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航天器的热控制模式、对在微重力下的单相流与两相流的换热系统、微重力下与重力场下的两相流沸腾换热进行了比较。最后论述了在微重力条件下进行两相流沸腾换热地面等效试验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国际空间站上所能进行的生命科学、生物、航天医学、材料科学、流体物理、燃烧科学和对地观测、天文观测等微重力科学和空间观测科学的8个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国际空间站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辉 《宇航学报》1996,17(4):110-114
空间微重力环境的独特物理现象对航天器各系统均产生无法回避的影响,在型号研制中正确计入微重力效应是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现阶段,航天器发动机再启动相关的微重力研究以及载人航天防火安全相关的微重力研究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航天事业的发展,微重力效应问题日益会严重起来(结构动力学、耦合动力学、多相流温控、低重星球场着陆撞击……),进行深入广泛的微重力效应研究对保证航天器飞行任务完成有着不应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1987年8月进行了第一次空间微重力试验以来,我国已先后进行了5次空间微重力试验,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本文比较全面地综合介绍了我国在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和试验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5.
张勇  梁勇 《宇航学报》2006,27(Z1):141-144
与一般机械设备中的摩擦副不同,航天器摩擦副往往处于微重力下的独特工作环境.现对航天器摩擦副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摩擦学理论分析,建立了一个二维模型并求解了雷诺方程,以研究微重力状态对摩擦副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微重力的影响,摩擦副的油膜压力分布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并严重影响了油膜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气球微重力研究是利用气球携带落弹进行模拟空间微重力的一种试验手段。 微重力落弹回收系统是为完成微重力试验后的落弹安全回收而设计生产的。文中叙述了微重力落弹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并对我国研制该项目情况作较详细的说明,对结构、伞系统,控制,程序等设计要点作了介绍,最后对四次升空试验结果作了综合说明,试验取得100%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张勇  梁勇 《宇航学报》2006,27(12):141-144
与一般机械设备中的摩擦副不同,航天器摩擦副往往处于微重力下的独特工作环境。现对航天器摩擦副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摩擦学理论分析,建立了一个二维模型并求解了雷诺方程,以研究微重力状态对摩擦副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微重力的影响,摩擦副的油膜压力分布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并严重影响了油膜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NASA正在开发能使人类在空间居住的医学和生命支援系统项目,美国的许多直接二次应用技术都源于此。NASA的生命科学计划是研究重力生物学,监测宇航员的健康状况,以及研究并拟定微重力生理效应的对抗措施。目前,已经把在生物遥测系统、微生物识别、医疗监测系统和冷却服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某些技术直接应用于现代医学中。 1.生物遥测系统 载人航天计划的最早需求之一是能远距离测定人的某些生理  相似文献   

9.
胡晶  李海滨  顾海涛 《上海航天》2021,38(1):97-104
燃料电池作为高效环保的发电装置,在空间应用上具有极大潜力.本文论述了近年燃料电池的空间应用技术,以求促进相关产业及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分别对微重力环境下的水、热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发现微重力中气流方向及燃料电池布置对电池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气流宜以相反方向通入,微重力环境对竖直放置和水平放置(阳极在上或阴极在上)的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微重力火箭是近20年来从探空火箭系列中发展出来的一种用于微重力科学研究的技术实验火箭。微重力科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微重力材料科学和微重力流体科学,并涉及到空间生命科学。1971年10月美国航宇局发射了空蜂170A,首次利用探空火箭进行空间材料加工实验尝试,1972年1月在发射黑雁5C火箭时,再次进行了金属熔炼实验。这两枚火箭的发射,证实了用探空火箭进行微重力科学实验是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从而揭开了微重力火箭研制和应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利用空间微重力资源研究金属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利用空间微重力资源研究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和近20多年来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难混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等方面),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展望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2.
何兴 《中国航天》1992,(10):9-9,13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完成了创记录的14天空间飞行后,于1992年7月9日载着7名宇航员,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这次飞行是美国航天飞机第48次飞行,也是哥伦比亚号的第12次飞行。这次飞行的目的是研究微重力环境对材料、人和生物技术的影响,并验证航天飞机可在空间至少飞行2周的能力。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6月25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的。这次代号称为STS-50的飞行共进行了31项科学实验,主要包括材料科学、流体物理学、燃烧学及生物工艺学等4个领域,其主要有效载荷有美国微重力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前言微重力火箭是从探空火箭系列中发展出来的一种用于微重力科学研究的技术实验火箭,其射高一般在200公里以上,可以提供10-4g的微重力水平和6~15分钟的微重力时间。其主要优点是技术成熟,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灵活性强,而且微重力值稳定。1971年10月,美国“空蜂”170A在白沙靶场发射,首次利用探空火箭进行了空间材料加工实验。此后20多年,美国、德国、瑞典、日本和前苏联等国相继制订了微重力火箭发展计划,成功地完成了数百项实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到20世纪后期,微重力火箭已成为地面…  相似文献   

14.
何勃 《中国航天》1992,(9):31-32
1926年,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还将登月视作愚蠢可笑的事情,然而43年之后,人类却登上了月球。时至今日,人们已在为继续利用太空进行科学研究和工业加工做准备。 目前,空间环境已经用于天文学研究(利用卫星或其它空间设备)、地球观测、导航和通信。后两方面应用还开辟了空间商业市场。空间环境的其它重要应用领域包括微重力、真空环境和辐射。本文将主要介绍低地轨道的微重力和高真空环境及其应用。 一、微重力 微重力环境会对液态或气态物质产生影响。在微重力环境下,  相似文献   

15.
联邦德国研究技术部微重力分部主任克雷格教授最近在我国访问期间谈到,联邦德国自1972年开始就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微重力试验,其中包括利用Texus探空火箭进行了100多次飞行试验。Texus可以提供250公斤载荷延续6分钟的微重力条件。克雷格教授说,中国在空间技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返回式卫星的成就为联邦德国在微重力试验上与中国密切合作提供了条件。克雷格教授说,政府已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大分子晶体生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空间微重力环境是研究复杂的蛋白质结晶过程和生长其高质量晶体的理想地方。1992年8月,应用国内研制的装置在返回式卫星FSW—2上完成了空间蛋白质晶体生长实验。有六种蛋白质在空间长出了晶体,其中酸性磷脂酶A_2和溶菌酶的晶体明显优于地面对照实验长出的晶体。对结果的分析还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7.
以屠善澄为团长、中国微重力科学代表团一行六人于6月20日至30日赴美访问,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进行科学交流。 美国航空航天局主管太空科学部门的副局长菲斯克博士接待了代表团。NASA总部华人科学家李杰信博士代表美国航空航天局微重力科学研究部门,向中方介绍美国有关太空材料处理、蛋白质结晶,以及基础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情况。美方专家对中国的卫星回收技术及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微重力下生物学适应问题及医学影像学技术解决相关生理适应问题的概要途径。下个世纪的空间居住和星际间的飞行将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由此要求研究者和影像学专家必须解决在微策略研究方面 采影像技术的问题,微重力因素导致了头部液体移动、电解质失,肌肉和骨质丧失、贫血、免疫反应降低、胃排空和肝代谢的变化、肠需动增加及空间运动病的发生。医学影像学是唯一能够评价上述全部微重力生理适应问题的途径,影像学资料还能鉴别人类在空间生存中那些潜在的有益或有害的改变,以便给予相应的资助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为基础实验研究和新技术开发提供良好的试验平台.对空间站中微重力水平准确测量及分析和评估,测量有效性作为科学依据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微重力测量原理及结构组成、软硬件设计、在轨数据验证得出结论:采用模拟与数字滤波相结合提高了精度,实现100MbPS通信速率实时在线传输能力,将原有传输速度由0.3Mb/s...  相似文献   

20.
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辉 《宇航学报》1997,18(2):98-105
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下)*刘春辉(北京9200信箱72分箱·100076)3航天器发动机再启动相关的微重力研究3.1问题的提出航天器在轨道惯性飞行过程是处于微重力环境条件下的飞行,依据工作需要航天器发动机(远地点发动机、姿控发动机、再入发动机等)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