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射短讯     
<正>越南未来几年计划发射4颗卫星据科技部2017年5月17日报道,越南科学技术院所属的国际卫星中心日前在越南航天中心2017-2022年发展计划会议上宣称,在未来几年中将开发4个卫星项目,即4~6kg的"纳米龙"(NANODRAGON)卫星、10 kg的"迷你龙"(MICRODRAGON)卫星、600kg的LOTUSSAT-1卫星和LOTUSSAT-2卫星。"纳米龙"卫星将于  相似文献   

2.
李云 《中国航天》2012,(10):22-24
2006年11月,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越南)总理批准越南"航天技术应用与研究2020战略".该战略提出了多项目标:制定航天技术研究、应用、人力资源发展和国际合作相关政策法规,建造地面站、卫星通信与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航天技术应用基础设施,促进航天技术应用方面的国际合作或地区合作等.在此战略的推动下,越南卫星技术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着重规划了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系统,并且实现了卫星发射零的突破,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3.
阳光 《航天》2014,(4):8-8
2月28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美日合作“全球降水测量”(GPM)项目下的核心卫星,即“GPM-核心”,并搭载发射了日本7颗微小卫星。日方负责研制的“双频降水雷达”是星上两台主要仪器之一。  相似文献   

4.
日本筑波航天中心的试验设施与设备筑波航天中心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的下属单位,于1997年在筑波科学城建成,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其俯视图见图回。该中心主要承担以下五项任务:①对卫星进行跟踪和控制,是日本的卫星测控中心;②对运载火...  相似文献   

5.
王希季传略     
王希季,火箭总体、航天器系统和航天返回技术专家,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开创者之一。1958年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在探空火箭、运载火箭和返回式遥感卫星、载人航天器等方面贡献卓著。曾负责研制成功了中国的15种实用探空火箭,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种卫星运载火箭和第一种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方案论证、方案设计,担任过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火箭探空技术学科和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学科的创始人,太空资源和航天技术体系新概念以及工程设计学和卫星设计学新原理的提出者。  相似文献   

6.
小卫星是当前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向。本文通过对国外典型发展模 分析,归纳,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尽快起步,充分利用国外高技术,研制实用型的小卫星和与之配套的小运载,  相似文献   

7.
5月7日,俄罗斯质子号火箭成功发射了美国的“直播电视”-5卫星,这是质子号在2002年的第2次商业发射。去年12月,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负责人曾乐观地表示,在2002年将与国际发射服务公司合作进行至少9次商业发射任务。此外该中心还计划发射欧洲的天体物理卫星Integral、  相似文献   

8.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07,16(1):27-27
2006年11月上旬,阿里安航天公司与TerreStar网络公司签署了一份卫星发射合同。TerreStar-I卫星将成为迄今世界上发射的最大的静止轨道商业通信卫星,卫星发射窗口定于2007年11月,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搭乘阿里安-5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9.
廖春发 《卫星应用》2006,14(2):17-24
新一轮世界航天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各主要航天大国都将航天领域视为展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竞争舞台,投资航天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各大国的战略共识。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也呈现新的态势。月球、火星成为未来太空探索新热点,小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全球航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卫星服务业展现新商机。本文按“国家和地区”及“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化”两条主线分别对最近3年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0.
广 《中国航天》2000,(8):20
广 俄罗斯的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航天中心在运载火箭领域久负盛名。该中心不仅拥有著名的质子号大型运载火箭和用导弹改装的呼啸号小型运载火箭,而且目前还在研制改进型的质子M火箭和全新的安加拉运载火箭系列。在今年的新加坡航展上,赫鲁尼切夫中心又对外宣布,它将进军遥感卫星市场,准备建立一个光电和雷达成像卫星星座。这一遥感卫星项目的核心是称为快艇的一种新型卫星公用舱。该公用舱重350公斤,功率可达3千瓦,姿态控制精度为0.1度,姿态变化速率控制精度为0.001度/秒,设计寿命为10-12年。除遥感外,该公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二十一世纪初期航天技术发展新趋势,主要从空间信息产业、军事应用、小卫星、载人航天和空间探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林雪 《卫星应用》2005,13(4):31-36
随着小卫星技术的发展,多卫星的联合应用越来越普遍。就像微型计算机的组网能够发挥单台计算机所不能具有的功能,多卫星的联合应用也能够扩展卫星的性能和可靠性。在未来高技术空间战争中,交战双方谁拥有卫星的数量多,功能强,谁就能够控制空间,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不论是侦察、通信还是导航,多颗卫星的联合应用都能优化卫星的性能,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随着航天技术商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和掌握了航天技术,航天系统变得越来越容易被利用和破坏,多卫星的联合应用能够相互保护,增强抗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13.
航天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航天技术及其产品进入市场或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它可分成两部分:一是航天技术与产品国内外销售及发射、搭载服务的收益;二是为空间技术项目的社会应用所产生的一次性效益。 以美国为例,其商业航天收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如图1所示。在1988-1994年间,各类航天收入的比例见图2。一、发射市场以及运载火箭和卫星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商业发射市场是航天技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主要市场之一,它包括运载火箭和卫星两大产品。世界商用卫星发射市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商用静止轨道卫星市场,其…  相似文献   

14.
简讯     
简讯国家地震局论证中继卫星据有关专家在国际宇航联大会上介绍,国家地震局正在论证用卫星中继地震预报数据。该计划包括研制两颗存储转发型通信卫星,用以从480个地面终端处获取地震预报数据并中继到北京国家地震局。每颗卫星仅重50公斤,将运行在1000公里、倾...  相似文献   

15.
利用Solow的总量生产函数为数学模型,以上海航天系统为实例,根据统计数据定量地研究了航天技术产业对上海航天部门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现实和可能的经济效益,揭示和论证了航天技术创益方式的特殊性和航天技术经济效益的宏观性.分析了航天技术广泛的社会应用和扩散,以及航天产业给我国宏观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面对世界潮流提出发展对策,指出发展航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宇航学会(CSA)与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共同成功举办过五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双方将于2015年11月9日至13日在上海联合举办第六届会议。本届会议将围绕"先进航天技术如何惠及人类社会"这一主题,就航天发展的相关议题开展深入探讨,同时进一步拓展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会议将以大会报告和技术分组相结合的形式,涵盖卫星技术、卫星应用、卫星应用商业化、国际合作与政策等领域。来自国内外卫星设计、研发、制作、应用、商业、政策研究等领域的企业、科研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印度卫星(Insat)及印度遥感卫星(IRS)在印度的广播、远程通信、遥感和气象等领域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印度航天技术的应用情况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将航天技术转化为社会效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共同出资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8月 18日在京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其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在小卫星及其应用领域实现技术、市场、资本的有机结合,实现产业化和企业化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致信对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的成立表示祝贺。贺信说,该公司的成立是航天技术与产品走向市场的有益探索,是加速卫星应用高技术产业化的具体措施,是适应我…  相似文献   

19.
空天瞭望     
阿里安5火箭遭重创 欧洲阿里安5火箭7月12日在库鲁航天中心进行的一次发射中遭受重大挫折,未能把欧空局“阿蒂米斯”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全称“先进数据中继与技术卫星”)和日本一颗向家庭直播电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失败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10亿美元。按计划,火箭  相似文献   

20.
现代小卫星遨游大太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霄 《中国航天》2000,(1):22-26
随着铱系统的开通和一个又一个小型天体探测器的升空,现代小卫星正以全新的概念冲击着航天领域,在引发了航天技术的一场革命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享受。纵观今天的外层空间,您会惊奇地发现,现代小卫星正在带领人类走进新世纪。小卫星太空唱大戏历史常常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