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前言微波辐射在电磁波频谱中居于无线电和红外辐射之间,约300兆赫到300千兆赫频率范围。这个频段广泛地用于雷达和通讯。最近,微波也被用于对材料的评价。微波可以穿透非金属介电材料,它从界面或材料内部不连续处会反射和散射,利用这一点检测诸如脱粘、空洞、松孔、裂缝等缺陷。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为适应八十年代国际通信业务日益增长的需要,“国际通信卫星组织”自1976年开始研制第五代卫星——国际通信卫星-Ⅴ。国际通信卫星-Ⅴ采用了多点波束天线,两种圆极化隔离,6/4千兆赫频率复用以及新开辟了14/11千兆赫的频段等重要的新技术,从  相似文献   

3.
电信卫星系列的第一颗星电信-1A(Telecom-1A)已于1984年8月发射并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第二颗星电信-1B 于1985年5月8日发射,5月27日定点并开通工作。第三颗星电信-1C 预计于1986年7月发射。这三颗星构成法国全国卫星通信网,工作频段分别为6/4千兆胁、7/8千兆赫及14/12千兆赫。电信-1系列卫星系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阿里安运载火箭把卫星射入地球静止转移轨道(200/36000公里的大椭圆轨道)上。随后卫星经过一系列轨道和姿态机动,逐步完成定点。控制操作分为两部分,即定点操作和位置与姿态保持。  相似文献   

4.
当今雷达技术已进入了利用毫米波电磁频谱特性阶段。EW的ESM和ECM也随之发展起来,如同当年EW那样,很快地赶上了VHF,UHF和微波领域雷达技术的发展。很久以来,雷达一直在使用毫米波的低段,最近才扩展到中段。在雷达上应用,毫米波频段要优于微波和光电频段。当然与后两个频段相比,毫米波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性能,技术和应用上,毫米波雷达与微波雷达相比较,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5.
随着空中威胁的增长,陆基防空系统的研制者们要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来探测空中入侵者。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又重新对那些早已放弃的某些探测方法发生了兴趣。像米波雷达、厘米波和毫米波雷达,还有被动红外、声波和电子战系统等都可选择作为有效的探测器。 米波雷达 目前,一些国家正在再次探索波长在100~10米之间的米波雷达的潜在用途,这些雷达工作在高频带,频率范围在3~30兆赫之间。30年代研制的测距和测向系统都属于这种类型。然而,对米波雷达继续抱有兴趣的原因不仅在于这种雷达可以预警  相似文献   

6.
庞之浩 《航天》2012,(6):44-47
2012年4月26日5时47分,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成功发射了首颗国产雷达成像卫星——雷达成像卫星-1。卫星运行在高609千米、倾角97°的太阳同步轨道,设计寿命5年。卫星重约1858千克,其中自主研发的星载C频段合成孔径雷达等有效载荷质量约950千克,此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采用5种扫描模式和多种极化系统设计,分辨率为2米~50米、幅宽30千米~240千米。卫星能够穿透云雾,  相似文献   

7.
四、开路先锋"伽利略"卫星可提供10个右旋圆极化的导航信号和一个搜救信号。国际电联(ITU)规定:导航信号分别在分配的无线电卫星导航系统频段(1164~1215兆赫兹、1260~1300兆赫兹和1559~1591兆赫兹)内发射;搜救信号将在一个紧急服务预留频段(1544~1545兆赫兹)内广播。  相似文献   

8.
《上海航天》2014,31(6)
根据分析用VHF,X频段雷达分别对F-22飞机不同航线进行跟踪的仿真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坐标滤波的多雷达协同跟踪方法。给出多雷达协同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增加雷达资源需求的前提下,该方法可有效提高X频段雷达对强起伏隐身目标的跟踪距离,以及跟踪连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柯边 《航天电子对抗》2003,(3):F003-F003
美空军B 2轰炸机将安装一套新型有源电子扫描阵列 (AESA)雷达 ,以代替现装备的AN/APQ 1 81型雷达。该雷达工作在Ku波段。新型固态AESA雷达将比原来的无源系统功能更强。更换雷达的主要原因是 ,在现有雷达系统的工作频段中 ,军事用户属于次要用户 ,商业应用是主要用户。B 2雷达一旦工作 ,其干扰会无意影响到主要用户 (如卫星 )的工作。美商业部写信要求B 2雷达系统的工作频率改用国防部系统为主要用户的频段。据Northrop公司估计该安装项目将需要 9亿美元。B-2轰炸机将安装有源电扫阵列雷达@柯边…  相似文献   

10.
研究L频段双基地雷达在发射泛光波束、接收波束具有特定方向性情形下探测隐身目标F - 1 1 7A的效能问题。研究表明 ,对指定的L频段双基地雷达 ,探测并跟踪隐身目标是可能的 ,并存在一个折衷基线长度 ,这时在巡航高度上的探测范围是作为参考的单基地雷达的探测范围的 1 2倍以上 ,最大探测距离是 7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高频地波雷达(HF-GWRadar)作为探测超视距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海防武器系统中担当重要的角色。高频段电磁环境恶劣,近区雷电在这一频段激发的天电噪声对HF-GW雷达的正常工作构成了严重干扰。通过分析雷电在HF-GW雷达多普勒域表现的奇异性,本文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在多普勒域检测雷电干扰的方法和一种抑制雷电干扰的方案。现场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有效提高了HF-GW雷达抗雷电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频地波雷波抗雷电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频地波雷达(HF-GW Radar)作为探测超视距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海防武器系统中担当重要的角色。高频段电磁环境恶劣,近区雷电在这一频段激发的天电噪声对HF-GW雷达的正常工作构成了严重干扰。通过分析雷电在HF-GW雷达多普勒域表现的奇异性,本文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在多普勒域检测雷电干扰的方法和一种抑制雷电干扰的方案。现场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有效提高了HF-GW雷达抗雷电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微小卫星在雷达频段面临的宽带隐身问题,提出利用电磁超材料实现卫星隐身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电磁超材料雷达吸波体。其中多层结构超宽带吸波体利用高阻表面设计耦合型吸波结构,适用于微小卫星星体及太阳能电池阵背光面,工作频带覆盖S、C、X、Ku频段;透光型混合结构宽带吸波体利用高透光的氧化铟锡设计吸波结构,适用于卫星电池阵受光面,隐身频带覆盖X、Ku频段。样件及整星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电磁超材料构建的雷达吸波体可以实现超宽频带电磁波的有效吸收。将该材料应用于微小卫星的设计中,可以达到卫星整星RCS缩减的目的。该材料不论是机械强度、密度、透光性,还是抗原子氧剥蚀能力都具备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机载火控雷达由于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往往具有雷达领域最高技术水平。本文扼要阐述世纪之交机载火控雷达的工作频段、各种工作体制和各种系统技术。机载火控雷达是整个武器系统的航空电子系统中最复杂的设备,本文对该系统的设计做一概略的介绍,内容包括要求的确定、战术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系统概略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15.
提要白沙导弹靶场遥测跟踪系统由十台自动跟踪器和四台人工操纵的跟踪器所组成。这些跟踪器工作在1435~1540兆赫和2200~2300兆赫的频率范围内。两个遥测搜索系统(TAS)使用24英尺的抛物面天线,安置在固定的阵地上。一个6英尺的抛物面天线系统原来是活动式的,现已改装成固定阵地系统。七个可移动遥测搜索系统(TTAS)使用8英尺的抛物面天线,可以安放在靶场内或靶场外,与一个活动式的微波中继站一起来保证靶场试验。这七个可移动遥测搜索系统中的射频分系统已经小型化并与馈电组件组装到一起,大大提高了自动跟踪的可靠性。由于白沙导弹靶场内两个机构的共同努力,这七个可移动遥测搜索系统和两个遥测搜索系统的数字式随动跟踪能力已有提高。跟踪系统接口装置(TSI)的硬件和软件都是由设在白沙导弹靶场的仪表管理局自行研制的。国家靶场管理局数据搜集科的遥测分部把TSI连接和安装到跟踪系统上。跟踪系统接口装置(TSI)使用了两台Z80微处理机,能够按下列两种模式之一转换雷达测量的数据。第一种模式要利用白沙导弹靶场的实时计算机组UNIVAC 1108将雷达测量的XYZ数据转换成表示阵地位置的方位和俯仰角数据。第二种模式工作时,遥测跟踪器能直接接收雷达XYZ数据,并自行完成坐标转换。TSI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测试模式,进行自检、伺服测试和系统准备状况的测试。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两用技术系统公司(Amphitech Systems)透露说,它计划在2010年之前开发出一种7千克级、能满足中型和大型UAV(无人机)、用于探测、感知与规避的雷达。雷达工作在Ku波段,在净空条件下可探测到7.5千米外正在逼近的航空器(雷达散射截面积为5平方米),这大约相当于有27秒左右的告警时间,  相似文献   

17.
1985年春末,美国空军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始试验一种新型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OTH-B)。OTH-B 是利用从电离层反射的雷达信号探测视距以外的目标,最初打算用这种系统探测轰炸机和空地导弹。1981年曾利用在缅因州的试验性雷达进行了探测超音速目标的试验。但 OTH-B 系统探测速度较慢的、尺寸较小的巡航导弹还不太可靠。空军的这种 OTH-B 系统的工作频率在5~28兆赫之间,要探测和跟踪巡航导弹大小的目标,高频工作时最有效。但是这种系统不能总是使用高频。在比较冷的条件下(夜间或冬天),电离层变薄,不能反射传输的信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机载侧视雷达的雷达方程,推导了真实孔径侧视雷达的距离分辨率和其他技术参数,给出了机载侧视雷达所采用的频段和天线的极化形式,论述了地质勘探的查看方向和俯角,阐述了地表粗糙度测量等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电子战支援措施(ESM)一般来说仅仅涉及到确定发射机的当时位置、识别目标和确定其特性,而与被截获信息的内容无关。ESM 的定义可以由图1清楚地说明。ESM 和雷达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雷达信号环境和雷达设计的变化,ESM也在变化。特别是雷达工作频率越来越高,雷达特性捷变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的信号密度环境这三个最重要的因素的影响,ESM系统的设计也有了很大进步。更高的频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研制和使用的雷达,其频率大都低于200兆赫。但在战争末期,某些已经部署或正在研制中的雷达却有高得多的工作频率。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20.
美国空军F-15C战斗机已装备先进的APG-63(V)2有源相控阵雷达进行值班飞行。该雷达可以 在很远的距离上发现小型目标,需要时可引导机载空-空导弹对其进行攻击。 1986年由雷声公司制造的APG-63(V)脉冲-多卜勒系统多模雷达,工作频率在I/J频段(8~ 20GHz)。在基准雷达APG-63(V)基础上,雷声公司开发了两种雷达(V)1和(V)2。(V)1是为F-15 设计的,采用机械扫描相控阵天线,接收机/发射机信/噪比高,发射机频带宽。工作模式包括边扫描边跟 踪,边扫描边测距,检测地面移动目标等。(V)2雷达的特点是有源电扫描相控阵天线,且具有引导机载 AM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