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在5月24~26日在俄举办的载人空间探测会议上推出了用于在空间站和月球间运送货物和人员的一种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船方案。这种飞船称为"猛冲号",能大大降低飞往月球的成本。根据设想,新飞船将长期驻扎在国际空间站或后续的空间站上,用于把由联盟号飞船送到站上的货物和人员转运到一座国际月球轨道平台。它将依靠由  相似文献   

2.
有人月球基地构型及构建过程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5,(5):23-30
与传统航天器设计不同,有人月球基地涉及构型与构建、能源、月面移动、资源利用等诸多方面。文章在对国外有人月球基地不同构型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有人月球基地方案设想,包括刚性舱构型、刚性+柔性舱构型、建造式构型和综合式有人月球基地方案,并进一步提出了有人月球基地构建过程设想,可为我国未来有人月球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3):119-119
近期,NASA准备进一步推进关于月球基地的设想,即将着手测试为将来航天员在月球上长时间居住而设计的一个拥有两个房间的月球屋。月球小屋用膨胀组件材料制成,可以通过通道和成员的工作岗位相连接。月球屋的空气锁,可以紧紧地锁住密封门。月球屋直径大约有12英尺。在2020年正式使用。NASA计划让4名航天员一组,在月球上利用小屋进行为期两周的考察,然后逐渐延长停留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一种综合式载人月球基地总体方案及建造规划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载人月球基地是实现对月球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提出了刚性舱、刚性+柔性结构以及建造式等三种典型结构的载人月球基地方案,并对三种典型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式载人月球基地方案设想,基地内部主体创新性地采用充气式柔性连接的方式,外部主体包括月壤防护层、植物密封舱和应急救生飞船,活动系统包括月球车和月球机器人。围绕该方案并结合文章提出的载人月球基地主要技术指标,并对载人月球基地选址、结构设计和构建、空间辐射防护、热管理、能源、通信与导航、生命保障和应急救生技术等关键技术方案进行了分析,为中国未来建设载人月球基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6):45-45
2007年9月20日NASA月球研究计划负责官员道格·库克称,按原先构想,NASA将分批发射小型载人登月舱建设月球基地,如今这一构想可能转变为单次发射一个大型登月舱,由无人驾驶飞船送上月球。月球基地的首选能源仍是太阳能,也探讨了使用核燃料作为月球基地能源的可行性。另一名官员杰夫·约德称,在新构想中,月球基地计划还将包含一对小型密封飞行器。飞行器体积将比当年阿波罗号飞船稍大一些,并加以密封,以防止宇航员遭受辐射,办法有可能是在飞行器壁添加一层“水障”。科学家们还讨论了如何建造“月球车”和载人“汽车”,以便利用月球基地探索月球上其他未知领域。  相似文献   

6.
司马杭仁 《中国航天》2006,(10):25-26,32
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持续飞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把目光转向了月球。月球表面含有大量的氦3。这种在地球上很难得到的物质是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可提供便宜、无毒和无放射性的能源,被科学界称作“完美能源”。据俄新网5月18日透露,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正计划组织在月球大量开采高效率的氦3。该公司总裁谢瓦斯季亚诺夫说,月球上的氦3可能在未来成为天然气、石油之后的又一能源。该公司还建议把有害、耗电量大的生产活动转移到月球上进行。  相似文献   

7.
月球基地建设是未来深空探测的关键支撑环节。文章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了原位利用月球资源研制地聚合物混凝土并进行基地建造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地聚合物混凝土所需原材料90%以上可来源于月球原位资源,且在月球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极端环境性能;基于挤出打印和粉末打印成型工艺,地聚合物材料可满足月球环境的施工需求与环境要求。总之,利用月球原位资源有望实现基于地聚合物的月球基地原位建造设想;但该设想尚处于概念设计阶段,仍然需要相关理论支撑、系统试验研究和可行性评估。  相似文献   

8.
云青 《卫星应用》2004,12(1):27-30
美国总统布什1月14日在华盛顿国家航宇局总部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了美国太空探索的新设想:建成国际空间站,美将制造新一代宇宙飞船,使美国宇航员最早于2015年重返月球建立基地。最终将把人类送上火星乃至更遥远的宇宙空间。以下是布什讲话全文。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10,(4):85-85
据新华网2010年6月8日报道,日本建筑公司清水公司近日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利用太阳能的设想,而这一设想对太阳能的利用规模几乎超过以前提出的任何设想。该设想涉及围绕月球1.1万千米长的赤道建一条太阳能发电带,然后将电能转化为微波束和激光束发送回地球,  相似文献   

10.
我国载人航天电源系统的技术发展成就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季军  何小斌  涂浡 《上海航天》2021,38(3):207-218
载人航天电源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状态复杂、可靠性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本文在阐述我国载人航天电源系统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电源系统架构、太阳电池翼、储能电池组、并网控制以及在轨维修与更换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载人航天电源系统的各阶段技术突破和技术引领,并对后续载人月球探测提出展望,梳理了能源系统重点研究方向和关键技术,为未来载人月球探测任务顺利实施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3,(5):135-135
<正>据中国航天网2013年7月29日消息,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与美国月球快车公司宣布了世界第一个探索月球南极的飞行任务。这个任务计划在月球快车公司的机器人着陆器上搭载"国际月球观测台"(ILO),旨在建立一个持久的天体物理观测基地,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月球商业通信系统。月球快车公司CEO罗伯  相似文献   

12.
忠炳 《中国航天》1992,(5):13-15
本文介绍了地球能源的使用状况,提出了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文章认为向空间要能源,即建造太阳能卫星、在月球上建造太阳能采集站和开采月球上的氦-3用于地球聚变反应堆是解决地球能源危机的大有希望的办法。航天技术的进步,使人类从空间获取洁净的能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范嵬娜 《卫星应用》2007,15(2):61-65
2006年12月4~6日,NASA在休斯顿召开了第二届空间探索大会,公布了全球探索战略和建议的美国月球体系,这是实现美国载人重返月球新设想的两个关键性工具。  相似文献   

14.
波特 《航天》2011,(7):40-40
除了家园地球之外,人类仅仅登上了月球这一个天体,并计划着登陆火星。此外,美国航宇局还设想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登上一颗近地小行星。不过,登陆小行星可能会比登陆火星更加困难。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引力环境。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阿波罗登月的航天员在月球上是蹦跳着行走的。而小行星的引力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简要描述月球探测的意义以及国外无人月球探测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介绍和分析月球探测器设计中的轨道设计和构形设计,提出我国发展月球探测器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深空探测器推进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红军  洪鑫 《上海航天》2003,20(2):38-43
以技术较成效的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推进系统为重点,介绍了国外深空探测活动的情况。简述了深空探测对推进系统的需求、我国航天器液体推进技术的现状。认为我国的推进技术经一些适应性发展,即可满足深空探测的需求,并且设想了我国近期较为可行的深空探测器推进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月球(火星)中子(水冰)探测仪初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子(水冰)探测仪在月球、火星和太阳系其它天体的水冰存在和含量分布的探测中有重要应用。文章主要介绍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在月球、火星水冰探测中的中子探测仪的使用情况和探测结果,以及搭载于奥德赛(Odyssey)火星探测器上的中子谱仪、高能中子探测仪和"月球勘测轨道器"(LRO)上的月球勘测中子探测仪、计划搭载于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MSL)上的中子反射动能测量仪的主要原理。最后提出了我国的一种中子探测仪的初步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18.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6):32-32
2007年9月中旬,美国NASA“沙漠RATS”小组在亚利桑那州的一处沙漠中测试“侦察兵”新型月球概念车。测试地点与未来要登陆的月球表面地形十分相似,以便检测月球车、遥控机器人和探月航天员的新式宇航服等样品,模拟未来航天员在月球上活动中各种设施的使用功能。航天工程专家尝试未来修建月球基地的“人机配合”活动,由航天员利用机器人和月球车进行月球基地选址勘测,铺设太阳能电池阵和电缆等。美国按照“重返月球”计划,最早将于2020年运送航天员重登月球,为探索火星和宇宙空间建立永久基地。  相似文献   

19.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真空热试验的初步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月球环境条件、设计月球探测器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以及绕月飞行的"阿波罗"服务舱(service module)真空热试验的外热流模拟情况,对中国"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真空热试验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生存危机的日益加深,向地外寻求生存空间已是必由之路。由于目前比较看好的地外星球是月球和火星,美国、俄罗斯和欧空局已经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大型地面模拟基地,为最终建成月球或火星基地做准备。日本这样一个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但资源匮乏的国家,自然不甘落后,正积极准备向地外扩张,企图建立自己的空间殖民地。要尽早实现这一愿望,针对人的生命保障系统的建立必须先行。因此,12年前日本就开始筹划建立自己的月球/火星基地地面模拟实验系统——密闭生态实装置(CEEF)。它由日本在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