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氧树脂来固化聚氨酯涂料,可使涂层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耐蚀性,本文研究了涂料各组分对于涂料涂层性能的影响,拟定了最佳配方工艺,并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国产含氟乳液为基料,研究了辅料的种类和用量,涂料的组成及工艺参数对涂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能获得良好涂膜的NH-93型氟涂料的配方和成膜条件。  相似文献   

3.
根据电厂冷却塔内壁涂料防水防潮性能的特殊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工艺性,研制了一种高性能的苯乙烯-丙烯酸酯防水涂料,在研制过程中,根据苯-丙涂料的乳液聚合机理,优选了乳液聚合的单体和对应的乳化剂,引发剂等添加剂的配方以及合成路线,经过反复筛选,确定了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组分配方和合理的工艺路线,解决了涂料乳液聚合中新型高效助剂的关键技术,除用于电厂冷却内壁外,还可以广泛用于其他防水设备和设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新一代高分子材料———热塑性弹性体为基体材料,制备不同配方的铝合金化学铣切保护涂料。所进行的实验主要包括保护涂料的制备,自制保护涂料与国外铝合金化学铣切保护涂料的性能进行对比,即外观、粘度、固体含量、抗蚀性、浸蚀比、致密性、附着力和可剥性,并优化自行配制化铣保护涂料的配方。实验证明:研制的新一代铝合金化学铣切保护涂料基本达到美国同类产品的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5.
压力敏感涂料内流场测量系统及涂料校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压力敏感涂料(PSP)测量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测量技术,具有测压范围广,对流场干扰小的突出特点.着眼于流体机械内部流场压力测量,依托国内现有条件,自主建立了压力敏感涂料测量系统,并对国产涂料进行了校准实验和处理分析,检验了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对国产涂料的特性与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涂料配制、砂芯制作到微波加热固化,对涂层转移机理、涂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浇注试验表明,转移涂层砂型浇出的铸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与熔模铸造相当。  相似文献   

7.
压敏涂料技术是重要的风洞模型表面压力测量技术之一.作者介绍了压敏涂料的研制及该技术应用于风洞试验时的自动化试验图像采集技术、试验数据处理与修正技术及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给出了在飞机机翼、边条、前缘襟翼、副翼表面,压敏涂料技术与常规测压孔技术测量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涂料校准误差是温敏漆实验技术中的重要误差源。针对国产615/EP配方温敏漆实施校准实验,系统研究了校准过程中涉及的CCD曝光时间,图像平均幅数,噪点的强度、体积和数量,图像清晰度和模数转换位数等技术参数对校准精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噪点的强度、体积和数量对涂料校准精准度影响很大。在噪点数量少、强度弱的取图区域中,图像清晰度对校准精准度影响很小,单幅图像即可保证校准精准度的要求。为了获得较高的校准精准度,对于滨松ORCA-R2型CCD相机,建议采集图像灰度值大于相机满井值的32%,同时要求温敏漆风洞实验与校准实验中采集图像的位数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
La2O3对水玻璃型壳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玻璃石英壳涂料中加入稀土氧化物La2O3,研究La2O3对壳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2O3能显著提高型壳的高温强度,减挠度。壳型的残留强度提高较小,担对型壳的透气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压敏涂料(PSP)技术是飞行器风洞实验大面积定量测压和流动显示的重要工具。为了发展非定常流动压力测量和脉冲风洞中全局压力测量能力,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开发了快速响应压敏涂料技术,与中科院化学所共同合作开发的压敏涂料采用PtTFPP作为发光基团,稳定性较强,持续光照下发光强度衰减为1.5%/h。采用自主研制的静态标定设备在标定腔内测量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20mm×20mm涂料样片的表面发光强度来确定涂料的压力响应特性和Stern-Volmer公式,并设计制作了2套快响应时间动态标定设备,测得涂料典型响应时间在0.2ms。在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FD-03高超声速风洞中对平板圆柱装置进行了Ma=5的 PSP 试验,利用高速相机采集图像数据后,经过批量数据处理,采集频率为250Hz,得到了间隔时间4ms 的连续压力场数据。结合纹影图像和油流图对得到的PSP结果进行了分析,利用同时采集的测压孔数据对PSP 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快响应PSP技术可以更详细地显示流场结构,并能同时得到很好的定量压力数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频感应辅助激光熔覆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表面制备了MCrAlY涂层,与激光直接熔覆制备的MCrAlY涂层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扫描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能谱仪对涂层的微观形貌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频感应辅助的作用下,涂层的温度场发生了改变,温度梯度降低,涂层中的Al元素有充分的时间上浮,在涂层表面形成了大量的Al2O3陶瓷相,使得涂层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同时,涂层的横截面呈现网状结构,其主相仍以γ-NiCo相为主,而Y元素在黑色区域为富集形态,可以净化晶界,减少由晶界产生内应力,改善涂层的成型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镀方法制备了Zn/纳米CeO2复合镀层,分析了镀液中CeO2颗粒悬浮量、阴极电流密度和镀液温度等因素对复合镀层中纳米CeO2复合量和膜层质量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了各工艺参数。采用电化学方法和浸泡法研究了Zn/纳米Ce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相对于纯镀锌镀层,复合镀层晶粒细小,平整光滑,显微组织均匀、致密,并且镀层耐蚀性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13.
稀土钇提高离子镀TiN膜层与基体结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稀土钇不同含量时对离子镀TiN膜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影响.用扫描电镜,俄歇谱仪,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加入稀土钇的TiN膜层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加适量稀土钇后,TiN膜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大大提高。其微观机制是,加稀土钇后,膜层相组成发生变化,在膜-基之间形成一过渡层,塑性相(Ti相)增加,脆性相(Ti2N)减少,从而减小了膜-基界面间的应力。此外,结果还表明,稀土钇能明显提高镀膜过程中钛料蒸发率,使成膜速率增加,在相同镀膜时间内TiN膜层加厚。  相似文献   

14.
电沉积CeO2/Zn纳米复合涂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纳米氧化铈颗粒加入镀锌液中进行复电沉积制得纳米复合涂层。通过失重法,ICP,SEM和XRD方法探讨了纳米氧化铈颗粒对电沉积锌涂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电沉积条件下,纳米复合涂层的耐蚀性明显提高,而微米复合涂层的耐蚀性只稍有改善;纳米复合涂层中氧化铈的含量高于微米复合涂层中的氧化铈含量。纳米氧化铈颗粒改变了锌涂层的表面组织形貌和晶体结构,从而提高了涂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钨表面进行渗镍实验,并采用XRD,SEM,EDX等分析手段对渗镍试样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镍改性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无明显缺陷。改性层与基体表面之间存在明显的扩散层,扩散层中存在少量NiW和Ni4W中间相。利用划痕法研究了渗镍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持续加载100 N未发生改性层剥落现象。对钨表面双辉等离子渗镍改性层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辐射热转移理论对热基质平面涂层的光谱辐射进行厂分析,并给出了在限定厚度范围内,该涂层光谱辐射的一般方程。由此可以判定在不同基质上,当涂层达到热力学平衡时,其红外辐射是属于黑体辐射或选择性辐射体系。本文同时还讨论了涂层厚度、涂层材料及不同基质性质对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Poly(MMA-Co-AA-Co-HEMA)/Poly(BA-Co-HEMA)"核——壳"IPN型聚丙烯酸酯类水性涂料。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粘弹谱(DMA)等表征手段分析IPN聚合物的分子量、组成和力学阻尼性能,对BA/MMA(软核/硬壳)IPN结构的水溶胶和MMA/BA(硬壳/软壳)IPN结构水溶胶作了对比研究,后者极其不稳定故应选择前者。同时用旋转粘度计测定该IPN水溶胶和水性涂料的流变性能,IPN水溶胶为牛顿型流体,而IPN水性涂料为假塑性流体。IPN水性涂料具有触变性,并能满足施工要求。经检测,该涂膜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热障陶瓷梯度涂层材料的工艺及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材料梯度成分设计、制备工艺及性能检测方面介绍了氧乙炔火焰法制备Al2O3/Fe基热障陶瓷梯度涂层材料。与一般涂层相比,梯度涂层显示出更为优异的弯曲强度、结合强度、抗热冲击性、显微硬度分布及缓和热应力等性能。文中着重分析了成分梯度分布、热膨胀系数的平滑过渡及自发热金属的选用,是梯度涂层材料获得优异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采用IPG YLS-6000型 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在42CrMo合金表面制备Ni包WC涂层,研究激光功率对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涂层组织呈粗化趋势;且在激光功率的增大过程中,涂层中WC颗粒逐渐分解为Fe-C化合物,硬度逐渐减小;当激光功率为1 800 W时,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1 050 HV;Ni包WC涂层显著提高了基材的耐磨性,在同等磨损条件下,涂层的磨损量仅为基体试件的1/5,但激光功率对涂层磨损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新型AlTiN涂层钻头高效干式钻削40Cr的开发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40cr的高效干钻削,开发了含铝质量百分比分别为40%和55%的AlTiN涂层钻头.通过刀具耐用度、加工表面质量、刀具磨损、切削变形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不同含铝量的涂层对干钻削加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lTiN涂层钻头适合高效干钻削,并能保持良好的加工表面质量,特别是含铝量为55%的涂层,其耐用度在90 m/min的切削速度下是含铝40%涂层的1.3倍.试验还揭示了这两种涂层干钻削的磨损机理:两种AlTiN涂层都出现了氧化磨损,高含铝量的涂层在切削温度下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使刀具抗高温性增加并减少涂层剥落,最终以涂层塌陷形式失效;低含铝量涂层刀具以涂层剥落、微崩刃形式失效.同时高含铝量涂层改善了加工过程中的润滑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