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央关于“吸收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加速航空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指示,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CATIC)于1979年1月21日成立,主要从事航空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至今已有20年了。20年来,中航技总公认真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为航空工业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航空为本,工贸结台”的发展方针和“集团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以实力雄厚的航空工业为后盾,将本企业定位为“航空工业中的外贸企业,外贸行业中的航空企业”,充分发挥航空工业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主窗口、主渠道作用,在进出曰和…  相似文献   

2.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49年建校,原隶属于航空工业部,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省管为主的办学体制。现已发展为以管理学科为主,涉及工学、经济学、法学、理学、文学等学科的普通高等院校,成为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航空工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3.
2000年7月4日,欧盟航空工业协会在伦敦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1999年统计数据,其统计表明欧盛的航空工业成为了强有力的不断增长的工业。 欧盟航空工业年营业额在1999年增长5%,达到660亿欧元,雇员增长率为3%,拥有437 000人。年营业利率提高到7%。这些数据表明航空工业获得又一成功之年。 欧盟航空工业协会主席,罗尔斯·罗伊斯首席执行官JoneRose(罗世杰)先生说“航空工业的产出和出口为整个欧洲经济持续不断的增长做出巨大的贡献。” 1999年到 2000年,航空工业在主要供应商方面经过…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新千年的第一年,新年的第一个月就迎来了元旦和春节同庆,给蛇年带来了浓浓的春意与喜色。今年是中国航空工业创建50周年。创建于1951年的中国航空工业和新中国一起成长、壮大,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本刊将从本期起,以不同的形式对中国航空工业5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评述,也欢迎广大关心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读者能踊跃投稿。今年还是《国际航空》杂志创刊45周年。自1956年以来,《国际航空》杂志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包装上都已发展成为与国际接轨的一本国内外航空界的知名刊物,成为国内外航空界交流的重要窗…  相似文献   

5.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1909年,冯如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仅6年后造出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然而,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航空工业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建立和发展。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空军建设和航空工业建设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连续召集会议,研究中国航空工业建设问题。1951年4月17日,中央军委和政务院颁布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决定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同时在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正式建立。如今,我国航空工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基…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将是世界航空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航空工业起步较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在21世纪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现在就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并不断提高科研实验手段和制造水平,其中科研实验手段是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八五”以来,中国航空工业开始建设一批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以提高我国航空科研实验水平,并将为21世纪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重点实验室已相继建成,并陆续验收。本刊分两期刊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彦仲同志在两个重点实验室验收会上的讲话,介绍建设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的目的、意义、原则及其未来发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为进一步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保持航空工业的发展后劲,提高航空工业经济效益,保证航空工业“腾飞计划”的顺利实施,于1993年11月下发了“关于加强预研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了加强预研工作的十条意见:1.进一  相似文献   

8.
航空工业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挂牌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成立暨挂牌仪式,分别于9月11日和12日在哈尔滨市和沈阳市举行。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是在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和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的基础上合并组建的,目的是加快空气动力专业技术发展,提高航空空气动力学科研水平,以满足国防科研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需要。成立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有利于集中现有科研力量和资金物力,实现优化配置,提高空气动力研究院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对探索今后航空工业结构调整方向,为中国空气动力事业乃至整个航空工业在国际竞…  相似文献   

9.
致读者     
致读者本刊同仁谨向广大读者、作者及关心帮助本刊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恭贺新年,并致以崇高的敬意!1994年起,本刊将以国际标准大16开本奉献给您。酝酿已久的事,终于实现了。这是本刊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而又向前迈进的一步。我们感谢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总公...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 ,随着党和国家对航空工业投资的进一步加大 ,为集团标准化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标准化工作是航空工业有序发展的技术基础 ,是航空工业实现产业化的必备条件 ,对保证产品质量、规范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技术交流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召开集团标准化和计量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一系列指示 ,以集团公司发展需求为牵引 ,研究讨论集团公司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十五”发展计划纲要 ,部署今后一个时期航空标准化工…  相似文献   

11.
我国航空工业结构调整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调整是“十五”期间航空工业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航空工业的此次结构调整将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我国航空工业结构调整中的若干问题,如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型号研制管理体制,产研结合、剥离非航空产品等进行了探讨,以能起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制造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航空工业是典型的制造业,我国的航空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我国航空工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信息技术应用标准规范则是实现航空制造业信息生成、集成、交换和共享的技术基础,也是实现设计、制造、试验和管理数字化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1月12-14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2009年峰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航工业组建后召开的首次集团峰会。会议全面总结了2008年工作,分析了当前航空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全集团干部职工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国防、军队和军工发展改革的观点和思想,明确把握航空工业的战略定位,勇于变革,大胆创新,不保守、不懈怠,不忽悠,为实现建设航空工业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作了题为《放手一博,逆境而上,再造中国航空工业魂魄》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4.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一所以管理学科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占地面积1900余亩,在校生13 000余人。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理学、文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结构合理的普通高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主办,1983年创刊,从2006年开始改为双月刊。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007—9734,国内刊号为CN 41-1200/V。本刊为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高校优秀学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国际航空》2009,(6):1-1
连很多墨西哥人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国家还有航空工业。的确.墨西哥航空工业,确切地说是转包生产.是从2004年才开始迅速发展的.包括庞巴迪、赛斯纳、古德里奇、霍尼韦尔和赛峰在内的一批世界级航空制造商蜂拥而去.将在航空界一直默默无闻的墨西哥拉入了世界航空工业俱乐部。实际上.在过去的7年里.墨西哥航空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0%。  相似文献   

16.
航空新闻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高层论坛在阎良举办5月8日,以共享航空历史机遇,绽放现代工业之花为主题的中国航空工业发展高层论坛在西安阎良举行,来自国家政府机关、学术机构、中外企业界的近200名高层人士一同出席了这次规模宏大的高层次航空发展研讨会,共同探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之路,展望研究未来航空工业发展方向。中国一航副总经理胡问鸣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希望论坛能为促进国内航空制造优势地区之间、国内外航空企业之间、国内航空工业各相关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风云突变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大起大落的燃油价格;航空工业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越演越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这一切让全球航空工业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国际航空》2009,(3):80-80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以航空工业的典型事例,强调时代、背景,突出发展变化,从体制创新.民用飞机、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出版一期客观评价和报道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专辑,国际航空杂志社的记者和编辑兵分三路,一路“闯”西北,一路“下”东北,一路“走”江南,前往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集中的航空工业基地进行了广泛的采访和参观。 中国航空工业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已经和正在向着独立自主和与世界航空工业结合并与之接轨的方向发展。面对国内经济的连续增长和中国军民用航空产品市场的不断增长需求,中国航空工业正在以腾飞的脚步迈入国家“十五”计划的宏伟发展阶段。 本刊将从本期开始,以“走近西北中国飞机城”为开篇,陆续刊出根据各路记者出行的采访记录整理的各航空企业和科研院所领导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前景设想的一些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20.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产业 结构调整和重组一直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题。市场经济发达的欧洲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对欧洲进行调整,不断以惊人之举,震撼着全球。从欧盟的成立,欧元的推出,直至欧洲航空航天工业的大组合,一件件新的举措,令人瞩目。 欧洲航空航天产业重组的过程 导火索 20世纪最后10年是世界航空工业重新洗牌、重新定位的年代。美国航空工业的兼并重组引发了世界航空工业的“世纪调整”。想当初,1993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莱斯·阿斯平在“最后的晚餐”上一声令下,拉开了美国防务产业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