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余度力臂自动调节装置用于飞机-纵向操纵系统,按特定的非线性调节规律,自动地改变飞机驾驶杆到水平尾翼和弹簧载荷机构之间的传动比,从而保证飞机在不同的飞行速度和不同的飞行高度上都有一致的操纵性能.  相似文献   

2.
0引言 某型飞机的"大力臂"灯是由某型力臂自动调节装置根据飞行速度和高度的变化,按特定的非线性规律进行调节的.当力臂自动调节装置工作到大臂位置时,其位置指示器指示并使飞机"大力臂"灯燃亮,提示飞行员飞机已处于大力臂位置.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分析飞行员在拉平阶段的操作特征,进而从飞行性能参数入手挖掘导致着陆俯仰角大的原因,基于飞行员模型建立民机擦机尾人因操作分析模型,从频域分析驾驶杆与俯仰角之间的相位差及飞行员模型参数变化对着陆俯仰角的影响。结果显示,着陆阶段的飞机俯仰增益与俯仰角呈显著正相关,驾驶杆增益与驾驶杆位置也呈显著正相关,仰角超限时的驾驶杆位置变化更加频繁且波动幅度较大;拉平阶段驾驶杆增益增大时,驾驶杆力量明显增大,水平尾翼的角度也比正常操纵时要大。该模型可研究民机擦机尾的人因操作原因,发现飞行员操作技能缺陷,从而改善训练,对飞行安全及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具有中性速度稳定功能的飞机在平飞加减速过程中高度及法向过载变化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改变驾驶杆纵向位移的补偿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首先,分析了高度及法向过载变化大的原因;然后,基于迎角、驾驶杆纵向位移及发动机油门杆偏度建立补偿逻辑;最后,通过法向过载与驾驶杆指令成型得到补偿所需的驾驶杆位移。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补偿控制方法能够明显提高中性速度稳定功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力臂自动调节装置型号多、测试方法繁杂、测试精度低的问题,研制了以工控机为核心的自动测试系统,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入手,分析了测试过程中的工作环境模拟仿真与自动加载、系统控制信号和数据的共享、大气参数的测量、力臂值随机快速精确测量及抗干扰设计等问题,对改善力臂自动调节装置的维护手段、提高测试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使检测设备向综合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一例飞机地面检查中出现的故障,研究了机械操纵分系统和控制增强分系统组成的人工飞行控制系统工作时对驾驶杆行程和驾驶杆力的影响。两个分系统同时工作比仅机械操纵分系统单独工作,驾驶杆行程会缩小,缩小的比例与控制增强分系统的权限相等,但平尾的偏度保持不变,飞机的操纵性不受影响。采用杆力传感器的控制增强分系统工作后,当驾驶杆推拉到缩小后的极限行程附近时,可能会出现抵抗力、回弹力。  相似文献   

7.
某电传民机驾驶舱操纵机构采用超控杆的连接形式,该种机构重量轻、维修性好,但是故障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其驾驶杆操纵机构的原理和物理特性,对其正常模式和单侧驾驶杆卡阻故障模式进行建模,并对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和杆力特性品质评估,结果表明:该种操纵机构在故障模式下的杆力特性品质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8.
旋转式弯管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装卸迅速,能减轻劳动强度,工效提高2~3倍,可用来弯制不同规格管子的工具。该工具结构如图所示。当弯制管子时,首先将丝杆3和螺帽4调节到适当位置。管子夹紧在型轮1和压块2之间,操纵手柄6使管子夹紧或松开。旋转夹紧11,可以弯制各种角度。弯  相似文献   

9.
《航空学报》1978,(2):28-38
 高度速度中心仪,也称大气数据计算机,是近代高性能飞机所必须的特种设备之一,是航行驾驶仪表和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国外自五十年代以来在各种军用和民用机上都已广泛使用。本文对 GSY-1高度速度中心仪的工作原理及研制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作了介绍。内容有:中心仪简介、静压测量、动压测量、阻滞温度测量、M 数解算、真空速解算及提高可靠性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生产过程中对复合材料进行质量监控,专门研制了带单板机的介电测控仪。它由JD-1介电测量仪、JD-2压力温度程控仪和JD-3微型电动压机等部分组成。本仪器能自动进行测量、数字显示、控温控压、记录和打印曲线。可用于测定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加热加压过程中介电损耗的变化,从而对复合材料的固化过程进行研究。本文列举了在氨酚醛树脂、云母-447环氧树脂上的使用情况,试验说明仪器的可靠性是好的。  相似文献   

11.
航空百科(44)     
<正>自动驾驶仪Autopilot自动驾驶仪,是一种稳定飞行器飞行姿态并通过它去操纵飞行器的自动控制装置。在有人驾驶的飞机上,使用自动驾驶仪是为了减轻飞行员的操纵负担,使飞机自动地按预定的姿态、航向、高度和速度飞行。飞机受到暂时的干扰后,自动驾驶仪能使它恢复到原有的飞行航线和稳定的飞行状态。因此,早期的自动驾  相似文献   

12.
我厂制造的M6×1有标记的出口螺帽,在投产初期曾一度出现质量下降的问题。对此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解决了技术难点,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一、加工中出现的问题 1.丝锥根部容易堆积切屑,阻止螺帽正常移动,使螺帽不能顺利排出,用力过大时则易扭断丝锥。 2.木屑滚过的螺帽,因清洗不好易使攻丝机滑板卡死或使螺帽落放位置不正,当推杆推动螺帽时易碰断丝锥。 3.用碳素工具钢T10A、T12A制造的丝锥,温度在200~250℃时,机械性能、切削性能大大降低,造成局部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宜采用合金工具钢,可耐600℃高温而不改变机械性能。切削时还应采用适宜的润滑冷却液进行冷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纵向飞行品质要求中“操纵期望参数CAP”、“机动飞行中的操纵运动”和“起飞中的纵向操纵”三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认为对不使用控制增稳的飞机,CAP参数中A种飞行阶段一级下边界要求0.28显得偏高,特别是对带有较多外挂物要进行对地攻击的飞机更难于满足;对单位过载杆位移的要求,原OTT中要求X~n>12mm/g比较含糊,把它理解为对整个飞行包线内所求飞行情况的要求,并且作为力臂调节器设计中变臂比选择的重要依据,可能有问题,应该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确定出适合我国情况的X~n要求;对起飞中的纵向操纵应考虑飞机起飞滑跑时加速度的影响,队为MIL-F-8785B中要求在0.9V_(min)达到起飞离地姿态和OTT中要求在0.8V_(离地)抬前轮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正>1 背景监控到飞机在下降时左侧发动机引气压力低,分别在18000 feet (5.486 km) (N_1 为 33%)和28000 feet (8.534 km) (N_1 为 55%)时出现了报警,且此时引气温度正常。落地后进行引气健康测试时, 发现高压调节器反流隔膜漏气,预冷器控制活门向关位方向转动时有卡滞现象,更换预冷器控制活门和高压调节器后试车正常,后继续飞行观察。2 引气系统原理简介波音737-800飞机发动机引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利用多回路驾驶员模型,对纵向驾驶员诱发振荡(简称 PIO)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判断 PIO 是否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及其理论计算方法。对于新机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文中还以歼六飞机为例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低空大速度飞行,力臂调节器发生故障状态下,该机可能产生 PIO 现象。  相似文献   

16.
推导出了在试飞试验前对轻型飞机纵向静稳定性进行估算的公式,分别给出了握杆和松杆状态下静稳定性的估算方法。在此估算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试飞试验时所要测的驾驶杆位移和杆力等估算式,进而提出了从试验数据到飞机中性点和实际纵向静稳定裕度的分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民用客机的飞行过程中,驾驶员通过驾驶杆对飞机实施操纵,并希望飞机按照所期望的方式飞行。杆力特性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驾驶员操纵力与控制律指令信号的相互关系,使增稳飞机操纵特性满足有关飞行品质规范的要求,这对于预测和抑制PIO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杆力特性对PIO的影响规律,通过采用过载指令构型,设计4组不同的杆力梯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民用电传飞机的杆力梯度时,建议严格按照俯仰机动力梯度等级中的的1级杆力梯度要求选取,驾驶员就能够较为轻松、准确地完成俯仰截获任务。  相似文献   

18.
APG-77相控阵火控雷达机载雷达是战机的眼睛。在通常情况下,战机眼睛的好坏,决定了空战的成败。敌机入侵,警报骤响,夜色茫茫中,两架战机呼啸升空。飞机抵达指定空域并开启机载火控雷达,展开了对高空来袭敌机的搜索。瞬间,平视显示器右上角立刻出现了由雷达传来的来犯敌机踪影:目标距离164,航向147,速度845,高度3200。平显上电子显示的用于瞄准的光环摆动着朝屏幕的右上方缓慢移动。飞行员右手稳操驾驶杆,努力使飞机朝向目标。另一只手扶在油门杆上,控制飞机加速飞行。目标框顿时呈菱形放大显示,火控雷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PIO问题研究的需要,考虑到操纵系统非线性(间隙和摩擦等)对PIO问题影响的严重性,推导了包括非线性环节在内的,驾驶员-操纵系统-飞机本体组合系统的纵向动态结构图,并用DMJ-3A电子模拟计算机,以某歼击机低空大速度正常状态(力臂处于小臂)和故障状态(力臂处于大臂)为例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飞行实践是一致的。从而初步说明作者提出的结构图(即PIO计算方法)既是可信的,也是具有实际分析使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王承田  谭陈林 《红旗技术》2006,(4):25-28,34
空中发动机转速自动下降危及飞行安全。围绕这一故障问题,分析了操纵系统、燃油流量调节器、温度控制放大器及防喘调节器引起转速下降的因素,提出了不同系统和附件转速下降的速度和幅度不尽相同,通过调整或更换相关附件就能使转速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