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丹 《太空探索》2003,(7):22-23
我国东临太平洋,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沿海岛屿6500多个,岛屿岸线14000多千米,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国家之一。作为海洋大国,有效维护国家的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1 前言□□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日趋严重 ,各沿海国家不断加快海洋开发步伐 ,海洋经济发展迅速。1 977年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 1 1 0 0亿美元 ,1 980年达到 34 0 0亿美元 ,1 990年猛升至 670 0亿美元 ,2 0 0 0年达到 1 50 0 0亿美元。大规模、全面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 ,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各沿海国家的发展战略。2 1世纪 ,被人类称为“海洋世纪”。对于像我国这样有着漫长海岸线的海洋大国来说 ,拥有海洋国土面积 3× 1 0 6km2 (约是我国陆地面积的 1 / 3)。海洋中蕴藏的丰富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杭添仁 《太空探索》2012,(12):16-19
据国家海洋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最近透露,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其中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洋监测卫星系列(又叫海洋雷达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对我国黄岩岛、钓鱼岛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航宇局3月12日宣布,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探测结果,在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木卫三的冰盖下有一片咸水海洋。这一发现不仅增大了木卫三上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而且再次为科学家们拓宽了视野,使探寻太阳系宜居星球的努力更进一步。木星直径14万多千米,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距太阳77800万千米,是地日距离的5倍  相似文献   

5.
海洋二号A卫星(HY-2A)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于2011年8月1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海洋动力环境测量、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HY-2卫星的主载荷包括雷达高度计和校正辐射计两个分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制.雷达高度计主要用于测量海面高度、有效波高和海面风速,其数据在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动力学、海洋气候与环境、海冰监测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校正微波辐射计是为雷达高度计提供大气湿对流层路径延迟校正的微波辐射计,可以提供海面大气水气含量、液水含量和湿对流层路径延迟数据.雷达高度计和校正辐射计自201 1年9月1日开机工作以来,已经在轨运行十周年,远超HY-2A卫星在轨运行三年的设计寿命,目前仍在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6.
海洋在召唤 蔚蓝色的海洋,烟波浩淼,碧绿清澈,曾给人类无限的遐想和取之不尽的宝藏。 在今天的世界上,由于资源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广袤的海洋。海洋,将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向海洋进军,是人类进入新千年吹响的号角。  相似文献   

7.
东方星 《太空探索》2012,(12):24-27
卫星海洋遥感对观测与研究全球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快速、连续、大范围和能同时观测多个参数。目前,全球已发射了40多颗探测海洋的卫星,包括专用海洋卫星和装载多种遥感器具有大气、海洋、陆地等环境监测能力的综合型遥感卫星。海洋卫星是专门用于观测和研究海洋的人造地球卫星。虽然利用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也可以获得一些海洋现象的信息,但由于海洋现象和变化  相似文献   

8.
格陵兰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格陵兰全岛面积为216.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为350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相似文献   

9.
我国辽阔的海域、丰富的资源,为远洋运输、内河航运、渔业生产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和有效监管,在国民经济发展、海洋权益保护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是确保海上信息通信及其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一带一路”和“互联网+”国家发展战略,也为我国海上卫星应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总结和交流国内外海上卫星应用现状,促进海上卫星通信技术发展,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7月21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届中国海上卫星应用研讨会”,主题为“推广海上卫星应用,助力海洋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宣布就欧空局租赁美国海洋大气局的“静止实用环境-4”气象卫星签署了一项协议,作为临时取代燃料用尽的欧洲气象卫星。“欧洲气象卫星-1”在1984年7月漂移时,与地球站失去联系。到1986年不打算发射取代卫星,于是与美国海洋大气局协商租用它的一颗发生过故障的气象卫星,以免中断观测气象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静止实用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神秘莫测的大海中,有很多的海洋发光令人难以捉摸,并被人们称为“魔光”。一位专门从事海洋魔光现象研究的美国教授阿·萨捷尔说:“我相信,不管是军舰还是商船上的航行日记,或者每个海岸国家的档案管理部门,都会有这方面的记录,所谈到的现象,就像印度古典文学中叙述的那样离奇,许多故事都提到海洋表面或船只航行过的海面有闪烁的奇光出现,甚至可以透入大海很深的地方。”据海洋科学家统计分类,魔光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型,即发光的球体、发光的云雾和发光的轮盘。魔光之一:海上光球1902年9月30日,“莫拉维亚”号航船船长阿·西普逊在大西洋上…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第一颗遥感卫星——海洋观测卫星 MOS-1,将为农业、林业和渔业提供海洋颜色、海温数据和图象。目前,至少有8个国家的16个研究部门要求参加 MOS 工作。MOS-1将在九州的种子岛,用三菱  相似文献   

13.
3月2日,海洋二号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在京举行,卫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式交付给用户国家海洋局,至此,海洋二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海洋二号"是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具备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连续探测风、浪、流、潮及温度等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能力,是我国民用航天"十一五"重点投资项目。自2011年8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海洋二号B星、C星研制工作全面启动。据悉,为确保海洋动力环境探测业务的连续、稳定开展,并进一步提升应用效能,具备中尺度海洋现象的监测能力,国家海洋局与有关方面联合共同提出建设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并组织开展论证。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已被纳入到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规划中。该网由一颗极轨卫星和两颗倾斜轨道卫星组成对海洋动力环境进行探测,三星组网后能够提高全球雷达高度计地面轨迹的网格密度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大海为何不干 ? 一对恋人在举行婚礼时常会对天盟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由此可见,浩瀚无垠的海洋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海水为什么不会干涸 ?大海里的水为什么总是那么多呢 ?  有人估计过,全世界海洋的总水量有 13. 7亿立方千米。如果把所有的水集中起来做成一个“水球”,这个水球的直径可达 1400千米。茫茫大海中这么多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一般的说法是,大海中的水归根究底就是从它“自身”来的。每年从海洋的表面有 1亿多吨的水蒸发到天空中去;这些水蒸气的绝大部分仍然在大海的上空变成云再化为雨,最后又降回到大海中。而水蒸…  相似文献   

16.
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和美国航宇局(NASA)将开始共同研制一颗海洋科学卫星。这项决定是CNES和NASA的负责人在巴黎进行会晤时确定的。该卫星将从美国和法国现有的项目中派生,通过补充研究和协调,最后由双方共同完成。这颗测高卫星将用于测定海洋地形、研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20日,美国航宇局、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欧洲气象卫星组织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4家机构的合作项目贾森-2海洋卫星,由德尔它-2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贾森-2卫星将执行继“托佩克斯/海神“(1992年~2005年)卫星和贾森-1卫星(2001年至今)之后的新一代海洋测高任务。  相似文献   

18.
海洋由于其广阔与不能自由翱翔的限制,对人类来说一直是个神秘世界。但如今,研制出像在天空一样自由飞翔的“水下飞机”不再是奢求。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水下滑翔机。能够利用海洋温差产生的能量作为“水下飞机”的动力能源,可以实现几年内在海洋翱翔,而不受海洋深度与距离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海洋-2卫星是我国首颗用于海洋动力环境探测的卫星,于2011年8月成功发射,2012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卫星工程研制突破了高精度有效载荷、精密测定轨等关键技术,在多个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高观测精度、高测定轨精度、星地激光高速数据传输、关键部件自主研制、航天器数字集成设计等五大能力提升。经过在轨验证,海洋-2卫星和星载设备工作稳定,各项功能和性能满足研制总要求,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观测数据有效填补了国际同类微波遥感卫星数据的不足,在全球对地观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飞碟探索》2007,(2):28-29
在全球海洋的千千万万岛屿中,面积达2175600平方千米的格棱兰岛绝对排名第一。格陵兰在丹麦语的字面意思为“绿色的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