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简要介绍了载人航天3种生命保障方式的一些特点,重点介绍了基于物理/化学方法的部分物质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和生物生态闭环生命保障系统两种方式的再生技术,并例举了ESA的生命保障发展计划,即生物空气过滤技术计划和微生态生命保障系统方案计划.  相似文献   

2.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是空间站上的主要系统之一。人在空间站能停留多长时间,空间站能容纲多少航天员在上面生活与工作,主要取决于该系统的性能,本文重点介绍国际空间站和“和平”号空间站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同时对两者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山而 《航天员》2009,(1):68-69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人类为安全进入太空而千淘万漉,吹尽黄沙始到金,才有了现在的太空成就。然而,谁曾想到,地球上却有一种生物,不需要多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不需要穿价值万金的航天服,就可以在太空环境中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4.
王德汉 《航天员》2008,(2):40-41
载人航天在太空环境中进行,人体要遭受低压、缺氧、高低温和辐射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保证人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必须在太空创造适合人生存的环境,提供人生活的条件,如食物、氧气和水等。载人航天中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就是为此  相似文献   

5.
海约 《航天员》2009,(4):72-73
随着系外行星浮出水面,人类的想象,自然而然地更进一步:既有如此众多系外行星。它们中可能存在像地球一般存在生命的墨球?人类是否能找到其他适合生命存在条件的行星,它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相似文献   

6.
人类离不开大气。人类自从在我们脚下这个叫做地球的星球上生活以来,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气候对地球上万物的持续生息至关重要,它对人类的食物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水资源、生活舒适度和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气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左右人的个性甚至是思  相似文献   

7.
谢国娟 《中国航天》1992,(2):25-25,29
随着航天活动的进展,为保障人在太空中安全活动,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生命保障系统。美国计划于1995年完成全部的空气密闭回路的研制,并把它们用于自由号空间站上。到21世纪,美国将完成对有限的密闭生态生命保障系统的研究。 未来的空间活动要求人在太空有较长的驻留时间和较高的航天利用率,这就对生命保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未来航天生命保障系统选择使用的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8.
火星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重要目标之一。利用火星上的大气、水等资源原位制备液氧、甲烷等推进剂,不仅为火星探测器返回地球、开展长周期火星探测等提供能源,也为人类建立火星生命保障系统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分析了火星推进剂原位制备的重要性,对推进剂原位制备的资源、技术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重点叙述了CO_2捕集、水资源获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简介 航天服再生式自主生命保障系统的工作方式属于闭路循环,因此,需要净化从航天服输出的气体混合物、呼吸产物和水蒸气,以利于呼吸和通风。  相似文献   

10.
李琳 《航天员》2014,(6):14-18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除了金星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也是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相似的一颗行星,所以火星一度被认为是地球之外最适合生命存在的星体。但是,火星毕竟是人类尚未十分熟悉的星体。目前为止,人类探测器进行了超过50次的火星探测尝试,却也只有约三分之二的探测器成功抵达火星。  相似文献   

11.
黄河静 《航天员》2008,(2):36-39
"航天员的生命在我心中,环控生保的质量在我手中。"飞船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研制人员的任务就是打造一个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既安全又舒适的生命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载人航天飞行的生物医学保障中,人的饮食问题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合理构建的饮食保障系统与航天器其他生命保障系统相结合,有利于保存体力,保持航天员生命活动必须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苏俄长期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研究进展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郭双生,尚传勋人类首次步入茫茫太空后不久,前苏联、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就认识到长时间、远距离和多乘员的空间载人飞行、宇宙载人探险和地外星球定居是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是实现...  相似文献   

14.
重力生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力生理学沈羡云一厘力生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地球表面出现原始的生命,直到进化成最高级的动物──人,都是在地球的引力场中完成的。人作为地球上的最高级生物,它的全部生理特点的形成都与地球表面的重力状态密切相关,并与之高度适应。生命从一开始,直到死亡,地球上...  相似文献   

15.
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及其进展吴清才出舱活动(EVA)是指航天员脱离母航天器(飞船或空间站)的保护环境,依靠自身的生命保障系统在太空中进行科学观察和研究、维修舱外设备、在舱外安装或回收有效载荷、组装空间站、到星球表面行走等活动。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是支...  相似文献   

16.
白树民 《航天员》2013,(1):52-53
载人航天活动是人类探索浩瀚宇宙奥秘的伟大创举。然而,太空环境对人类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进化过程都是在地球1G的重力场中进行的,人类也不例外。人进入太空后,为了适应全新的环境,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改变。这些变化将对航天员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甚至在执行完航天任务后,这些变化还将继续对航天员的健康构成威胁,航天员还需要面临时间远长于太空飞行的再适应(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17.
吴国兴 《航天》2009,(12):42-44
在太阳系内有大量的小行星在围绕着太阳运行,其中有少数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不是圆形的而是椭圆形的,这种轨道穿越过地球,从而使小行星有可能与地球发生碰撞。近几年来彗星也引起航天专家们的注意,因为有些彗星上带有大量的水和挥发性物质,是生命保障系统和制造火箭推进剂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18.
刘一 《航天员》2013,(3):36-39
人类探索太空的目的之一,便是找到除地球之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甚至更希望能找到除了人类以外其他的宇宙生命。是的,居住在地球上,人类其实“不甘寂寞”。我们作为太空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对未知的茫茫宇宙充满了无尽期待。航天界的每一个发现,哪怕极其细微。都会弓I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那些能与地外生命扯上关系的探索成果,就更会在从事或爱好航天探索l搴韭的群体当中泛起波澜。  相似文献   

19.
成功实现外层空间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探索实践。40多年的空间探索使人类对外层空间和生命现象有了更深刻、更本质的认识,正在从了解空间,认识空间,走向适应空间,利用空间的过程。地球上生命的形成源于漫长的进化。当人类探索的脚步由地面延伸至空间时,才愈来愈深刻的意识到这种地球环境进化中的特有内涵——细胞结构功能均适应于1G的重力环境,当这一重力环境变化时,原有平衡适应被打破,随之引发一连串的多米勒效应……  相似文献   

20.
“番茄环境”是加拿大的一个研究计划,其目的是激发小学生(8岁-14岁)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该计划将小学生的兴趣与太空旅行联系在一起,并规定计划中的绿色植物必须是将来有一天可用于飞船生命保障系统,特别是居住舱。在往年的番茄环境计划中,已将60万西红柿种子暴露到真实或模拟太空飞行的恶劣环境条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