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2010年10月1日,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奔月之旅。11月8日上午,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了嫦娥二号  相似文献   

2.
月球是深空探测的热点,也是美、欧等国家航天技术的竞技场。随着我国"绕、落、回"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建设月球基地和月球空间站已成为新任务的论证热点,这将对材料提出新的需求和发展方向。本文在概述月球环境对航天材料的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未来探月工程的任务难点,并从轻量化结构、高效热管理、先进热防护、低温润滑、防尘、缓冲吸能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探月工程对航天材料的新需求,最后给出了后续如何发展探月工程新材料新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的航天科技和空间探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具有重要的科学探测意义和开发价值。美国于2004年提出了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欧航局主张发展下一代月球车——极地月球车,日本致力于开发"月亮女神"系列探月设备,我国开展的月球探测计划为"嫦娥工程",并且在2013年12月2日发射了我国第一个在月面软着陆的探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26日,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天,我国公开发布了嫦娥一号卫星第一张月面图片(参看本期插页)。温家宝总理亲临发布会,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嫦娥一号卫星从距离地球38万千米的环月轨道,传回了清晰的可见光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首次探月工程的圆满完成,使我国跨入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们关注中国核、航天、航空、船舶及民用爆破器材等行业的发展和未来。注意到:——以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探月工程、大飞机工程、高分辨  相似文献   

6.
探月工程对飞行器导航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有必要研究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在探月任务中的应用。以探月工程三期为应用需求,开展地-月-地转移过程中的GNSS接收机可用性分析、GNSS信号特性分析;并针对低信噪比环境下的高灵敏度接收机系统应用进行设计,采用弱信号捕获算法和弱信号跟踪算法实现-175dBW的灵敏度;最终采用基于轨道动力学模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了GNSS自主定轨算法。仿真表明:GNSS接收机在60 000km以下的地-月转移和月-地转移弧段能够为探月飞行器提供100m以内位置精度的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7.
简讯     
中国探月工程再添新车型:八轮月球车亮相日前,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最早研制月球车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邓宗全教授率领创新团队推出国内唯一的8轮差动扭杆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旋极股份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除了为民用研发机构、民用大型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和技术服务,最突出的贡献就是积极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为航空、航天、兵器等国防军工单位提供产品和服务。为我国的"航天载人工程"、"探月工程"等国防众多关键性项目提供了完整的软件工程解决方案,堪称高科技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研发和配套建  相似文献   

9.
王皓 《国际航空》2008,(12):63-64
10月22日,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发射成功,这使得印度成亚洲第三个、世界第五个开展探月工程的国家。印度探月工程负责人表示,印度的月球探测器将对月表的岩层和固态水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揭示月球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月面机器人具有环境适应性好、工作时间长和安全性高等特点,是未来无人/载人月面探测中的重要支持系统。在分析整理国内外月面机器人探测历史与规划的基础上,梳理月面机器人探测任务需求。结合中国探月工程总体规划和技术水平,提出月球南极、中低纬度和月球背面月面机器人探测的路线图,并从科学价值、工程可行性等方面对各阶段着陆地点进行初选;详细阐述以水冰探测和生物学实验为主要目标的月球南极Shackleton山跨明暗界线探测方案,以及以人机联合探测、大深度地质钻探为特色的中低纬度海陆边界区探测的任务目标和系统方案,可为探月任务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