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YB-DM-3有机玻璃因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力学性能,目前在飞机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它是一种区别于金属材料的高分子材料,通过对有机玻璃拉伸疲劳性能的测试得到了疲劳S-N曲线和条件疲劳极限;比较了不同应力比下的有机玻璃拉伸疲劳S-N曲线,随着应力比的增加曲线整体上移.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LY12CZ铝合金板材的循环硬化规律;以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累积的塑性滞后能作为疲劳损伤准则,证明了应力控制等幅循环加载条件下损伤累积随循环次数变化的非线性,导出了材料瞬态塑性应变能的计算公式,算出了破坏发生时材料耗散的总塑性应变能,并给出了它与应力变程的关系。文中把疲劳损伤分为静拉伸损伤与循环损伤两部分,给出了损伤累积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计算了两级加载、4级加载和程序加载下光滑试件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3.
超声振动载荷下合金的疲劳寿命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金刚 《航空学报》1994,15(11):1386-1389
 应用超声共振试验技术研究了三种工程常用合金(Udimet500,174PH和Ti-6Al-4V)在超声振动载荷(f=20kHz,R=-1)下的疲劳寿命性能,并与常规疲劳载荷(f=20-50Hz,R=-1)下材料的有关性能做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超声疲劳寿命性能与其动态振动特性、机械响应以及载荷体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对有机玻璃试件进行准静态和动态压缩试验,研究加载应变率对有机玻璃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加载应变率下有机玻璃材料的微观损伤破坏模式.通过简化黏弹性本构方程拟合出适用于有机玻璃材料的黏弹性模型参数,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准静态加载条件下,有机玻璃表现为延性破坏,在动态加载条件下则表现为脆性破坏;随着加载应变率的提高,有机玻璃的流动应力明显增加,且动态加载条件下的峰值应力增加速率高于准静态.  相似文献   

5.
用塑性滞后能原理估算随机载荷下的疲劳寿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富民  田丁栓 《航空学报》1994,15(3):264-268
 材料的疲劳损伤包括静力损伤和循环损伤,静力损伤为第一次静力加载引起的塑性应变能与静力韧性之比;循环损伤由循环塑性滞后能与疲劳韧性之比来计算,计算中计及了材料循环硬化(或软化)引起的屈服应力增大(或减小)的影响。为了简化计算,假设在循环加载时应力一应变曲线均按迟滞回线规律变化;不同应力变程下材料疲劳韧性可由对称循环的应力控制疲劳试验确定。本文提出了一种比较合理又便于工程应用的、用塑性滞后能原理估算随机载荷下疲劳寿命的新方法,初步的试验验证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王智  李淑文  刘文琦 《航空学报》1990,11(8):393-395
 <正> 1.引言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编制飞机载荷谱应考虑载荷的大小,频数、顺序和分布这四方面的因素,只有在这四方面都摸拟了飞机实际飞行情况,才能保证载荷谱的真实性。 程序块谱只考虑了载荷的大小和频数,所以逐渐被飞-续-飞谱所取代,飞-飞谱是按一个飞行接一个飞行编制的载荷谱。由空测数据编制这种谱的常规方法是先对法向过载系数ny进行计数处理,得到某个任务段(或任务剖面)内ny的大小和频数,而后将计数结果在该任务段(或任务剖面)内离散,生成ny的随机序列。与此同时,给出其它各主要气动参数的概率分布,然后按概率的大小组合成几种典型的飞行状态,再由飞行状态计算出对应的载荷分布。最后以这几种载荷分布为基础,根据ny的大小进行线性折算,得到各级ny下的载荷和载荷分布。  相似文献   

7.
非对称循环载荷下疲劳寿命估算的能量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给出了材料静态σ-ε曲线更精确的拟合方法,然后提出一种能够对材料在非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响应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的循环特性计算模型——双切线模型,最后用总应变能原理对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计算寿命与试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陈学尧 《航空学报》1988,9(6):265-271
 初步探讨航空维修心理学的概念和航空维修人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当前维修通用直接检测、仪器检测、智能机检测三种方式,分析人-机系统结构特点,论述了维修检测人员心理品质的特征,提出提高检测水平进行心理训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飞机结构在变应力幅值下疲劳寿命的估算方法,并根据大量的带中心孔LY12CZ铝合金五级程序疲劳试验从实验和理论上阐述了平均应力、少数极高应力、应力次序、循环块尺寸、地-空周等因素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以往常用前起落架载荷谱存在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轰六前起落架主、辅减摆器使用载荷谱的实测、疲劳试验实施方法和试验结果的介绍与分析,初步探索了我国以往常用前起落架载荷谱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疲劳试验结果与前起落架外场实际破坏不符的原因。并对今后编制前起落架载荷谱和确定前起落架疲劳试验加载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MDYB-3有机玻璃疲劳性能温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伟  高宗战  岳珠峰 《航空学报》2007,28(4):874-876
 对MDYB-3有机玻璃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等幅载荷拉-拉疲劳试验,对实验结果按照疲劳寿命的幂函数公式进行拟合,得到了几个典型温度下的S-N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疲劳强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对实验数据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多项式拟合,建立了考虑温度效应的疲劳寿命估算方程,并用疲劳包络线粗略地表示了不同温度下达到指定疲劳寿命时的应力水平。分析了疲劳总应变与循环次数比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不同温度下第二阶段总应变增长率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式。研究结果为飞机风挡和舱盖的设计和寿命评估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开发了超临界RP-3流动换热试验系统。采用该试验系统分析了RP-3在φ2.2mm×0.2mm的不锈钢管中竖直向上和向下流动的换热规律;对其物理特性参数,采用广义对应状态法,结合试验结果给出。试验结果表明:浮升力和热加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向上和向下流动对换热没有显著影响。对试验数据与采用2种经验公式所得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吻合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3.
腐蚀是一个自然现象,腐蚀存在其必然性,同时由于飞机结构设计的独特性,更增加了一些不可抗拒的腐蚀根源。本文结合民机结构腐蚀防护与控制大纲CPCP要求(即腐蚀防护和控制的最低要求)对飞机结构使用环境特点、结构腐蚀特性、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民机防腐设计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用氧化铝基体及涂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研究了用三种起始物异丙醇铝[Al(OC3H7i)3]、氯化铝(AlCl3·6H2O)、硝酸铝[Al(NO3)3·9H2O)],制备碳纤维三维编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用氧化铝基体及涂层的工艺,考察了三种体系反应物配比、水解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制得的三种溶胶体系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溶胶配制参数;还考察了三种溶胶体系在通常情况下和在编织物中的凝胶化情况,获得了较佳的凝胶化条件;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三种凝胶的裂解产物及其晶体类型。结果表明,不管经过何种途径,凝胶在经1260℃裂解后均可获得α-Al2O3。  相似文献   

15.
改进DD3单晶高温合金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DD3合金进行差热分析和物理化学相分析,并依据该结果确定了改进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该热处理工艺对DD3合金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热处理工艺改善了组织均匀性,增大了γ'平均尺寸,改善了γ'尺寸分布范围,同时提高了γ'含量,特别是大尺寸γ'相含量,从而显著提高了DD3合金760~1038℃的蠕变性能.  相似文献   

16.
根据DD3合金的热分析和相分析结果,设计了以增大.γ'平均尺寸、改善γ'尺寸分布和提高析出相含量为目的的时效和固溶处理制度,进行了提高DD3单晶高温合金蠕变性能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一级高温时效处理可使γ'相尺寸明显增大;高温时效温度高于1080℃时,γ'相过分长大;1060℃/4h时效处理后,γ'相组织最优;配合在1265℃/4h的固溶处理,γ'相含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合金蠕变、拉伸性能优异.组织与性能研究证明,加入一级高温时效处理的新工艺可使DD3合金组织得到明显优化,760~1038℃范围内的蠕变性能获得显著提高.根据该结果,新的热处理工艺确定为:1265℃/4h,AC+1060℃/4h,Ac+870℃/32h.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烧结压力不同的CoSb3块体的热电性能.采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快速合成了CoSb3块体,测试了其热电性能.结果表明,烧结压力对样品的热电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规律,所得样品具有典型的半导体电学特征及较低的热导率,其热电优值ZT在400℃时取得较大值,200 MPa下烧结的样品最大值达到0.047 9.  相似文献   

18.
以Ti,Al和活性炭粉为主要原料,利用高能球磨及热压烧结工艺在1200℃合成Al2O3/Ti3AlC2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在Ti3AlC2层状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同时被合成。研究了在Ti-Al-C体系中,烧结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反应机理及材料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能球磨使的Ti3AlC2的烧结温度降低,在1200℃热压烧结时得到了物相比较均匀的、致密的Al2O3/Ti3AlC2复合材料;通过XRD,DSC和SEM测试,分析了Al2O3/Ti3AlC2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及显微结构,发现Al2O3以颗粒形式均匀地分布在Ti3AlC2基体中,起到弥散增强的效果,并通过阻碍Ti3AlC2表面微裂纹的扩展使裂纹在断裂扩展过程中中断,起到微裂纹增韧效果,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Ti-Zr-Cu-Ni在960℃/1min、960℃/10min和960℃/60min三种规范下真空钎焊Ti3Al/Ti3Al,在960℃/5min和960℃/20min两种规范下真空钎焊Ti3Al/GH536。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Ti3Al/Ti3Al接头宽度逐渐增加,且剪切强度呈现递增趋势,递增幅度在10MPa左右,接头主要由Ti3Al,NiTi2,CuTi3等化合物相组成,其中NiTi2,CuTi3等脆性化合物的分布对接头性能影响较大;在Ti3Al/GH536接头中由于Fe-Ti,Ni-Ti等脆性化合物分布相对较多,导致出现纵向裂纹,960℃/5min规范下的平均剪切强度为86.4MPa。  相似文献   

20.
采用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DSC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SEM)和透射电镜观察(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单、双级均匀化工艺对一种新型Al-Zn-Mg-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及合金的过烧温度.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半连续铸造方法生产的该合金铸坯的过烧温度在480℃左右.随均匀化温度的升高,铸造组织中的非平衡共晶相逐渐溶入基体,均匀化温度达到450℃以上时,枝晶组织基本消失,基体固溶度随均匀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400℃左右对铸锭进行预处理,可促进第二相Al3Zr均匀弥散析出,抑制随后热加工过程中的再结晶,从而细化晶粒,并改善合金工艺塑性.确定该新型Al-Zn-Mg-Cu合金的均匀化工艺为400~420℃/12h+470℃/3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