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政府已决定继续进行绕月飞行计划。日本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将于1996年用日本的M-5火箭发射一颗行星B (Planet B)卫星,向月球表面投掷3个穿透器,这些穿透器可把地震仪射入月球表面下面约1米处。 月球探测是日本正在考虑的3项行星B计划之一,另外两项是金星轨道器和彗星取样航天器。探索哈雷彗星的行星A计划已于1985年开始实施。 继1976年苏联月球24号不载人取样飞行后,此次月球飞行还是首次向月球表面投放物体的飞行。1990年日本曾发射飞天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09,(4):70-70
2009年6月16—18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探月与地学科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印度的100多位科学家,围绕国际探月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动态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研讨。《航天器工程》作为特邀学术期刊参加了会议。会议学术交流主题包括:行星探测与行星科学;月球遥感与月球地质;月球地球化学与月岩样品研究;月球地球物理(Lunar Geophysics);当前月球探测动态;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在日本召开的第20届空间技术与科学国际会议的情况对囤直新型空产是运输系统的研究、应用卫星技术,对行星及月球探测等领域在本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日本“隼鸟”小行星探测器在轨运行成果及其后续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介绍了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及其在轨运行情况;重点阐述了“隼鸟”在工程和科学领域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描述了“隼鸟”的后续计划。  相似文献   

5.
王景泉 《中国航天》2005,(12):33-35
2004年1月布什政府发布空间探索新设想,提出了空间站发展新的时间表,明确了载人登月球、登火星和开发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新目标。欧空局、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等纷纷提出了行星探测新计划。世界上出现了将载人航天嫁接于行星探索和太阳系开发的重大历史性转变。一、主要航天  相似文献   

6.
美国、欧洲、日本和苏联最近签订了一系列新的空间联合研究协议,从而使东西方的空间合作得到了加强。这些协议已经成为载人航天、行星科学、射电天文学以及太阳—地球物理学等研究计划的广泛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的航天计划纷纷陷入财政困境的同时,日本的航天经费也开始压缩。但日本坚持发展宇航技术的长远策略并未动摇。日本航天活动委员会8月份举行了会议,对一些重要的航天计划的进度安排做了调整,具体如下: 1.把用M—5火箭发射飞天B卫星的时间从1995财年推迟到1996财年。飞天B是日本的第16颗科学卫星。 2.把用M—5火箭发射行星B火星轨道器的时间从1996财年推迟到1998财年。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1998,(9):18-18
发射行星B的M5运载火箭从鹿儿岛点火起飞日本于7月4日成功地发射了它的首颗火星探测器。由宇宙科学研究所研制的这颗探测器称行星B,价值8000万美元,被送入一条大椭圆轨道。这是该机构高31米的M5型固体运载火箭从鹿儿岛进行的第二次发射。重540公斤...  相似文献   

9.
三)美国的空间探测为探索宇宙奥秘,发展宇宙科学,促进航天技术发展,同时也为了同苏联开展太空竞争,美国同前苏联几乎是同时开展了月球、行星和行星际探测。1.月球探测美为给阿波罗载人登月做准备,先后研制和发射了徘徊者号、勘测者号、月球轨道器号等探月器,尔后...  相似文献   

10.
行星着陆探测中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陆探测是获取行星特性和科学数据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目前技术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探测方式。在行星着陆探测过程中,动力学与控制是影响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行星着陆探测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难题;然后,针对火星和小行星的着陆探测,重点分析了火星着陆进入段和下降段所涉及的动力学与控制,小行星附着探测动力学建模与制导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在行星着陆探测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迟惑 《航天》2014,(11):22-23
据日本火箭学会负责人在西安召开的第14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会议上透露,日本将于今年年底发射“隼鸟”2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将前往C型d、行星1999JU3,将于2018年到达并采集样本后,2020年返航。  相似文献   

12.
日本将于1996年用M-5火箭发射行星B卫星,执行日本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并将在1992年内选择10种仪器安装在该卫星上,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和瑞典的敏感器。行星B卫星将调查火星大气对太阳风的反应,它也可能载带一专门提供火星数据的  相似文献   

13.
赵舒林 《卫星应用》1999,7(2):39-47
概述了日本卫视直播业务从模拟卫星电视向数字卫星电视直播发展的历史,重点介绍了最近两年来日本两大集团公司竞争日本数字直播市场所采取的运营模式和运营体制,以及频道资源分类分析和用户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空天瞭望     
<正>行星实验室兼并黑桥及其星座正寻求加速发展对地观测业务的美国旧金山行星实验室公司7月15日宣布要买下德国柏林的黑桥公司及其核心资产,包括由5颗中等分辨率遥感卫星组成的"快眼"星座。行星实验室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歇尔称,这是该公司为迅速向全球市场扩张而采取的一项大胆的战略举措,旨在利用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航天局长科普捷夫不久前以“俄罗斯航天的现状与前景”为题畅谈俄2005年前的航天计划,现介绍如下。一、俄罗斯航天计划的基本方向航天活动对于俄罗斯有着特殊的意义。没有它,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行星科学和其它基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可想象的;通信、...  相似文献   

16.
晓雨 《中国航天》1998,(1):19-21
欧空局的空间科学探测计划晓雨欧空局又一颗大型、高预算的行星探测器惠更斯已于去年10月和美国航宇局的卡西尼探测器一同踏上奔赴土星的征程。与此同时,欧空局表示它已经在地平线2000计划下为其未来的空间科学探测项目制订好了“份饭”方案,并兼顾了太阳系探索和...  相似文献   

17.
行星表面巡视探测器遥操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行星表面巡视探测器的遥操作,是整个行星遥科学探测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对遥操作的基本概念和行星表面巡视探测器遥操作的基本特性做了初步的分析,然后对成功发射到月球和火星表面并进行巡视探测的8个巡视探测器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最后对行星表面巡视探测器的遥操作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建议在我国首次登陆的月面巡视探测器上采用以遥操作为主,同时设置遥操作加半自主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行星定点软着陆探测任务的需求,围绕复杂形貌行星着陆过程环境特点,首先分析了行星着陆复杂形貌特征匹配与自主导航所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随后综述了行星着陆复杂形貌特征匹配与自主导航的研究现状,并概括了行星着陆复杂形貌特征匹配与自主导航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未来行星着陆探测复杂形貌特征匹配与自主导航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黎成龙 《航天》2011,(3):42-43
有些人把《易经》仅仅当作一本占卜书,这并不奇怪。这里我们来讲"科学宿命论"的故事。1609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斯·开普勒写了一本叫《新天文学》的书,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就是后来被称为"开普勒三定律"的行星运动理论。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地面防空与地空导弹刘发来日本为了谋求政治与军事大国地位,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军事战略、作战思想和部队编制。其总的宗旨是借助美国的保护,积极发展军事力量,提高武器装备质量,在本土和沿海防空的基础上,逐渐向外延伸。一、日本地面防空的现状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