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的上部通过接口支架和卫星相连(图1)。接口支架的作用是支承卫星(包括近地点发动机),实现火箭与卫星的过渡。接口支架的下端通过包带连接系统与火箭相接,在火箭完成推力任务后,通过控制系统将包带解锁,实现卫星与火箭的分离。 接口支架在结构重量上每节约1kg就等于增加1kg有效载荷,所以国内外所有运载工具所采用的接口支架都寻求先进的材料和工艺,以求降低结构重量。  相似文献   

2.
1990年7月16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首次发射试验成功,将一颗澳星-B的模拟星和巴基斯坦搭载星BADR—A送入轨道。它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设计和制造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大大增强了我国低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使长征系列火箭可以发射世界上大部分商业卫星。这种火箭1992年又为澳大利亚发射了两颗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澳星-B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3.
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使用大型整流罩。由于大型整流罩的刚度较差、弹性变形较大,它的连接、解锁、分离都有一定的难度。长征二号E火箭的整流罩,采用“平移-翻转”分离方法。该方法与常规的蚌壳式分离方法不同,利用爆炸螺栓和导爆索为整流罩解锁,半罩平移15mm后,在弹簧力矩作用下绕铰链轴翻转,解决了半罩平移运动的碰撞与弹性变形问题。该分离方法经过飞行检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长征二号E是中国最新研制出来的一种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它的研制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重要技术问题,如结构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和大型整流罩等。本文一般性地介绍了该火箭的主要性能指标、捆绑技术以及今后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目前正在研制的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的新的一员,它以可靠性很高的长征二号C为基础,加大芯级,并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运载能力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的 1/4。长征二号E面向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主要将用于发射第二代商用通信卫星。这项研制计划将为我国大型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打下基础。本文介绍了该火箭的结构、工艺、运载能力及发射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固体火箭用于航天飞行已有近30年历史。30年来美国航天发射的历史记录表明,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可靠性相当于或优于液体发动机,研制成本和使用成本则低于液体发功机,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当前美国政府正组织航天界积极探索进一步降低运载火箭的成本和提高其可靠性,要实现这一目标,无论对固体技术还是液体技术来说均需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但采用固体系统,技术上易于实现,所需投资较低。固体火箭在下一代先进的运载系统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斌  吕军  曾耀祥  王檑  刘晖  张盛  崔苗 《宇航学报》2023,44(2):178-186
针对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七台火箭发动机并联机架在大推力作用下的非线性振动问题,开展了七机并联传力机架的预应力模态分析及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以该研究为基础,发展了一种预应力条件下机架材料等效替换方法。在不改变结构传力路径的情况下,通过结构预应力频率优化设计,能够有效降低机架材料物性参数改变所带来的低阶预应力频率误差,以此降低传力机架在动静联合试验时的试验成本。针对七机并联机架结构开展了钛合金和不锈钢材料等效替换,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不锈钢机架相比原始的钛合金机架,刚度和动力学特性变化维持在合理变化范围之内,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发动机计划中,对“挑战者”号悲剧以前24次飞行所取得的教训进行了说明和讨论。对诸如飞行安全性、重复使用要求、系统可靠性、结构状态以及由重返大气、水冲击和修复而造成的结构件损坏等方面作了分析和实际飞行达到的性能之间的比较。所取得教训的内客可分为三大类:a.飞行安全性;b.性能;c.重复使用/成本。在每一类中,重点是确定改进的具体方案。很明显,由于考虑进度和成本,大大减小了对有利于飞行安全性的重视程度,结合所取得的教训,对初始系统设计、冗余系统、制造和装配工艺以及发射的约束条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航天事业是从1951年固体火箭的研究开发开始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从试验到研制、从探空、微重力试验到卫星发射应用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日本还引进国外先进的火箭技术,发展大型固体助推火箭,以实现大型卫星的发射。在消化吸收国外火箭技术的基础上,日本目前正在全力自行研制H-2大型运载火箭,包括其所用的固体助推火箭,准备用这种火箭发射希望号航天飞机。此外,日本在未来固体火箭的大型化、无公害化、降低成本以及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等方面也正在进行研究开发。以下对日本固体火箭技术的发展历程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11.
12.
捆绑助推器是提高运载火箭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捆绑助推器之间会因种种原因而产生推力不平衡,从而对整个运载器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造成推力不平衡的各种主要因素,并结合国外型号说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各种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满足以低成本发射大型卫星的要求,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研制H-Ⅱ运载火箭,以作为其90年代的主要运载工具。目前,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进行该火箭的D阶段的研究和进行多种类型的研制试验。1988年已开始制造H-Ⅱ的地面试验型火箭(GTV)和第一枚飞行型(FM)火箭,第一次试飞计划在1992年初进行。本文将详细介绍H-Ⅱ火箭的设计和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国实用火箭探空系统的种类、实用探空火箭的性能参数和飞行情况、火箭探空取得的技术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固体火箭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9种最具代表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特征、研制过程、地面试验和飞行情况,这些发动机分别应用于中国的探空火箭、运载火箭上面级和应用卫星变轨系统。文中还简要地评述了中国固体推进各单项技术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月,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应邀访问日本,同日本航天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并参观了H-2A火箭的第15次发射(发射世界上第一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通过这次访问,我们对日本运载火箭的现状和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H-2A系列火箭的发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从1958年开始复合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探索和研制工作。根据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促使复合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在三十多年的研制过程中。解决了壳体材料和成型工艺、推进剂配方和装药工艺、喷管和推力向量控制技术,安全点火和高空点火技术、各种环境试验技术、无损检测和质量保证技术、地面试验和测试技术等。已形成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试验、生产配套的基本条件,同时为中国卫星发射提  相似文献   

19.
以M-V三级固体火箭分析模型为据,通过发射弹道优化和成本分析,论证了M-V改型的全固体空中发射火箭的潜在优势.基本型空中发射火箭可将1 270kg的有效载荷送入250km圆形轨道.该火箭载荷比为2.5%,其经济性高,发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20.
东方一剑 《航天》2010,(8):41-44
从2005年2月26日,日本用H-2A火箭把多用途运输卫星-1R送入太空起,H-2A一直保持了百发百中的记录。2009年,又成功发射了新型运载火箭H-2B,使日本运载火箭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