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太阳同步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运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太阳同步卫星和地球同步卫星运动中的几个问题,即 (1)如何选择轨道参数,使卫星轨道面的变化保持与太阳运动同步以及对地面扫描的覆盖问题; (2)在“同一”定点经度部署两颗地球同步卫星的系统中卫星轨道变化与单星情况的差别以及两星相对距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一种三轴稳定地球同步卫星南北保持时间安排策略,它可较好地考虑卫星运行成本、与东西保持的耦合、受卫星星载控制以及推进系统的约束等条件,克服了一般长周期策略和短周期策略的局限性,可以降低同步卫星长期测控工作的成本,规范操作,减少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3.
赵坚 《飞行力学》2004,22(3):92-94
飞行任务对卫星轨道提出指标要求,这些指标决定了卫星轨道参数的容许偏差范围。结合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卫星的轨道特性,针对覆盖重叠率、太阳同步等指标,使用解析方法讨论了大气阻力摄动影响下轨道参数的容许偏差,通过分析可以初步确定轨道控制策略及能量需求,最终为轨道保持方法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研究24小时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特征,给出计算这种卫星轨道变化的方法,为通讯卫星的轨道设计和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某准共面星座由两颗相位差为 180°的太阳同步卫星组成。在对其进行轨道维持时 ,需综合考虑相位差和地面轨迹范围两方面的限制。然而 ,由于这两颗卫星的轨道倾角存在差异 ,使得在轨道维持过程中不能同时满足相位差和地面轨迹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了调整地面参考轨迹的方法 ,实践证明有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在地球同步卫星精密定轨中,采用数值定轨方法的基本变量选择及有关地影“间断”问题对计算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混合星座条件下不同星历参数表达方法的性能评估问题,采用了从信息占用量、轨道拟合精度、接收机首次定位时间3个方面统筹考虑的评价方法。针对北斗系统的混合星座构型,比较北斗广播星历16参数和新设计的广播星历18参数的参数定义及用户算法异同,分析了不同星历参数表达所带来的性能变化。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星历参数表达虽然都能描述北斗混合星座中的地球同步轨道(GEO)、中间地球轨道(MEO)、倾斜地球同步卫星轨道(IGSO)的卫星轨道特性,但是它们的具体性能有明显的差异,星历18参数的轨道拟合精度比16参数的提高了2~3cm,但其信息表达却多占用了63bit,且接收机首次定位时间多消耗了1.26s。  相似文献   

8.
地球同步卫星定轨中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地球同步卫星精密定轨中,采用数值定轨方法的基本变量选择及有关地影“间断”问题对计算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地球同步卫星漂移率和偏心率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太阳同步偏心率控制模式,对经度漂移率和偏心率进行单脉冲联合控制的策略。该策略通过缩小漂移环半宽和偏心率保持圆半径的方法构建轨道修正模型,使得在太阳同步偏心率控制模式下,漂移率和偏心率控制所需速度增量相等且两者位保周期相同。数学模型和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策略进行东西位保,全年所需速度增量等于漂移率控制所需速度增量且轨控时刻固定,可以使漂移率和偏心率都达到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发射24小时地球同步卫星,一般需经两个阶段,首先将卫星送入过渡段轨道(亦称转移轨道),其近地距离较近,而远地距离与同步轨道一致。在过渡段轨道上飞行若干圈之后,于远地点再一次点火变轨,从而进入同步轨道。关于同步轨道的特征、摄动变化及其位置计算,已在文中详细阐明,本文将讨论过渡段的轨道变化。这一飞行段的定轨问题也是重要的,为了给出必要的信息,以便最后将卫星准确地送入同步轨道,必须使定轨达到一定的精度。过渡段轨道变化的特征这一飞行段的轨道的主要特征是偏心率大。如果用数值方法直接计算卫星的位置,就涉及到变步长问题;而用分析方法研究其轨道变化,将遇到一定的困难(当积分轨道变化方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24小时地球同步卫星过渡段轨道,给出了阻力效应的量级估计公式和具体数据,可供轨道设计和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轨卫星的轨道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月球和各大行星的卫星(自然卫星或人造航天器)运动,基本上可处理成考虑主星扁率的限制性三体问题,对于绕主星m1(作为中心天体)运动的高轨卫星,摄动源即主星m1的扁率(非球形引力修正项J2)和另一主星m2的引力(亦称第三体引力摄动)。这类卫星的轨道寿命主要取决于主星m1扁率的大小,卫星的高度和相对主星m1赤道面的轨道倾角,对于高轨卫星,当倾角较大时,轨道寿命将不会很长,由于第三体的引力摄动,轨道偏心率有变幅较大的长周期变化,在运动过程中,其值将会大到使得轨道的近星距rp=a(1-e)≤a,卫星落到主星m1,这里a是主星m1的赤道半径 。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回归轨道、太阳同步回归轨道及冻结轨道的数学模型,开发了设计软件和人机交互界面,并通过与国际上最通用的卫星设计工具包stk的设计结果的比较及分析,验证了软件设计的正确性。最后从总体的角度介绍了本软件。  相似文献   

14.
现有地球同步卫星月影计算方法仅能提供月影的起止时间,无法对卫星能源供给切换时间进行精确预报,不利于卫星在轨安全管理。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月影计算方法,不仅能够准确预报月影起止时间、阴影类型,同时还可精确预报能源供给切换时间。该算法已成功应用在实际卫星管理中。  相似文献   

15.
登月轨道穿越了两个引力作用范围(地球和月球),把登月轨道近似看作两个受摄二体问题轨道的拼接,考虑到登月轨道的具体特点后,选择了满足精度要求的数值积分工具和摄动模型并将其简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考虑回归周期、重访周期及地面站接收数据冲突等多约束条件下太阳同步回归轨道多星组网问题,开展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组网优化研究。通过分析太阳同步回归轨道运动特性与星下点的关系,构造了回归周期内轨道的访问序列,建立了卫星半长轴、相位差与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关系;结合组网卫星有效载荷指标参数,分析了回归周期、重访周期与访问序列的关系及极值;将组网卫星的访问序列作为优化参数,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建立综合适应度函数;设计了遗传算子并通过种群繁殖得到优化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设计出满足约束条件的组网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晨  张皓 《航空学报》2023,(2):274-285
在地月空间的远距离逆行轨道(DRO)部署月球轨道站可显著降低月球开发成本,并可作为未来小行星探测和载人火星任务的跳板。月球轨道站的在轨建造和货物补给任务中,提高航天器入轨质量是重要问题。从地球至DRO的转移轨道可以采用弱稳定边界(WSB)转移轨道降低入轨脉冲,但是直接抵达WSB需要较高的火箭发射脉冲。研究了基于月球借力的弱稳定边界DRO入轨策略,首先通过“近月点庞加莱图”和“v无穷匹配”获得较好的轨道初值,接着采用“多步打靶”在星历下对转移轨道进行修正,上述方法有效提高了该类型转移轨道的计算效率。对于共振比2∶1的DRO轨道,总脉冲最优解的地球发射脉冲3.127 km/s(与直接抵达WSB相比降低60~70 m/s),飞行总时间102.88 d,DRO入轨脉冲仅需66.1 m/s。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TDRSS(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中继卫星(地球赤道同步卫星)至用户星(被跟踪航天器)的测距、测速资料,给出了这种星-星跟踪定轨的条件方程。根据星-星跟踪定轨、星-星跟踪和星-地跟踪混合定轨的各种情况(是否同时确定中继卫星轨道,一颗或几颗中继卫星等),给出了不同的测轨流程和方法。为了进行仿真计算,本文针对TDRSS的具体情况,给出了生成仿真观测资料和相关数据的方法,分析了仿真计算的功能。初步的部分试算表明,星-星跟踪对提高我国用户星的测轨精度确实具有重要作用;努力提高地球赤道同步卫星(中继卫星)的测轨精度,可以大大简化TDRSS用户星的测轨流程,有利于用户星的轨道确定。  相似文献   

19.
崔祜涛  张振江  崔平远 《航空学报》2011,32(6):997-1006
为了研究太阳-小行星-引力拖车三体系统中引力拖车的轨道运动问题,采用柱坐标系下的Hill方程描述了三体系统中引力拖车的运动情况,应用平均化方法消除周期项的影响,得到平均偏置非开普勒轨道的表达式,并研究了轨道稳定性与引力拖车最大有效拉力等问题.研究表明:三体系统中,在小行星飞行方向(或反方向)上存在偏置非开普勒轨道;与二...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人造卫星在地球非球形引力场中运动的一种特殊轨道-冻结轨道的存在及其稳定性问题,并以具体算例说明这种轨道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