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型固体运载火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志强 《太空探索》2003,(10):18-19
运载火箭是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运输装备,也叫航天运载器。运载火箭的动力装置叫做火箭发动机。一般运载火箭由若干台发动机串联或并联组成。运载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有固体和液体两种类型。如果一枚运载火箭的所有发动机部采用固体燃料,那么这枚火箭就是一枚固体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2.
周武 《太空探索》2005,(1):16-17
莫斯科时间2004年11月8日21点30分,俄罗斯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成功发射了联盟2号新型运载火箭,给乏善可陈的国际商业火箭带来了一抹亮色。据制造该火箭的俄罗斯萨马拉中央特种设计局专家阿部拉什金介绍,火箭搭载了一个过期的军用航天器,该航天器上面装备了各种试验设备,如用于测量火箭第一级和第二级发动机工作状况的振动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该航天器只是当作有效载荷模型,与火箭分离后将以弹道方式降落并坠毁在太平洋水域。新火箭可快速发射联盟2号运载火箭为三级液体燃料火箭,使用新式材料制造而成,火箭本身质量比其他类型火箭轻,牢固性更…  相似文献   

3.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阿波罗”计划采用月球轨道交会法,用强大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把50吨重的航天器送入月球轨道。航天器本身装有较小的火箭发动机,当它接近月球时,能使航天器减速进入绕月轨道。  相似文献   

4.
3月24日,美国战略防御倡仪组织(SDIO)从卡纳维拉尔角用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称为“三角星”的航天器,它是SDIO研制的采集、定位、跟踪战略武器的系列试验卫星的第3颗,它还有一个代号叫“德尔它183”。SDIO过去发射过的两颗类似航天器是:1986年9月发射的“德尔它180”,它主要试验采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尾焰数据;1988年2月发射的“德尔它181”,它试验采集固体火箭发动机尾焰的数据,并瞄准和识别中段飞行的洲际弹道导弹。而“德尔它183”  相似文献   

5.
最新消息     
美国研发下一代航天发动机  2 0 0 1年底 ,美国航宇局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与波音公司、空气喷气公司和普惠公司组成的工业联盟 ,签署了一项发动机研制合同 ,其内容是在 2 0 0 6年之前研制出下一代高超音速航天器用吸气式火箭发动机的地面试验样机。新研制的发动机系统将能使自推进航天器加速至 6倍的音速。该合同价值 16 6 0万美元 ,它包括两个阶段 ,第 1阶段是在 2 0 0 2年11月之前完成系统的概念设计和子系统测试 ;第 2阶段是在 2 0 0 6年开始进行发动机系统的地面试验。俄罗斯签署卫星发射合同 为了扩展在全国范围的卫星市场份额 ,2 0 0…  相似文献   

6.
李云 《国际太空》1991,(4):6-7,5
当令人瞩目的国家空天飞机(NASP)正在加紧研制的时候,美国战略防御倡议局(SDIO)也在悄悄地研制自己的单级入轨航天器,这个项目称之为“单级入轨计划(SSTO)”。SSTO与NASP的最终目标相似,即都是能把入和货物送到近地轨道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但采用的技术却不同,NASP将以高超音速的吸气式发动机作为推进系统,能从飞机跑道上起飞进入太空轨道。而SSTO则是以现已具备或很快就能掌握的技术为基础,可能是采用火箭发动机为推进系统。而且,准备在1994  相似文献   

7.
□□据8月8日报道,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正在研制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该发动机可以降低火箭成本,提高航天飞行的安全性。 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是在RS-84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的,用于可重复使用火箭和消耗型火箭。如果研制成功,那么该发动机将成为继航天飞机主发动机之后,美国第  相似文献   

8.
美国航天飞机由轨道飞行器、外挂燃料箱(外贮箱)和固体火箭助推器三大部分组成。它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轨道飞行时具有航天器的功能,返回时又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因此,有人将航天飞机称为火箭、航天器和飞机的混血儿。  相似文献   

9.
正托举起了"土星"5号火箭和人类登月梦想的F-1火箭发动机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单燃烧室发动机,而且有关复活F-1火箭发动机的呼声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现在,是始终存在的。F-1火箭发动机是美国洛克达因公司设计制造的一款液氧煤油发动机。它的经历,堪称一段传奇。发动机的诞生F-1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海平面推力约为680.39吨。这样大的推力  相似文献   

10.
4月11日,轨道科学公司的Minotaur(希腊神话中吃人肉的半人半牛怪物)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空军的“实验小卫星”(XSS)-11卫星。XSS-11进入约850千米的地球轨道,将试验可用来对在轨航天器进行直观检查或维护的技术。Minotaur火箭家族使用由美国政府提供的民兵和和平卫士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包括航天发射型号、远程导弹防御靶弹及其它亚轨道型号,自2000年以来已进行8次飞行,  相似文献   

11.
东方星 《国际太空》2014,(11):78-81
航天器上许多电子设备,所以,电源对于航天器来讲是必不可少的,电源功率的大小和寿命对航天器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代航天器在与火箭分离后首先要展开太阳电池翼,否则难以正常工作运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因电源故障而导致航天器报废。因此,航天器电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郑岩 《国际太空》1990,(2):26-27
当代一些先进的领域,如航空业和宇航业,在生态学方面遇到了麻烦,航空业已开始研制更经济的发动机,试验从生态学角度看是更纯净的燃料。火箭宇宙技术对生态有何影响呢?初看起来微乎其微。因为火箭是以分钟计算的,航天器又是停留在没有空气的空间。但分析证明,这里同样有问题。在此,我们且不谈各级运载火箭会带着残留的燃料落在海洋、沙漠和草原上,会因其采用的燃料成分带来不同的、难以预料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航天发射场又叫航天中心、航天港、卫星发射场、卫星发射基地、卫星发射中心和火箭发射场等,它是航天器进入太空的起点,绝大多数航天器都从这里出发被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4.
什么叫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 航天飞机的英文(Space Shuttle)直译是太空穿梭机。 航天飞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多级火箭,它把航天器从地面带到太空轨道,再从那里施放或发射。 航天飞机既具有火箭的功能,又具有航天器的功能,它把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结合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利用航天器初始轨道确定的信息源,不断完善地面测控系统定轨手段和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火箭视位置与视速度的航天器初始轨道确定方法.首先对火箭视位置与视速度测量弹道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火箭秒节点计算机字(视速度)以及某一点的初始弹道(初始位置矢量、速度矢量),通过对火箭的运动方程进行逐秒积分,以获得每秒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再转换为弹道数据,并利用此数据直接确定航天器初始轨道.最后通过某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实测数据仿真计算,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晓阳 《太空探索》2013,(3):38-39
在已有的航天器发射过程中,火箭是很大的一笔一次性开销,因为火箭升空的过程就是自我牺牲的过程。一次航天发射任务之后,火箭只剩下几乎没有多少再利用价值的残骸。美国一家民用太空公司决定改变火箭的命运,它们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可以重复利用的火箭。目前,这款火箭已经成功完成两次短距离试飞。  相似文献   

17.
地球同步卫星内部,都装有将卫星最后送入地球同步轨道的远地点发动机(以下简称发动机).该发动机有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两类,目前各国地球同步卫星所使用的发动机绝大多数都是固体火箭发动机. 本文将讨论同步卫星对国体发动机的总体设计要求,其中最主要的要求是速度增量,其次是外形尺寸和对接设计、推力值和推力偏斜、质量特性、力学环境以及热真空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期号贡数8 1 24 16 53436 OU6 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自旋稳定的末级固体运载火箭的轨道设计与计算网络可靠度的简捷计算法网络可靠度的布尔代数算法通信卫星最优设计初探对太阳姿态定向圆轨道近地卫星发射窗口的设计固体远地点发动机的总体设计要求17 1 9 14 2834 1372 3 3 4 4 4 56 飞行动力学航天器在上升段的空间辐射外热流计算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质量烧蚀对飞行器速度的影响递推科威耳数值积分方法—人造卫星轨道计算用最小速度增量进入静止轨道有关地球同步轨道的几个问题一个与火箭仪器舱隔热层温度计算有关的问题的解球锥表面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世界航天活动高度活跃,火箭发射次数和航天器部署数量刷新了历史纪录,全年共进行了186次航天发射,将2482个航天器送入轨道。2023年,世界航天预期保持高位发展态势,火箭和航天器发射数量有望再创新高。1国外航天活动总体态势航天发射计划受前续任务实施情况、卫星研制进度、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正>大家都知道,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是举世闻名的航天发射中心,那里有一座座巍峨挺拔的发射塔,有高高耸立的火箭总装厂房,有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以及火箭拔地而起的壮观场景。可是你知道吗,那里不仅是航天器发射场,还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珍禽异兽,是动物们的一个美丽家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肯尼迪航天中心座落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上。这个半岛从北美洲大陆伸入大西洋和墨西哥湾,它的东海岸中部有一个凸进大西洋的三角形海岬——卡纳维拉尔角,这个名字出自西班牙探险家,17世纪他们来到这里时发现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