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钺 《推进技术》1986,7(4):11-14
本文讨论纵向耦合振动研究中冷流试验系统隔离容器的设计问题,根据抽吸系统的共振频率确定,求出隔离容器容积.对可供选择的隔离容器设计方案,本文也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究非定常脉冲抽吸控制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流动分离的机理,考察非定常脉动抽吸在变攻角下的适应性和可行性,采用非定常数值方法,系统研究了变攻角下,非定常脉动抽吸对流场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与传统的定常抽吸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攻角下,保证相同的时均抽吸量,非定常脉动抽吸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定常抽吸;在时均抽吸量ms=0.4%时,在给定的激励频率范围内,非定常脉动抽吸都展现出更好的性能,在最优频率时,损失减小了9.4%,静压升提高了12.9%,相比于定常抽吸损失减小了4.2%,静压升提高了4.7%。在变攻角下,在给定的激励频率范围内,非定常脉动抽吸控制效果相比于定常抽吸仍具有较大优势;但大攻角下,非定常脉动抽吸和定常抽吸控制效果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部分充液悬臂转子在不稳定区的动力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长生 《航空学报》2001,22(2):155-159
 描述了试验中部分充液转子系统在失稳过程中的动力特性,注意了转子在不稳定区的涡动频率和方向,流体表面的状态与转子失稳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充液量对转子的涡动频率和不稳定区的影响。报道了部分充液转子系统在失稳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现象,为深入研究部分充液转子系统失稳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卢京明  孙祥 《飞机设计》2006,(2):21-23,31
针对某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中动态操纵情况下的应变测量以及试验载荷监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基于应变测量数据分析的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监控方法的确定及其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在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过程中的实际监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副翼/平尾/方向舵操纵系统多种试验状态下的试验载荷监控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5.
廖锦川 《成飞情报》1995,(2):22-26,21
数据压缩技术在现代遥测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在现在飞行试验中,遥测系统中所需的数据压缩技术。  相似文献   

6.
廖锦川 《飞行试验》1995,11(2):38-42
数据压缩技术在现代遥测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在现在飞行试验中,遥测系统中所常用的数据压缩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某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验证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设计了模拟试验转子.在模拟转子系统转子动力特性试验中,根据转子的振动响应情况,多次调整了转子支承结构及其参数,并最终达到了调频减振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中的载荷监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就基于操纵载荷/位移实时加载曲线最大值及控制点初值数据分析的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监控方法制定及实施进行了阐述。在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过程中的实际监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副翼/平尾/方向舵操纵系统多种试验状态下的试验载荷监控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结构强度试验中小翼而双向加载的实际需求,介绍了现有加载方法局限性,提出了新的加载方法的设计思路,设计了拉压垫——杠杆系统,在模拟试验中验证了拉压垫—杠杆系统的加载方式的可行性,并在型号试验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吴永红 《飞行试验》2001,17(4):8-10
针对某型机活动翼面在地面颤振激励试验中出现的旋转频率降低现象,较详细地分析了活动翼面间隙对旋转频率的影响,最终找出了使活动翼面旋转频率降低的原因,并用间隙测量试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具有温度控制和载荷测量的热试验系统的总体架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该系统在热强度试验中具有精确化、自动化和适用性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Duffing混沌系统动力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含系统策动力的混沌检测模型,结合信号的自相关检测技术,利用该检测系统可以实现频率已知但相位未知的正弦信号幅值的检测,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光电瞄准系统是火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航空电子系统综合试验中,为了验证系统设计是否合理,通常由半实物仿真平台来实现航电系统的动态试验,这样可以缩短试飞周期,节省研制经费。对于仿真试验来说,仿真环境的组建是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在分析光电瞄准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介绍了仿真环境的组建和仿真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新型燃烧试验需求,针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试验中单管试验器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1种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测控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分别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研究分析了该系统的详细设计过程,并对其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目前该系统已经完成试验前调试,并已顺利完成了多项单管燃烧室燃烧试验任务。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靠性高、稳定性良好、通用性强,满足试验器测控需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双发进气道抽吸试验系统及流量高精度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常规进气道试验方法存在流量测量精度低、综合试验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及无法满足不同类型进气道在不同工况下开展性能试验的需要的状况,建立了一套应用于TBCC等双发发动机进气道风洞试验的抽吸试验系统及流量高精度测量技术.系统采用文氏流量计测量方法,以提高进气道流量测量的精度;采用在流量计末端直接加装中压环形引射器抽吸进气道主气流的方法,以满足不同类型进气道在不同工况下对吸入流量的需求;通过设计两套独立的管道系统并分别进行流量的测量与控制,以满足双发进气道不同工况性能匹配和耦合试验的需求.通过风洞验证试验验证了流量计的测量效果和引射器的引射能力,通过风洞应用试验验证了试验系统对不同形式进气道的综合试验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系统测量精度高,引射抽吸能力和综合试验能力强,能全面满足各类进气道风洞试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时钟同步的航空发动机分布式试验测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基于NTP协议的时钟同步方法和主从服务器方式的时钟同步实现策略,研究了基于时钟同步的航空发动机分布式试验测控系统的层次结构与系统集成,并在航空发动机高空试验台多前端测控系统试验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飞行试验中,需要对地面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备进行状态设置,飞行试验结束后,要读取已经存储的数据记录参数,这就需要设计一套数据库系统专门上述两个问题进行管理和设置,本文对飞行试验图形监视系统数据库结构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数据库管理界面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空空导弹也反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3日,美国导弹防御局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进行的一次试验中,利用从 F-16战斗机上发射出去的一枚配备有先进红外导引头的 AIM-9X超级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成功地拦截了一枚正在助推飞行中的猎户座(Orion)探空火箭。这次出人意料的成功试验,不仅标志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试验中演示了利用导弹拦截助推飞行中导弹的技术可行性,同时也为美国验证了一种实施助推段防御的新途径,必将为美国长期追求的、发展和建立助推段防御系统的计划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多路协调加载试验技术在进行结构强度试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多路协调加载试验设备及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针对多路协调加载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油源污染、系统激振、伺服作动器选取、控制参数的设定和试验安全等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并就影响多路协调加载试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应用本文提出的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多路协调加载试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航空发动机朝着高转速、高推重比方向发展,机匣壁设计得越来越薄,导致转、静子系统间的耦合振动问题突出,增 加了发动机整机振动过大风险。针对某型高速柔性转子试验件系统,建立了柔性转子-支承系统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系统进行耦合动力特性分析,并开展了转子系统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转子-支承系统耦合模型进行动力特性分析获得的峰值转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差异为 3% 左右;由于支承系统存在共振,转子在工作转速范围内由 2 个峰值转速40%n、69%n变为3个峰值转速38%n、62%n和84%n,增加的峰值转速落在转速常用工作转速范围内,增加了系统振动过大风险。采用转子-支承系统耦合模型进行转子系统动力特性设计可以避免传统方法仅考虑转子动力特性而忽略了支承系统局部振动和耦合振动带来的振动问题,更为全面地指导发动机转子动力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