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飞机制造为核心主业,集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企业集团,是中国重型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1951年公司正式创建成立,共研制生产了歼五、歼六、歼七、歼八和歼十一等6大系列30多个型号数千架歼击机,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歼-8II是一种为广大航空爱好者所熟悉的战斗机,其模型曾在1986年范堡罗航展和 1987年巴黎航展上展出,更于1989年6月8日第38届巴黎航展上进行了实机参展。当时歼-8II并非一种面向出口市场的军贸飞机,它参展的主要原因在于表达当时与西方国家进行军机改进的合作意向。 在6年之后的的北京航展中,沈飞首次向外界透露了出口型歼-8IIM战斗机的有关情况,次年,歼-8IIM出现在首届中国珠海航展上且进行了飞行表演,并成为这届航展的最大新闻之一,歼-8IIM也由此成为航空爱好者关注的对象。本文的目的就…  相似文献   

3.
歼八飞机信息网工作会议在泰安召开1996年6月198至21日,在山东泰安召开了歼八系列飞机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网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空军外场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中心,空、海军歼八飞机使用部队,空军第一研究所及沈飞公司质量处,六○三研究所等单位的代表共30...  相似文献   

4.
《国际航空》2007,(3):1
今年2月27日,国产歼10战斗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重大工程项目。当这种凝聚着几代航空人20年心血的战斗机终于沐浴在国家赋予的荣誉光环下时,不仅歼10项目的参与者难抑激动之情,也使全体中国航空人为之振奋。荣誉令人欣慰,成功更是可喜可贺。毕竟歼1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战斗机,代表了中国航空工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用航空》2009,(5):61-61
3月25日,中航工业沈飞民机公司在沈阳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举行Q400项目装配开工仪式。Q400飞机大部件转包项目是沈飞民机公司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合作生产的大型民机转包项目,由沈飞民机公司承担Q400飞机的前机身(包括3个舱门)、后机身(包括3个舱门)和尾段共3个工作包的制造、装配和售后服务等工作。沈飞民机公司分别于2007年5月和9月交付首架舱门和前机身,于2008年1月交付首架后机身,于2008年10月交付首架尾段。  相似文献   

6.
《国际航空》2008,(11):14-14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走过了57年的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制造第一架飞机——初教5到我国航空先驱徐舜寿主持设计的第一架战斗机——歼教1,从仿制生产的歼5到顾诵芬院士主持研发的歼8Ⅱ,从横空出世的“飞豹”到第三代战斗机的佼佼者——歼10,中国航空人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飞机制造为核心主业,集科研和生产为一体,军机、民机、民品、三产多元化发展的大型航空企业。多年来,中航工业沈飞致力于航空主业发展,军机谱系不断丰富,多机种系列化发展,成为我国最强的歼击机研制基地;民机产业以支线飞机、转包生产、通用飞机和其他合作项目为主营业务,并逐渐涉足国际风险合作项目。在转包生产项目上被评为波音公司"金牌供应商"。  相似文献   

8.
<正>陈一坚(1930-),福建福州人,中国飞机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航集团第一飞机设计院研究员。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主持参加了歼教1、初教6等多个型号飞机的设计和研制。1982年出任"飞豹"飞机型号总设计师,成功研制"飞豹"飞机,填补了中国歼击轰炸机研制方面的空白,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主编了《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手册》,《飞机结构耐久性及损伤容限设计手册》,撰写了《"飞豹"飞机研制工作总结报告》等,为促进航空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  相似文献   

9.
3月25日,中航工业沈飞民机公司在沈阳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举行Q400项目装配开工仪式。Q400飞机大部件转包项目是沈飞民机公司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合作生产的大型民机转包项目,由沈飞民机公司承担Q400飞机的前机身(包括3个舱门)、后机身(包括3个舱门)和尾段共3个工作包的制造、装配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1977年1月8日.011基地的歼-6甲飞机设计定型,转入批生产。1月24日,直-6直升机及其发动机设计定型。7月,哈尔滨飞机厂自行设计的运-11型飞机设计定型并投入小批量生产。8月,空军组织力量研制轰-6型飞机机载自动领航轰炸系统,经反复试飞、改进后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12月5日,吕东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1978年1月11日.由航空仪表及自动器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第一套机载惯性导航系统首飞成功。1月12日,“长空”1号无人驾驶飞机在南京航空学院研制生产。2月27日命名为无人驾驶-5型靶机(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