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舰导弹及其承载平台的高速发展,给水面舰艇对空防御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其具有快速灵活的反应能力、综合一体的整体作战实力。一体化防空反导,已成为水面舰艇对空防御作战的必然样式。针对对反舰导弹的防御,通过分析水面舰艇对空防御武备特点,提出了一体化防空反导的战术技术手段及作战策略。  相似文献   

2.
舰艇编队无源干扰作战使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无源干扰反导作战实际出发 ,探讨了编队条件下 ,无源箔条冲淡干扰、无源箔条质心干扰、烟幕弹干扰的作战使用问题 ,并提出电子战条件下 ,舰艇编队应有的队形。  相似文献   

3.
钱进  张金华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3):44-46,64
针对反舰导弹的来袭方位、作战海域的海况,如何确定干扰弹的发射方案和舰艇的规避机动方案是箔条质心干扰战术运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采用动态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箔条质心干扰的效果与反舰导弹威胁方向、干扰弹发射舷角、舰艇规避机动方向、作战海域的风速风向等要素的关系,得出了质心干扰时干扰弹发射和舰艇机动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质心干扰的作用过程以及质心干扰在对抗现代反舰导弹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质心干扰的一种改进方法 :利用箔条幕对电磁波的衰减特性遮挡目标舰 ,降低目标舰的雷达反射截面积 ,而利用散射型箔条云作为质心诱饵  相似文献   

5.
抗箔条质心干扰的一种实用差分算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无源箔条质心干扰是舰船在最后防御阶段对抗导弹攻击的有效手段。为提高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抗箔条能力 ,提出一种基于差分算子分析信号凸性、识别并判断目标位置的抗箔条质心干扰算法。经仿真干扰数据检验 ,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算法对目标位置的估计比较精确 ,且计算非常简单 ,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反舰导弹及舰艇的干扰、隐身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反舰导弹在现代海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人们对反舰导弹的飞行高度低、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作战效能倍加推崇 ,如何防御反舰导弹 ,已成为加强海防的重大课题受到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根据反舰导弹的制导体制 ,舰艇可采用舷外有源干扰、隐身等对抗反舰导弹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反舰导弹突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反舰导弹以飞行高度低、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作战效能而倍受人们推崇 ,如何防御反舰导弹 ,已受到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随着舰载反导拦截武器的发展 ,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大受挑战 ,为此 ,不断采用高新技术提高突防能力已成为反舰导弹攻防对抗的当务之急。分析了反舰导弹面临的威胁 ,重点讨论了反舰导弹弹载突防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导弹技术的发展,末制导方式已趋于多样化,这对传统质心干扰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新型反舰导弹的制导方式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传统质心干扰方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对多种制导方式进行干扰的双诱饵质心干扰方案.对此方案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其干扰空域和时域效能的数学模型,并对干扰效果进行了仿真和评估.  相似文献   

9.
质心干扰是水面舰艇对抗反舰导弹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了单舰质心干扰对编队的影响,提出了采用二次质心干扰提高编队条件下质心干扰效果的途径,通过仿真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反导作战杀伤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伤效果评估是反导作战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反导作战杀伤效果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反导作战杀伤效果评估与抗击气动目标作战杀伤效果评估的区别,界定了成功拦截的两方面含义,提出了反导杀伤效果评估的准则,建立了反导杀伤效果评估模型,给出了反导杀伤效果判断逻辑.该方法可为反导作战指挥决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面临的电子战环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舰导弹在实战中的命中率和威力已使各国加强了对舰船防御系统的研究,从而使反舰导弹的突防难度增大。舰载有源干扰对末制导雷达的威胁并不大,而箔条干扰、舷外假目标以及弹炮一体化系统却对反舰导弹形成极大威胁。因此反舰导弹除了应在战术、技术上使用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外,其末制导雷达应采用缩短开机时间、多参数大范围捷变技术使敌舰船防御系统难以截获雷达信号,或仅有很短的反应时间;采用信号识别技术区分真假目标;扩展雷  相似文献   

12.
<正>靶标作为作战定向目标特性的模拟器,是考核武器装备战绩指标、验证作战效能、提高部队训练水平的重要基础。反导系统试验所用的靶弹主要为弹道导弹,用于模拟来袭目标的物理特性、反射辐射特性、运动特性及干扰与对抗性能,并在试验过程中采集数据,为评估反导系统搜索、捕获、跟踪、攻击来袭目标的性能提供依据。美军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战略靶弹建设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拥有相对完善的靶弹管理体制,设立了多项投资计划与规划,其战略靶弹的种类、型号、性能和数量,在世界上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现有反导防御电子对抗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对抗反舰导弹的几种电子对抗方法,对未来海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质心干扰的基础上,提出关于"距拖干扰+箔条干扰"的复合型干扰模式。通过提前布放箔条陷阱,利用距离门拖引干扰技术,完善原有质心干扰的性能,并将其运用于多目标导弹来袭的态势中。通过运筹学中排队论等相关知识的推论、证明,验证了这种舰载反导策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舷外雷达有源诱饵的干扰机理,并对影响干扰效果的诱饵有效雷达截面积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从中找出了影响诱饵有效雷达截面积大小的因素,通过对其中诱饵有效辐射功率和诱饵距反舰导弹距离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舰艇使用舷外雷达有源诱饵防御反舰导弹时,在发射时机、布放位置和干扰方位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徐安德 《上海航天》1998,15(6):37-42
根据反舰导弹的摧毁概率,结合舰艇目标的易损性,综合研究了反舰导弹的作战效能。研究认为,反舰导弹的制导精度和战斗部的重量是影响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的两大因素。这两个因素会影响反舰导弹的摧毁概率,尤其对制导精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为提高反舰导弹的作战效能,必须发展先进的战斗部和制导技术。  相似文献   

17.
反舰导弹面临的电子对抗威胁环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舰艇和反舰导弹之争,实质上是作战双方电子战实力的较量。越来越完善的近程电子防御系统,正取得重大进展的早期攻击新体制——“协同交战能力”(CEC)系统和正在拟议中的“战区作战能力”新系统,都将使未来反舰导弹面临恶劣的电子战环境,反舰导弹平台将无法对舰艇实施近程攻击。因此21世纪的反舰导弹应具有远程——自寻的——隐蔽攻击目标的能力,这要求反舰导弹电子对抗能力必须上一个新台阶。采用具有极强抗干扰能力的主/被动雷达复合末制导体制的反舰导弹是实用而现实的,并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未来海战中 ,水面舰艇将面临性能更先进的反舰导弹的威胁 ,水面舰艇作为自身防御的平台 ,传统的舰载干扰手段已不能适应现代海战的需要 ,舷外干扰技术作为一种舰载有效的干扰方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介绍了舷外干扰技术的发展方向 ,并对某种舷外干扰的战术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质心式干扰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干扰效果评估准则,建立了舰艇对反舰导弹质心干扰效果模型,该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箔条、导弹、舰艇之间的动态关系,为舰艇进行快速机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仿真显示舰艇的准确机动能有效地提高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预警卫星对导弹主动段的探测功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警卫星对导弹的早期预警是反导防御系统有效作战的关键环节,是影响反导防御系统作战效能的重要因素.本文依据卫星预警探测功能仿真原理,结合导弹飞行仿真与卫星红外探测仿真,确定了导弹与预警卫星间的几何交互关系,并建立了预警卫星对导弹主动段的红外探测仿真模型.针对两种不同的突防弹道与预警卫星,对预警卫星探测概率及预警时间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计算预警卫星对主动段导弹的探测概率与预警时间,能满足导弹与预警卫星作战效能评估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