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Stanford-No C模型设计实现了采用虚拟通道技术和虫孔交换策略的片上网络路由器。为输入缓冲队列结构路由器采用XY路由算法和信约(credit-based)机制实现数据微片的流控制,其虚拟通道和开关分配采用分离式输入优先分配,round-robin仲裁机制解决资源竞争问题。基于该路由器建立了32位数据位宽的4×4 2D MESH结构No C模型。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片上网络占用资源少,最大工作频率为139 MHz,节点间最大吞吐率为4.46 Gbps。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解决二维超声速及高速声速流动问题。通过采用坐标交换技术,可以方便地将有限体积TVD格式应用到各种形状的流动问题中,各种典型算例的计算表明该方法数值计算稳定,捕捉激波分辩率高,能很好地模拟超声速和高速超声流动中激波反射及激波与边界层的干扰等各种复杂流动现象。湍流计算中采用BaldwinLomax湍流。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及理论解的对比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微尺度拉伐尔喷管冷态流场及其推进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微尺度超声速喷管的推进性能,采用无滑移的连续介质模型,对二维和三维微尺度拉伐尔喷管的冷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算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给出二维微喷管对几何结构和工作条件的要求,结果表明,在绝大部分工作条件下,20°扩张角是较好的外形设计选择;对三维和二维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给出二维微喷管对蚀刻深度的要求,结果表明,蚀刻深度和喷管喉部宽度的比值超过10时,微喷管具备很好的二维特性。  相似文献   

4.
高超声速进气道气动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坤  叶正寅  屈展 《推进技术》2016,37(12):2270-2277
为了研究气动弹性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基于模态方法对不同厚度的二维进气道薄壁结构进行气动弹性分析。首先,对DLR中GK01二维进气道实验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以此模型为研究对象,在时域内,对不同厚度的二维进气道薄壁结构进行气动弹性分析,其中二维进气道的模态数据从三维模态数据中提取。计算结果表明:(1)随薄壁结构厚度的增加,进气道的气动弹性特性由发散变为收敛,由于结构的固有频率比较接近,广义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历程表现出"拍"效应;(2)即使是较小幅度的振动,也会对进气道性能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对于本文模型,其流量系数、总压恢复系数和压升比的最大变化幅度分别达到14.34%,25.07%和110.37%。因此,设计进气道结构时,应考虑气动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实验研究层板结构冷却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温热风洞中,应用红外热像系统对三个具有真实燃气轮机尺度的层板结构进行了冷却特性实验研究.为了描述冲击、对流及导热的综合作用,采用数字图像信号运算技术,直接获得描述冷却前后层板高温表面二维温差分布.通过比较三种层板结构综合冷却效率,详细讨论了绕流柱数目及直径、气膜孔角度、主流雷诺数和努塞尔数对层板冷却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着陆状态时的阵风响应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该类飞行器质量轻、柔性大、降落时速度低的特点,基于 CFD/CSD松耦合分析法,利用网格速度法引入阵风载荷。以 1-cos阵风模型为基础,探讨了飞行器着陆状态遭遇二维阵风载荷时,其翼尖位移、扭转角、翼根所受结构整体弯矩以及升力系数的变化特性;并将二维阵风响应结果与一维阵风响应结果进行对比;获得了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着陆时,二维阵风沿飞行器翼展方向的变化对其结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路法在定量分析转子轴向通风孔尺寸对电机性能影响时表现出的狭隘性,以1台400 kW、6 000 V高压异步电动机为例,建立了场-路耦合的二维瞬态电磁场时步有限元模型,分别对不同的转子轴向通风孔尺寸拓扑结构下电机内的电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转子轴向通风孔尺寸及拓扑结构对电机内气隙磁密、损耗、径向电磁力等电磁特征量影响的演变规律。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转子轴向通风孔尺寸及拓扑结构对电机起动、运行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电机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为转子轴向通风孔尺寸及拓扑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帧中继网络的拥塞控制机制-输入速率控制机制,它采用漏桶算法(或令牌管理算法)调节从源节点到网络节点的数据流量。着重介绍了该输入速率控制机制的实现机制并作了性能分析。依据帧中继子网络的拓朴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给出了不同参数下的各项性能曲线。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高超声速进气道内激波干扰和流场结构,对一个二维进气道模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风洞流场中进行了实验(M_∞=5.0,Re_∞=7.5×10 ̄6m ̄(-1))。采用纹影方法,结合压力测量对进气道内流结构进行诊断,同时用Yee的TVD有限差分格式通过求解二维N─S方程对相应实验状态下的进气道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取得了较好的一致。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高超声速进气道内的激波─边界层干扰对进气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二维非结构网格上,构造了规范正交基作为测试函数,应用不同精度的间断伽辽金方法(DGM)数值求解二维Euler方程,其中数值通量项采用Lax-Friedrichs格式计算.通过对绕NACA0012翼型的跨音速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了该方法在捕捉间断解方面的特性;同时借鉴有限体积法(FVM)中的一些技术,对求解方案进行了优化.把间断伽辽金方法和有限体积法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认为前者能够更好地处理间断解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NIRGAM的片上网络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虫孔交换和虚拟通道技术的片上网络系统(NoC)能极大地降低传输延时,防止微片拥塞,增大网络吞吐率,从体系结构上解决了总线通信技术的瓶颈。片上网络的虚拟通道由多个缓冲区组成,其数目直接影响芯片的面积,必须通过仿真得到面积和缓冲区数目的平衡。使用NIRGAM仿真器对不同缓冲区数目的 2D Mesh片上网络进行了仿真,对其源代码中几个重要参数提出了修改建议,仿真结果表明,在本文配置的通信情况下缓冲区深度为4微片时NoC系统整体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蛀洞网络的容错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重新路由算法。与已知算法不同的是,该算法不需要虚拟信道,适用于任何网络拓扑结构和任意确定的路由策略,只要保证网络连通,也可适用于任意数目的故障信道。模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在网格结构下具有更好或类似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Adaptive per-hop routing in the intersatellite link (ISL) network of a packet-switched, nongeostationary satellite system is addressed. In particular, a traffic class dependent (TCD) routing is proposed with different optimization criteria for different traffic classes. Furthermore, for delay sensitive traffic, performance is enhanced by an exponential smoothing link-cost function, which reduces traffic load oscillations in the network.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procedures is evaluated in two different traffic scenarios using an appropriate simulation model  相似文献   

14.
针对网络实验室中难以实现与真实网络环境一致、需要进行网络流量模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TP协议的网络流量模拟方案。基于FTP协议特点和网络流量模拟需求,详细分析了网络流量模拟系统的架构、运行拓扑结构,设计了FTP流量的生成算法。通过实验证明,实现的模拟系统可以对模拟流量的发送速度和时长进行设定,而且可以随时进行更改,满足了虚拟网络流量的要求,为网络安全试验提供了模拟的网络测试环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综合航电系统的发展,1553B总线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光纤通道交换式网络作为新一代高性能网络通信协议被引入到航电系统中,其性能指标与整个航电系统的总体指标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解决系统消息实时发送的问题,研究了光纤通道交换网络实时条件下加权轮询调度算法的通信性能,利用随机Petri网对光纤通道交换网络的调度过程进行了建模,通过对模型的仿真和分析,得到了数据传输量及传输时限变化时系统网络负载、延迟时间、超时消息所占比例等重要性能指标,并分析了调度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证明光纤通道交换式网络具有高速稳定性,加权轮询调度算法能够满足消息传输的实时性、公平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two-layer low Earth orbiting (LEO) satellite network is proposed. Comparing with a single layer global network, not only the system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but also the number of satellites can be reduced. The main ideas include (1) to raise the altitude of the original global network, and (2) to add several satellites at lower altitude to form a regional network to serve calls from the areas of heavy traffic. In order to fully utilize the benefits of the two-layer network, additional functions such as adjustable beam and dynamic channel management are added. Call blocking rate is derived.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several interesting phenomena.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节点的优势来优化网络性能,混合SDN的流量工程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而路由优化是实现流量工程目标的重要策略之一.但是,当前混合SDN的流量工程中未考虑网络整体的负载均衡以及SDN节点的处理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目标路由优化算法——MCS(Minimum Cost Sum,最小化代价和),综合考虑整个网络的传输延迟与链路利用率,同时保证SDN节点的处理能力满足实际约束,最终实现全网综合性能的最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网络整体负载较轻,MCS与现有的SOTE(SDN/OSPF Traffic Engineering,软件定义网络/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流量工程)算法性能相近;而当网络负载加重时,MCS相比于SOTE,可将网络负载降低约9%,因此,MCS算法具有更高的优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一种基于准三元流动理论S2流面的逆命题方程, 研究了重气体离心压缩机三元叶轮的设计方法及提高性能的措施。对设计的两个三元叶轮模型级进行了实验测量, 获得了优良的性能曲线。还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叶轮出口动压分布, 分析了各部件的损失特性。   相似文献   

19.
Traffic class dependent routing in ISL network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work addresses traffic class dependent (TCD) routing, using different link-cost functions, in the intersatellite link (ISL) network of a nongeostationary packet-switche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Three different traffic classes are introduced, each with its particular optimisation criteria.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CD routing, in terms of average packet delay and average data throughput of a particular traffic class, is evaluated for homogeneous and nonhomogeneous traffic scenarios using a specifically developed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ISL network.  相似文献   

20.
重型货物空投系统过程仿真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货物空投系统仿真计算模型,包括货台在舱内和舱外全过程的运动特性、降落伞拉直和充气过程的轨迹特性计算等,提出了伞群模拟和多吊带系统分析的新方法。结合目前已有的降落伞性能计算模型和物伞系统运动模型,对重型货物空投全过程进行了完整计算,开发了空投过程三维动画仿真软件,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表明本模型能很好地满足应用的需要。分析了空投速度、伞包安装位置和牵引比等因素对空投过程的影响,指出了实际系统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