的液体冷却系统仿真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冲压空气温度和流量随飞行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导致特种飞机上的液体冷却系统存在诸多变化因素,在系统设计初期,计算量庞大且工况复杂。针对上述问题,利用Matlab的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液体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动态数学模型和系统仿真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该仿真系统可以用于液体冷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红外窗口内冷防热机理和防热性能预测.以液氨作为冷却剂在窗口内通道流动,利用液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中大量吸热的特性,达到冷却窗口的目的.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外部具有对流加热,内部有冷却剂吸热的窗口材料温度分布.本文计算结果与地面电弧加热器实验测量结果作了比较,两者较为吻合,验证了防热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精准评估不同冷却方案对高压液氧烃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传热特性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再生通道-液膜屏蔽-隔热镀层-辐射换热的整机模型,采用Ievlev半经验模型计算燃气侧壁面的对流换热过程,引入Shruvik安全裕度评估准则,计算推力室径向的分区温度和热流密度。基于某型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研究了不同冷却结构组合的换热能力上限,分析了不同推力室压力对冷却设计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力室压力在12 MPa及以下时,可主要依靠再生冷却技术满足冷却需求;在16 MPa及以下时需要配合内冷却环带满足冷却需求;在18 MPa及以下时需进一步设置隔热镀层提高热防护能力;室压在20 MPa甚至更高时,必须采用其他强化换热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