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网电一体战的作战目标是破坏和控制敌方的信息基础和战略命脉,摧毁和致瘫敌方的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分析了网电空间战的一般特点和军事特点,并结合网电攻击的案例分析了其对未来防空战争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作战空间由“地表维”和“垂直维”延伸至“网电维”,利用和控制网电空间将成为未来防空作战的主题,网电空间对抗成为提升未来防空作战能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柯边 《航天电子对抗》2001,(2):F003-F003
现代作战雷达 ,在作战中会遇到非常严峻的电磁环境以及敌目标针对雷达采取的各种反措施。雷达为了完成武器系统赋于的探测、跟踪和识别目标任务 ,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它们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 :表 1 雷达面临的电磁环境和采取的“四抗”措施目标的反雷达措施对雷达的作用和影响雷达“四抗”雷达告警接收机探测到威胁雷达信号 ,施放电子干扰失去或降低探测功能(失去或部分失去作战能力 )抗电子干扰用反雷达导弹 ,沿雷达波摧毁雷达被摧毁 (失去作战能力 ) 抗反辐射导弹目标本身采用隐身技术 作用距离下降 ,推迟或丧失探测能力 反隐身低…  相似文献   

3.
针对信息化战争作战形式的变化,研究移动目标打击从传感器到射手的作战过程,分析“打击链”在态势感知、指挥控制、武器协同、数据交链和安全防护等环节的任务功能.最后提炼移动目标“打击链”的关键技术,并对移动目标“打击链”总体技术、移动目标动态综合感知、天地一体异构数据交链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徐安德 《上海航天》1998,15(6):37-42
根据反舰导弹的摧毁概率,结合舰艇目标的易损性,综合研究了反舰导弹的作战效能。研究认为,反舰导弹的制导精度和战斗部的重量是影响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的两大因素。这两个因素会影响反舰导弹的摧毁概率,尤其对制导精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为提高反舰导弹的作战效能,必须发展先进的战斗部和制导技术。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发展一种新的防御武器系统,即所谓的“战区导弹防御”(TMD)武器系统。现在这种防御武器系统正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扩散,成为冷战后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为此,我们聘请了有关专家就某些问题作一简要解答。何谓“战区导弹防御”? 广义而言,“战区导弹防御”系指用于防御战区导弹攻击的各种手段与措施,包括“攻击作战”,即利用各种攻击武器或手段摧毁敌方的战区导弹发射平台,生产工厂或支援设施,使之失去发射战区导弹的能力;“主动防御”,即利用先进的防御武器拦截并摧毁敌方已经发射并正在空中飞行的战区导弹;“被动防御”,即通过加固、机动或隐蔽手段,保护将受到战区导弹攻击的目标,使之不受到破坏或减轻破坏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正3.美国海空军的威胁分析美国海空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了保持其军事优势,正在加速进行新军事变革。随着美国海空军新型装备的研制,美国海空军反舰作战的指导思想和作战手段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实施联合作战。"联合能力"是美军未来建设的重点,最终要实现部队的"无缝联合",进行一体化作战。二是实施远程打击。未来,美军空中力量要能在全天候条件下摧毁移动目标,并  相似文献   

7.
设在华盛顿的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 (CSBA)把电子战列为科索沃之战的“赢家”。这家独立的政策研究所在其《科索沃经验教训》报告中 ,列出的“赢家”有B - 2隐身轰炸机 ,“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 ,精确制导武器(PGM ) ,无人机 (UAV)和电子战 (EW ) ;“输家”有战术空军和地面部队。根据“沙漠风暴”作战的经验 ,专家们注意到美空军采取了“在冲突开始阶段先摧毁敌方的防空 ,使空中相对来说没有威胁”这一作战方针。然而这一套在南斯拉夫不灵了。防御一方使用了一种“游击战”形式 ,采取了不暴露和电磁静默方式 ,妨碍了北约摧毁…  相似文献   

8.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动能拦截弹研制与部署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地基拦截弹 地基拦截弹(GBI)是地基中段防御(GMD)系统的“武器”部分,是一种先进的动能杀伤防御武器,其任务是在地球大气层外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弹头并利用“直接碰撞”技术将其摧毁,即在大气层外(100km以上的高度)拦截来袭导弹。在GBI飞行过程中,作战管理指控系统通过飞行中拦截弹通信系统向其发送信息,修正来袭弹道导弹的方位信息,使得GBI弹上探测器系统能够识别指定的目标并进行寻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国防战略转型目标将决定美国空军电子战发展的走向 ,美国空军正在实施的电子战计划和开展的“电子战作战缺陷研究”都将围绕“战略转型目标”展开、为了提高美国空军全球作战能力 ,“利用美国的信息优势”增强作战平台的电子战独立作战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爱国者是为了对付在强电子干扰环境下的大规模空袭而设计的。这就要求该系统具有很高的发射速率、可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并且其雷达和处理机还要能跟踪所有潜在目标。实战所需的高速反应要求该系统高度自动化。防空系统一个关键的要求是防止系统饱和,否则就会被摧毁。 爱国者的火力单元的核心是一台机动式的作战管理车,即AN/MSQ-104作战控制站(ECS)。ECS内有两名操作员监控作战、制定作战方案及调整友军飞机的安全航线,操作员还  相似文献   

11.
战区导弹防御知识浅谈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发展一种新的防御武器系统,即所谓的“战区导弹防御”’(TMD)武器系统。现在这咱防御武器系统正在世界范围广为扩散,成为冷战后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为此。我们聘请了有关专家就某些问题作一简要解答。何谓“战区导弹防御”广义而言,“战区导弹防御”系指用于防御战区导弹攻击的各种手段与措施,包括“攻击作战”,即利用各种攻击武器或手段摧毁敌方的战区导弹发射平台、生产工厂或支援设施,使之失去发射战区导弹的能力;“主动防御”,即利用先进的防御武器拦截并摧毁敌方已经发射并正…  相似文献   

12.
季华益 《航天电子对抗》2011,27(6):26-28,40
对雷达与通信信号进行侦察、截获与分析是电子战的首要任务.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不仅电磁频谱拥挤、信号密集,而且辐射源工作体制复杂、信号形式多样,给信号侦察、截获与分析带来很大困难.在体系作战中,电子侦察是找"目标",只有发现目标,才能进行电磁攻击或摧毁之.介绍了舒特技术的实战应用,聚焦信号获取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电子信息系统及其网络在信息战争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必将成为战争中的首要攻击目标。这种攻击已不再局限于火力摧毁和电子干扰等传统手段,正逐步演变成为信息战争中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即赛博空间作战。赛博空间作战目前还不成熟,有些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有些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简要阐述美国赛博空间作战概念及其对赛博空间作战能力的要求,指出了赛博空间作战的作用和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远程巡航导弹突防对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具有精确打击特点的中远程巡航导弹是各国防御 /防空体系重点拦截和摧毁的目标 ,西方强国纷纷加大了在防御巡航导弹方面的投入 ,因此巡航导弹的突防对抗能力成为其能否完成作战使命的关键。从巡航导弹面临的战场环境威胁分析入手 ,指出了巡航导弹可采取的突防对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电磁脉冲武器对导弹阵地C3I系统的威胁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电磁脉冲武器是电子战领域的一种新的作战手段,与火力摧毁相比,其优越性在于它能同时对付远距离多个目标,并且能快速转换目标.然而,电磁脉冲武器的出现使导弹阵地面临着新的威胁,对导弹阵地C3I系统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根据电磁脉冲武器的特点,提出对导弹阵地C3I系统防护措施,以进一步保护整个导弹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16.
天基导弹预警系统及对其的攻击和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基导弹预警系统是航天军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航天作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分析了美国、前苏联和俄罗斯天基导弹预警系统的技术性能和工作过程。提出了摧毁和干扰天基导弹预警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在防空压制和摧毁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无人机在现代对敌防空压制和摧毁中的作用、作战实例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干扰精确制导导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及不久前的伊拉克战争中 ,精确制导导弹是美国远程空中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一些重大军事、通信目标进行了强有力的摧毁。美军的精确制导导弹发挥了重大作用 ,只要没有干扰 ,可实施对目标的“弹无虚发、百发百中”。因而研究如何对其实施有效干扰将对提高军事、通信等目标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其特点 ,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干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美国F-117A隐身战斗机一年前在入侵巴拿马时表现欠佳,但在这次对伊作战中以其精确的目标命中率而挽回了声誉.在一次攻击中,它用激光制导炸弹摧毁了巴格达的空军司令部.在大多数照射角上,F-117的雷达截面只有一只小鸟或一只大昆虫般大小.这使它能在很小的被探测风险和无被拦截风险的情况下突破敌方密集防御地带.  相似文献   

20.
MX导弹     
MX导弹是美国第三代洲际弹道导弹,它兼有摧毁硬目标的能力和高的生存能力。MX导弹目前处于全面工程研制阶段,预定1980年9月进行系统设计审查,1983年1月开始飞行试验,1986年中期开始部署。预期作战使用寿命至少20~3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