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行波管是卫星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功率放大器,必须具有较长的工作寿命。空间行波管的寿命主要受阴极寿命的制约,因此为了保证空间行波管的长期在轨工作,需要开展大量的阴极寿命试验研究,并对阴极寿命进行预测。共投入50支电子枪进行寿命试验,累计进行寿命试验1823080h,最长单管寿命试验时间65411h。基于寿命过程中的逸出功变化,建立了空间行波管阴极寿命预测模型。预测空间行波管阴极在960℃b(℃b为亮度温度)支取1A/cm2发射电流密度时寿命超过43年;在980℃b支取1A/cm2时寿命超过22年;在1000℃b支取1A/cm2时寿命超过15年。预测结果表明,空间行波管阴极可以满足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的长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2.
日本从1985年开始研制第二代实用广播卫星-3 A 和3 B,预定1988年用 H-1火箭发射。为了消除第一颖实验广播卫星 BS-1上出现的行波管故障(系美国休斯公司制造)和1984年2月第一颗实用广播卫星BS-2 A 发生的故障(三个行波管是法国汤姆逊无线电公司制造的)的情况,宇宙开发事业团就委托芝浦和日本电气公司研制自己的行波管,现已研制成功。行波管功率为150—200瓦,寿命7年。宇宙开发事业团宣  相似文献   

3.
<正> 行波管放大器是通信、广播卫星的关键部件。大功率行波管放大器的可靠性是整个直接广播卫星领域的中心课题。国外在行波管研制、行波管电源研制、行波管寿命试验和失效机理研究方面已经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另一方面,对于卫星上行波管放大器冗余方案的设计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法国于1988年10月28日和1990年7月24日将直播卫星TDF-1和TDF-2送入轨道,每颗卫星寿命9年,可直播5路电视。 1989年8月,TDF-1卫星上的一个行波管(汤姆逊公司制造)(1频道),因姿控推力器的燃料泄漏,离子化的燃气引起电路短路,使该行波管不能工作,由地面指令切换到备份行波管,代替该行波管。 1990年7月18日,TDF-1卫星又有一行波管(AEG公司制造) (17频道)的电流突然增加,行波管工作不稳定。由于是母线电路故障,8月6日,地面指令切断该行波管电路。此时TDF-1卫星已无备份行波管,只得将17频道的电视广播切换到TDF-2  相似文献   

5.
法国从1977年就开始研制直播卫星上使用的行波管和速调管,例如,18千兆赫馈线上行链路的 TH2445型速调管(1.5千瓦)和 TH3694型(450瓦)行波管以及11.7~12.5千兆赫和12.1~12.7千兆赫的TH3619型和 TH3619A 型200~230瓦卫星行波管。TH3619型和 TH3619A 型行波管在设计上选择了最佳性能,因此管子的寿命长、功率高、重量轻、性能可靠、功耗最小,电子束能量的散耗合理(避免卫星温度升  相似文献   

6.
20年来世界各国发射的各类通信卫星,绝大多数均采用行波管。但近几年来,美国已经和将要在某些军用通信卫星和国内通信卫星上采用固态功率放大器(参见本刊第二期《西方各国通信卫星上采用的行波管》一文)。和行波管相比,固态微波器件的低压工作特性,及其长寿命高可靠性等优点,增强了它在卫星上应用的优势。随着效率的提高和功率合成技术的发展,固态微波功率器件将会在某些频段上得到广泛应用。国外有人认为,20千兆赫以下中小功率(10瓦以下)的固态微波器件很有可能逐步代替星上行波管。至于固态微波器件能否代替行波管,目前国外尚有争论。本期选译的一组文章试图从不同侧面反映它们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外总结的经验,下面10种技术途径将对延长未来卫星的工作寿命大有裨益: 1.固态功率放大器(SSPA) 美国休斯公司指出:固态功率放大器本身的可靠性就比行波管高,而且可以省去许多备用电源的重量。目前在轨道上工作的约200个固态功率放大器中,只有二三个出了故障,而且都靠备份件恢复了工作,而行波管放大器却有大量的故障记录。在即将使用的国际通信卫星-7和美  相似文献   

8.
从1960年开始,美国休斯公司研制行波管已有26年的历史了。26年来,该公司所研制的行波管不但为国内通信广播卫星所需要,而且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所采用。该公司最初研制的2.5W,2GHz 的行波管(型号为314H)曾成功地用于美国最早的通信卫星——“辛康”卫星,从而证明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用于空间通信的可行性。从那时以来,行波管的功率和频率不断增加。所研制的第一批 K 频段行波管用于应用技术卫星(ATS-6),这颗卫星1974  相似文献   

9.
法国汤姆逊 CSF 公司电子管局研制出了一种新型“中功率”(30—100瓦)的空间行波管,从而使星载行波管系列更加完整。因为到目前为止,已有用于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或科学研究卫星的低功率行波管(30瓦以下)和用于直接广播卫星的高功率行波管(100瓦以上),但还未有中功率行波管。汤姆逊公司的20-30GHz 行波管装备了欧洲通信卫星 OTS 和 ECS、  相似文献   

10.
由于1985年2月发射的第一颗实用广播卫星 BS-2A 上150瓦行波管发生故障,日本朝野和企业界纷纷表示对法国汤姆逊无线电公司不满,曾要求自己研制行波管,不再进口法国造的。但是,远水不解近渴,最近不得不又向法国汤姆逊无线电公司购买新的行波管,安装在第二颗实用广播卫星(BS-2B)上。卫星原拟85年8月发射,推迟到1986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63年2月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进入静止轨道以来。截至1980年底,18年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总共发射了134颗通信卫星。其中成功入轨的有109颗,因运载火箭故障而未能进入预定轨道的卫星有25颗(182个行波管)。在这134颗卫星中,采用行波管放大器的卫星有122颗(总共装有1070个行波管),全部采用固态放大器的卫星有12颗。18年中,安装行波管放大器的卫星有97颗或888个行波管进入轨道工作,但真正因行波符故障而停止工作的卫星却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12.
6月19日阿里安将欧洲气象卫星-2和印度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同时送入转移轨道。27日印度宣布它的卫星已进入同步轨道。但两块太阳电池帆板中有一块未能展开。此卫星自77年开始研制,79年底结束,周期两年多。卫星上装有两台C波段转发器,600条话路;三轴稳定;起飞重量670公斤,轨道重量352公斤;最大输出功率241瓦;EIRP值为31.5分贝瓦。设计寿命两年。为研制此卫星向欧美各国采购的关键设备主要有:行波管(美)、太阳电池帆板(美)、帆板驱动机构(英)、蓄电池(法)、姿控用的动量轮(西德)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运行态智能电表难以实现可靠寿命准确预估的问题,基于广义多应力加速模型,利用加速退化的试验数据研究并确定了智能电表的寿命分布规律,首先通过分析环境应力与Weibull分布模型参数的关系,建立了新的基于对数线性回归模型的多应力退化模型;之后提出了对该新模型的参数校正的方法,实现了正常应力水平下寿命分布模型参数的求解,获得了正常应力水平下智能电表的可靠寿命及其剩余寿命的预测结果;最后设置了正常应力条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智能电表可靠寿命的综合评估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迟惑 《太空探索》2012,(10):18-21
迄今为止,人类发射到地球静止轨道上的通信卫星已经超过1300颗。当然,其中大多数已经报废了。报废的原因多种多样,譬如燃料耗尽,行波管放大器衰竭;有的卫星是被太阳风暴扫了一下,一命呜呼;也有的是因为发射前就存在缺陷,还没有达到设计寿命就失效了。不过在所有这些"死"卫星身上,有一种零件是轻易不会损坏的,那就是天线。一般来说,通信卫星的天线,  相似文献   

15.
日本第一颗实用广播卫星(BS-2A)自1984年2月入轨以后;工作极短时间,星上三台转发器中两台便发生了故障。为此,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及工业界均认为此故障归咎于法国汤姆逊无线电公司提供的行波管性能欠佳及美国GTE公司组装有问题。在一片不满声中,日本工业界要求自己研制行波管。然而时过半年之后,两台出故障的转发  相似文献   

16.
文章叙述了改进型通信卫星,即东方红Ⅱ号(甲)用行波管电源,它不用二次稳压,直接接太阳电池;详细地介绍了双绕组式储能电感的作用,它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还论述了残存气体和材料气化微粒对行波管放大器的危害,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得克萨斯仪器公司正在为美国空军研制一种“有源”的卫星天线。这种天线要论证的一项技术是在未来的通信卫星转发器中用固态器件取代行波管放大器。由于行波管放大器牵涉到可靠性、尺寸大小、重量、高压要求、复杂程度和成本费用等方面问题,所以这种替换技术的前途对卫星设计和工作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可靠性问题的重要性可以从下列实例中看出:由福特航空航天公司研制的国际通信卫星-V,星上共有27个工作行波管转发器,其备份行波管竞达16个之多。尽管如此,由于目前还没有在价格/性能关系方面显得更为有利的其它部件,所以行波管放大器长期以来一直在星载微波功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卫星互联网用空间行波管的非线性特性,本文使用行波管一维大信号模型,结合CST软件计算得到的行波管冷特性参数,基于MATLAB平台编写了数值计算程序。使用所编写的程序,以Ka波段和Q波段的两种空间行波管为模型,计算其调幅-调幅(AM-AM)和调幅-调相(AM-PM)的主特性,并同时计算了三阶交调失真(IMD3)和噪声功率比(NPR)。分析了输入功率的回退对这两种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并与矢量网络分析仪得到的实际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三阶交调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的误差在1dB以内。为高线性度行波管的设计提供模拟工具。  相似文献   

19.
解决了一个计算可靠性问题的特例。分析了消旋天线机构轴承历经10年寿命试验的可靠性问题。并给出了轴承在不同可靠寿命要求下的可靠度(对应不同置信度)。  相似文献   

20.
航空发动机关键件使用寿命监视系统设计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航空发动机寿命监视技术对监视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寿命消耗、剩余寿命和保证发动机在高性能水平下安全、可靠地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所设计的地面监视系统功能包括,对发动机飞行参数进行筛选并提取出影响低周疲劳寿命的循环数以及计算离心负荷、热负荷作用下的低周疲劳和蠕变寿命消耗,建立各关键件在低周/蠕变交互作用下的实际寿命消耗的计算模型.通过发动机使用寿命数据库对各监视零件的剩余寿命加以管理,为使用和维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