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参加探月工程与空间环境、新材料学术研讨会。我首先代表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这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黄伯云院士、高瑞平副主任、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们刚刚度过建国64周年国庆长假。今年,对于我们中国航天来说,可谓喜事连连:上半年我们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胜利返回;9月我们中国宇航学会成功举办了第64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嫦娥三号”也即将发射。在这个大背景下,来自全国众多研究院所、高校的10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来到举世闻名的岳麓山脚下的中南大学召开“2013年探月工程与空间环境、新材料研讨会”,更显得这次会议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此,我谨代表中国宇航学会向大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3.
中国探月工程发展及对空间环境与材料研究的需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探月工程的发展规划,包括已取得和预期取得的科技成果;随后对我国未来深空探测提出发展设想并进行展望;最后指出探月工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对空间环境的认识以及高性能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因此必须加强这两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5,(4):5-5
本刊讯由中国科协和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航天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专家论坛4月1日在北京举办。论坛围绕“航天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就“我国航天技术对关联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关于发展我国空天飞行工程技术”、“开展探月工程对我国  相似文献   

5.
段丽娟  薛滔 《航天》2014,(11):52-53
2014年10月10日下午,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北京理工大学协办的庆祝2014年“世界空间周”科普报告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到会致辞,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会议并与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嫦娥三号副总设计师贾阳等专家为出席活动的青少年代表赠送航天科普图书。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2):F0003-F000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专业信息网(空间环境工程信息网)拟于2012年9月召开学术交流会。会议将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民用航天、运载、武器装备等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开展关于环境分析模拟试验与可靠性技术在型号中的应用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3,(4):6-7
“探月工程一期的关键技术都已基本解决,我们整装待发。”近日,在北京国家天文台的办公室里,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专访。他兴奋地说,虽然探月工程还在等待国家正式立项,但相关科技工作者已经为此奋斗了3年多了,现在实际上已经进入探月工程的启动阶段。 办公室的一面墙上悬挂着大幅的月球地貌图。欧阳院士指着这张彩图向记者表示,探月工程启动后,3年之内我们就可以把中国的月球卫星送上太空。紧接着,带着五星红旗的中国登月车也将踏上月球。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4,(1):114-114
《航天器环境工程》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内航天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唯一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广泛报道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主要涉及空间环境探测、环境效应建模与评价、航天器环境与调控、地面模拟试验技术、材料性能与环境防护、人机环境工程等,内容涵盖真空与低温、力学、热学、电磁学、辐射与防护、光学、材料科学、可靠性、航天科技管理等多个学科。办刊宗旨是推动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服务于我国卫星研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  相似文献   

9.
简讯     
航天第十信息网2007年度学术研讨会的征文通知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民用航天、运载、武器装备等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信息网(空间环境工程信息网)拟  相似文献   

10.
刘然 《航天》2011,(1):5-5
11月11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制的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大推力发动机,双机并联试车取得圆满成功。该发动机是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动力之一,对于提高我国进入空间能力,满足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任务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满流试车台建设解决了国家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今后突破发展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4,(2):228-228
《航天器环境工程》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管、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内航天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唯一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广泛报道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主要涉及空间环境探测、环境效应建模与评价、航天器环境与调控、地面模拟试验技术、材料性能与环境防护、人机环境工程等.内容涵盖真空与低温、力学、热学、电磁学、辐射与防护、光学、材料科学、可靠性、航天科技管理等多个学科。办刊宗旨是推动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服务于我国卫星研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  相似文献   

12.
探月工程管理创新与专项试验验证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探月工程进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技术、管理方面创新等情况,重点总结分析了探月工程三期牵引发展的运载火箭和探测器系统大型地面试验验证技术的需求、创新思路及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7项典型大型专项试验的技术成果及应用情况。这些基础设备和专项试验技术能够基本满足探月三期工程特别是环绕、着陆、采样返回探测任务中的空间环境、进入环境、着陆环境及天体表面环境等特殊环境模拟要求,可验证产品设计方案、工艺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暴露产品在制造质量、材料、工艺方面存在的缺陷,对未来深空探测任务实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月球表面热环境测量技术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月面热环境探测是我国探月工程中的一项必要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和科学意义。文章从工程角度确定了月面热环境测量的主要物理参数,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探月工程中实现月面热环境测量的技术条件和要求;对国内外有关材料热物性测量技术进行了综合调研,了解了国内外关于开展行星表面热环境探测的技术及应用现状;在结合我国航天测量技术的基础上对月面热环境测量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初步勾勒出我国探月工程中月面热环境测量装置的指标、任务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6):I0008-I0008
《航天器环境工程》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航科集团空间环境工程信息网网刊,国内航天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唯一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广泛报道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主要涉及空间环境探测、环境效应建模与评价、航天器环境与调控、地面模拟试验技术、材料性能与环境防护以及设备研制与专业测试等,内容涵盖真空与低温、力学、热学、电磁学、辐射与防护、光学、材料科学、可靠性、航天科技管理等多个学科。《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办刊宗旨是推动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服务于我国卫星研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  相似文献   

15.
赵晶  谢奇勇 《航天》2014,(12):22-25
时下,“探火”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前不久,印度PSLV-XL火箭发射的“曼加里安”火星轨道探测器顺利进入火星椭圆轨道一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根据深空探测发展路线图,我国在加紧实施月球探测任务的同时,即将踏上全面探索深空奥秘的历史征程,包括火星在内的多个深空探测任务将逐步推进。随着我国探月工程的圆满实施,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研制的运载火箭已经具备了深空探测能力,能够执行火星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16.
杭添仁 《航天员》2014,(6):40-43
2014年10月24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嫦娥”5号试验器成功发射升空,大家都亲切叫它“小飞”。其主要目的是突破和掌握探月航天器再入返回的关键技术,为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提供技术支持。11月1日,“小飞”的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期首次再人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实现了“准时发射、精确入轨,可靠飞行、精准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8月,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将在青岛召开第七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的全国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将围绕"天地通途,自由往返"主题,结合火星、探月、载人航天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及航天技术的民用转化研究,开展研讨。现进行会议征文,欢迎广大科  相似文献   

18.
10月24日2点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公里、远地点高度41.3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  相似文献   

19.
月面热环境探测是我国探月工程中的一项必要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科学意义。文章主要探讨月球表面热环境的测量技术方案,为研制一种技术性能先进并可在我国探月工程中搭载的月面热环境测量仪器作好必要的技术准备。这是一种兼顾工程需要与科学性的用于热测量的有效载荷,可实地获取月表热环境特性参数,既可为后续的月面活动提供可靠的热控设计依据,又可为月球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1997年7月下旬,在青岛大学隆重召开了第十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本次年会由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牵头,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空间科学会空间遥感分会、中国航空学会电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