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结合型号实际,对载人运输飞船与对接目标航天器之间的并网供电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分析了并网供电需求及飞船电源系统的现状,初步研究了并网供电系统的组成、拓扑结构、工作原理;提出了并网控制器输出电压的一种计算方法;通过并网控制器与飞船电源系统的并网供电试验对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案可以满足两个航天器间的并网供电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KM2大门热沉在真空热环境试验中的冷漏现象,提出了对原大门热沉结构改进的几种设计方案,并优选出最佳方案进行实施。对内置式波纹管的补偿量、疲劳寿命等作了理论计算。经调试,KM2设备在通入液氮三小时后,空载真空度达到4.5×10~(-5)Pa;稳定后,空载极限真空度达到2.6×10~(-5)Pa的该设备历史最高真空度水平。KM2设备经技术改造后,满足了卫星零部件产品的高真空环境模拟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星载微带相控阵天线的结构,首先对非对称蜂窝夹层板加边框、非对称板加平衡铜箔层以及对称蜂窝夹层板三种阵面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了三种方案的不足之处。然后介绍了游离板设计的原理,建立了单板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加工成型变形和在轨热变形分析。根据星载微带阵天线的结构指标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游离板设计方案具有热变形最小、可以满足星载微带阵天线的结构性能指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一种在轨补加用浮动断接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外的在轨补加用浮动断接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轨补加用浮动断接器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浮动断接器方案的选择和初步设计,确定了其工作方式、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并进行了初步的原理验证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浮动断接器原理可行,方案合理,通过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可应用于在轨补加。  相似文献   

5.
高空飞艇高度保持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空飞艇高度保持控制问题隶属于飞艇在纵对称面内的运动控制问题.根据飞艇的纵向运动方程,首先分析说明了高度保持控制的原理,然后提出2种高度保持控制器的设计方案:一种是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非线性高度保持控制器方案;另一种是双PID控制器方案,并且利用Simulink工具对此2种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同时简要的对这2种方案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某型号微小卫星两种体装式太阳电池阵布局及连接方式,从结构响应灵敏度的角度分析了结构的阻尼对整星顶板太阳敏感器测点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程度。同时对两种方案整星的正弦振动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减少侧板固定连接点且增加电池片数量的方案使其顶板部分测点响应超出了设备试验条件,且比初始设计方案测点的响应高出了27.1%,纵向和横向一阶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从结构特性的角度来看,初始设计方案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防护高能带电粒子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航天器防护高能带电粒子的一种新方法——利用磁鞘进行主动防护。阐述了磁鞘防护高能带电粒子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在工程应用上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磁鞘的一种设计方案。针对这种设计方案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防护0.15MeV以下的电子。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SZ-2飞船附加段的结构特点,针对其构型上的弱点,提出了新的板架式结构方案,然后对初步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改进构型,得出较佳的形式。在后续的SZ-3、SZ-4附加段结构设计中均采用了这个设计方案,结构重量比SZ-2附加段结构减轻了约50%。SZ-3、SZ-4附加段已先后随飞船成功发射,证明这种简单的轻型结构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空间机械臂锁解机构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五种设计方案,并分析了各设计方案的特点.鉴于星载机构设计方案评价的复杂性.结合星载机构设计的原则,建立了锁解机构设计方案的多层次评价体系.并以专家意见为依据,利用定性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评判矩阵;采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确定了锁解机构性能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根据模糊变换的原理,用加权平均型算子对各方案进行评判,确定了最优设计方案为分立式包带锁解机构,其具有质量轻,耗能低,无污染和运动链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祝敏  张辉  雷震 《火箭推进》2013,(5):98-102
介绍一种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测控系统设计方案,并以NI-cRIO产品为载体,详细描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硬件和软件架构,具体给出了系统的设计目标和硬件选型。系统在发动机试验中的成功应用,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结合新一代固液捆绑运载火箭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固体助推器主传力点捆绑机构的轻量化设计方案。方案采用了静力学分析软件对该主捆绑机构开展结构布局优化、拓扑结构优化以及自适应对接设计及分析,实现300 mm径向空间下1 800 kN偏置集中力承载、均匀扩散功能和在70 t重载下轻便自适应对接等功能。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证明了该主捆绑机构满足承载扩散和对接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导弹电液伺服机构的跟踪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产生条件的模糊滑模控制方案。将表征滑模函数运动特性的数值作为模糊控制系统的一维输入,简化了一般模糊滑模控制系统结构,从而得到具有少量规则的模糊滑模的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人驾驶直升机地面站遥控问题,提出一种以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与光 电编码盘的地面站控制平台的设计方案。介绍无人驾驶直升机地面控制台的基本结构组成;传感器的选择、传感器工作 原理以及数据处理;另外还针对瞬间掉电时增量式码盘角位移积分值不准确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最后给出控制电路 硬件结构和软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航天器一次母线正线对结构或机壳短路故障而影响整个航天器供电安全的风险,对现有的一次母线回线高阻接地和设备机壳高阻接地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其对短路电流、安全间距、电气隔离、电磁兼容性(EMC)设计、静电放电(ESD)、地面测试人员安全6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通过总结不同方案特点,提出了一种既能降低一次母线短路风险,又能减小对现有航天器设计方案影响的高阻接地改进方案,并对电气隔离关键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高阻接地方案对现有遥测遥控电路、热控电路等的电性能影响较小,能使现有航天器设计改动最小,便于高阻接地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木星系多目标探测轨道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木星系多目标探测任务,对木星及其卫星系统的探测目标及工程约束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种候选轨道设计方案,以实现对木星极区、木星表面精细结构以及木星伽利略卫星的探测。利用改进的协作进化算法对木星系内引力辅助转移轨道进行了设计与优化,最终得到3种轨道方案的总速度增量分别为3.47km/s、2.95km/s和2.48km/s,其中:方案一能够满足所有探测目标,方案二具有更低的辐射总剂量,方案三能够实现对木星极区及伽利略卫星的多次飞掠探测。上述3种候选轨道设计方案可为未来我国首次木星系探测任务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微小卫星星务计算机系统的容错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小卫星系统是一个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系统,需要由具有容错能力的星载计算机来控制。针对微小卫星重量、体积、功耗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微小卫星的星务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方案,设计中采用双模冗余方案搭建系统的容错结构,并根据卫星的运行要求提出了适用于微小卫星的温备份方式容错控制策略,介绍了一些用于支持温备份方式容错控制策略的关键技术。通过分析在微小卫星设计中的适用情况,温备份策略从硬件开销和时间开销两个方面都有利于卫星的设计。在立体测绘微小卫星“试验卫星一号”的星务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表明,提出的可靠性设计方案能够提高小卫星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实时性。  相似文献   

17.
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可变波束形成网络的国外技术现状和发展;通过对国外两种方案的介绍,提出了我们的设计方案;最后介绍了波束形成网络中的关键部件——可变功分器的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巡航导弹可折叠弹翼支架中传动链的结构特点,通过分析产生双弹翼展开不完全同步的客观因素,指出现有结构的不足之处,提出能够保证双弹翼同步展开到位的全新改进方案。详细介绍新设计方案的工作原理和实施新方案应注意的具体措施,并提出在新产品的方案设计阶段,从技术经济学的观点出发,实现结构设计与现有工艺水平互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基于资源动态重组的Ka频段测控设备特点,提出一种测控运控一体化设计方案。硬件方面,方案结合测控和运控系统的硬件特点,进行资源整合设计,有效减少了硬件资源冗余,大大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软件方面,方案在虚拟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监控终端软件化,同时给出了两种监控终端设备优化方案,为实现测控装备的通用化和标准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星载行波管电源的热设计及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一种国产的、用于星上行波管电源所存在的热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影响设备内部温度水平的关键因素,基于机、电、热一体化的思想提出了热设计方案,并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方案进行了热分析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