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双语世界     
导弹核武器——nuclear missile 。简称核导弹。装有核弹头的导弹的统称。导弹核武器是一种突击能力很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分战略核导弹和战术核导弹2大类。战略核导弹主要有地地(陆基)战略导弹和潜地(海基)战略导弹两种,用于攻击敌方重要的战略目标,战术核导弹有地地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用于攻击敌方战役纵深的重要战术目标。  相似文献   

2.
1.潜地导弹 2.战略导弹在发射场进行=级弹体对接 .3.洲际导弹发射升空 4.洲际导弹 5.第一枚近程战略导弹 ,, 6.第一枚中远程战略导弹首次发射成功 7.中近程导弹首次发射成功 8.中程战略导弹正在起竖 9.夜间发射中程导弹嗣,/影磁’堪-ll=_,■|_■—;=_.●L 。,.a.r 7,●.r;;一IF,jT‘—r—_l』,=,_一一一一一一.‰.。‘-t』--‘-‘_中国战略导弹  相似文献   

3.
正黄纬禄是我国著名导弹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技术创始人之一。曾担任液体地地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70年2月,黄纬禄受命担任固体潜地导弹技术总负责人。接受"烤"验潜地导弹不同于地地导弹,主要  相似文献   

4.
潜地导弹研制跨大步 根据中央专委关于研制中程固体导弹的决定,1967年3月,国防科委下达了中程潜地固体导弹的研制任务。固体战略导弹虽然起步比较晚,但起点比较高:跨越了单级火箭阶段,直接研制两级火箭;跨越了近程火箭阶段,直接研制中程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10日,日本内阁通过了新的《防卫大纲》、2005至2009财政年度的《中期防卫力量建设计划》以及武器出口新政策.其中新增内容颇多,包括在未来五年的全球军事合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建立一支能对付恐怖主义和导弹袭击的更加曼活的部队,用于战略导弹防御计划的武器排除在禁止出售行列之外.首次提到中朝两国等。联系到同年12月2日日本防卫厅透露的将着手研制攻击型远程地对地精确制导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6.
液体中远程地对地导弹1965年5月,中央专委批准了中远程地对地导弹的研制任务,以适应部队装备的需要。在此之前,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已对研制中远程地对地导弹的技术途径进行了论证,提出要通过这个型号的研制,突破多级火箭技术。中远程地对地导弹采用两级火箭方案,第一级以中程地对地导弹动力系统为基础,稍加修改,第二级为新研制的火箭发动机。这样,可使技术上有继承性,能缩短研制周期,节约费用。研制中远程地对地导弹,需要解决两级火箭的连接和分离以及第二级发动机高空点火并在接近真空条件下稳定工作的问题,氧化剂箱和燃料箱共底问题,随着射…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6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的核装备竞赛对其他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核威慑。为打破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我国先后成功研制了核弹和液体地地战略导弹。但是,我国同美苏在装备的储备数量上仍旧无法相比,更重要的是缺乏"二次核打击"能力。所以,机动性强、生存能力高,且可舰载或车载发射的固体战略导弹研制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8.
固体推进剂的发展趋势与战术和战略导弹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战略导弹对推进剂的要求就战略导弹而言,研究推进剂的比冲和密度比冲是十分必要的,这项研究工作应与降低结构系数的其它技术(如采用高强度比的纤维缠绕壳体和先进的喷管和防热层材料)和核弹头的小型化研究相配合。装药比冲提高以后,可以针对不同任务,进行灵活  相似文献   

9.
英国宇航公司(British Aerospace)进行了一项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无人空间平台、轨道机动系统以及新的先进运载工具等在空间基础结构中的运行方式。公司在研究中发现,有一系列空间基础结构的任务是能够由弹道式或半弹道式飞行器来完成的。接着,他们开展了补充研究工作,以探讨这些任务是否能够由一艘多功能飞船(Multi-role Capsule)来完成,研究工作持续了六个多月。这里的弹道式和半  相似文献   

10.
地地战略导弹是从陆地发射,用来打击敌方政治经济中心、军事和工业基地、核武器库、交通枢纽等重要战略目标的导弹。这类导弹,按动力装置区分为液体导弹和固体导弹两大类,通常携带核弹头,射程远,速度快,命中精度高,杀伤破坏威力大,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力量,在现代军事装备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决定研制地地战略导弹,从仿制液体近程地地导弹起步,相继研制成功液体中近程、中程、中远程、洲际地地导弹和固体地地导弹,并陆续装备部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 运载火箭与战略导弹 2016 年 6 月 , 空 客 集 团 与 赛 峰 集 团(SAFRAN)完成了合资组建空客-赛峰火箭公司(ASL)股权交易,空客-赛峰火箭公司开始全面正式运营,未来研制阿里安-5和6(Ariane-5和6)火箭、M51.2潜射弹道导弹,并论证设计未来欧洲火箭发展计划.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的火箭系统设计能力与赛峰集团的液体、固体推进技术相结合,将提供军用与民用发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地对地战术导弹以往是装备核战斗部执行战场核打击任务的,现在则装上常规弹头,用于战场远距离攻击,成了陆军炮兵延伸的武器,也成了一些国家反击敌方进攻的手中王牌。这些武器一旦进入高技术武器行列就成为不可轻视的“杀手”。现在我就将地对地战术导弹中的“三剑客”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3.
屠守锷,生于1917年,著名的火箭技术专家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他作为总体设计部主任和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我国地空导弹初期的仿制与研制。先后担任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的副总  相似文献   

14.
由潜艇携带的潜射弹道导弹,可以神出鬼没地潜航到任何有利的海洋位置,然后有如蛟龙出水,洋洋万里,对敌方任何战略目标实施打击。由于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生存能力,既可以先发制人,也可以后发制人,是当今的一种重要战略武器。运载核弹头的潜射弹道导弹,与地地洲际核导弹和运载核炸弹的远程轰炸机一起,被称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前苏联具有与美国匹敌的潜射弹道导弹,俄罗斯是其潜射弹道导弹的主要继承国,苏/俄的潜射弹道导弹,自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以  相似文献   

15.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被简称为“两弹一星”。这其中的导弹既包括战略导弹又包括战术导弹,我国不仅在战略导弹方面取得了重犬成就,在战术导弹方面也取得了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突防机动造成速度损失进而影响射程的问题。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面对拦截威胁时需要靠自身机动进行躲避,而机动躲避将会使得飞行状态产生偏离,进而影响高超声速飞行器射程。针对此问题,首先分别建立弹道式和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然后考虑突防机动过程中造成的速度、弹道倾角等弹道参数变化,分别对弹道式和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射程与弹道参数关系模型进行构建,得到突防机动-射程变化关系。之后, 通过数值仿真对突防机动-射程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弹道式和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机动均会导致射程变化,且变化规律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验证了所提出突防机动-射程变化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基于突防机动-射程变化模型,针对两种高超声速飞行器分别给出对射程变化影响较小的突防机动策略,为提升飞行器飞行性能提供理论和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一种用于近程弹道式地-地弹的导引法,它是借用空-空弹常值目标方位角导引法的概念,把它改变成按弹道设计需要而变化的目标方位角导引法,去攻击地面固定目标,它有减小气动阻力,提高命中相对精度的优点,称它为变目标方位角导引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弹道式再入航天器烧蚀防热结构设计,文中说明了方案、材料选择、设计和分析计算。最后评价了这种防热结构。  相似文献   

19.
深空高速再入对返回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采用传统弹道式返回,将使返回器面临残酷的气动热环境,同时需要解决落点偏差大的问题;采用新的预测制导返回技术需要解决返回过程的航迹规划、制导和姿态控制问题.根据球冠倒锥外形飞行器在大气层内再入飞行时的受力情况建立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对弹道式返回和预测制导返回两种飞行方案进行仿真,最后围绕返回飞行总体特性参数和返回方式的技术要求等进行工程应用分析,为深空返回的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1965年3月,中央专委决定研制洲际导弹,并下达了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同年8月,由一院副院长屠守锷主持进行了洲际地地导弹方案论证。洲际地地导弹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是中国液体地地战略导弹中推力最大的发动机。任新民主持进行了发动机方案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