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构建我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林业肩负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的双重任务,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林业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对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通过金融改进与金融创新,林业金融支持理应成为推进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机制和基本途径。基于金融战略的视角,从林业资本形成、投资效率、金融运行乒个维度进行分析,梳理了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为林业金融支持的框架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对外石油依赖度将会日益提高。石油安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统筹考虑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安全战略:建立安全稳定的国家石油储备机制;展开积极的资源外交;加强海上防务,确保运输安全;立足国情,科学指导,开源节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选择河南省1978~2015年相关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利用VAR模型对河南省能源产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并不是造成能源产业发展失衡的原因,但失衡的能源供求状况却对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相当程度的不利影响。鉴于此,河南省能源产业发展要尊崇"节能优先、保障供需、优化结构、市场推动、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要求,一方面着力优化能源布局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构建经济、清洁、安全、稳定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构建中原经济区低碳节能发展的理念,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2009年,我国民航运输市场国进民退,相继发生民营航空停航、破产事件。如何构建我国的航空运输市场退出机制?这一点上,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市场退出机制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市场退出就是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以优胜劣汰的方式来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没有市场退出机制,市场就不可能实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及其机制构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资源共享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客观需要。高校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包括师资资源、优质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教学硬件设施资源、图书文献及电子信息资源等。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关键,是建立切实可行的共享机制。构建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必须对现有高校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进行相应配套改革,从而为教学资源共享的实施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本世纪头二十年,也是民航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为此民航总局制定了人才强业战略。这是呼应民航强国目标,破解制约瓶颈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7.
进入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民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国民航要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必须全面实施人才强业战略,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加强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逐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人力资源总量和质量与民航事业发展相适应,为实现民航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经济走廊的概念代表了促进跨边境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一种有效机制,目的是要帮助政府、多边机构与私营投资部门更好地与全球化产业价值链及其生产销售网络联系起来.发展中的经济走廊功能不断发生演变,影响因素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与运输、走廊经济空间扩展、生态环境与生活质量,等等.通过需求导向机制、服务导向机制与增值性跨境协同机制可以有效促进经济走廊功能的持续演变.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经济与社会全面、深度转轨的重要时期,也是突发公共事件高发和社会风险加剧的特殊时期,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形势还将在短期内进一步演化.目前我国公共安全保障基础相对薄弱,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凸显,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出发,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政府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维护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框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公共治理结构,努力提高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低空空域资源一直是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制约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构建低空空域资源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影响低空资源的军/民航各项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以江苏省为例,深入分析该省低空可利用资源的现状,总结各地区实际情况和大量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各项因素对该地区的影响值;最后得出低空空域资源可用性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低空空域资源,所得结果是科学且有效的,可为我国低空空域资源合理利用以及通用航空活动空域申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现状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各国都积极探索节约资源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应运而生.对于我国而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和必要出路.文章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指出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部崛起的国际瓶颈、后发优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较,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区域外生产要素流入方面,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外资企业的数量来看,中部地区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个数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偏低。虽然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目前处于后发状态,但从整个国际环境来看,它仍有区位、资源和软环境等比较优势。因此,中部崛起作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不但要加入国内经济循环,更应该把握住国际产业升级的动向,抓住当前制造业由世界向中国、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时机,大力发展和挖掘自己的优势,抢占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业制高点,积极融入全球化以形成自己的后发优势,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腾飞,从而实现崛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各地产业结构的促同化趋势有强化之势,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地政府争资源、要政策是形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因素。政府职能定位偏差与区域经济发展内涵混乱是造成这个局面的直接原因。重新强调政府职能转变、廓清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在十二五期间仍是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14.
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落后观念、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管理体制带来的弊端,我国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自然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下降、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突出、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增长过快、总体素质较低等问题。因此,中部各省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行绿色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社会性管制在1995年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社会性管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这些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在积极推进社会性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管制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航业迅速发展,空域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科学合理地评估空域容量是解决空中交通流量瓶颈的关键,同时也为制定流量管理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由于我国体制的特殊性,军航活动一直是我国空域资源限制的重要因素。研究并详细分析军航活动对扇区容量损失作用的机理,定量地评估军航活动对扇区容量的影响,建立军航活动影响下的扇区动态容量评估模型,结论表明模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技能型人力资本。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一国或地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是影响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国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技能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和资源。因此,完善技能型人才评价机制,建设技能型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强企业、社会、学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从而增大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将是我国制造业成长壮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跨国创新系统:中国民航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使东道国有了更便捷的学习机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实现“赶上”或“替代”战略,需要更有效的创新理论与政策工具。民航业自身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的特点。中国民航运输企业需要建立和发展其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能力,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保持可持续发展及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传统事业单位运营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渐凸显.非营利组织作为事业单位管理方式改革的趋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立足于实际,对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的运营管理方式进行了描述对比,分析了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机制向非营利组织转变的必然性以及当前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现状与目标模式的差距,针对此问题,为事业单位管理机制向非营利组织的转化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