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庞丹 《中国航天》2014,(1):58-59
他们,是嫦娥三号探测器总体设计团队,他们曾先后托举嫦娥一号、嫦娥二号飞向月宫,将“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变成了现实,他们来自总体部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总体研究室。6年前,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年轻团队,又一次带着探索未知的渴望和誓攀科技高峰的决心,开始了让中国人的印记踏上月球的漫漫征程。6年后,他们蓄势待发,再一次用满怀的信心和火热的激情实现“嫦娥三姑娘”月宫起舞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樊晓利 《航天员》2014,(1):26-28
“黑色720秒”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彩虹的美在于它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在于它接近完美的弧度。嫦娥三号的美在于它能够在完美弧度的引领下,从远到近,与月宫真情相拥。嫦娥三号与月宫光鲜亮丽的“初吻”背后,写满了无数鲜为人知的辛苦。在月球表面成功软着陆是“嫦娥三号”此行的重中之重,虽然着陆点选在了较为平坦的虹湾地区,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但是最终会落在何处?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3.
中国“嫦娥”再度远行,奔赴那谜一样的月宫。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嫦娥三号不再是在月球上空远眺,而是要在那片广寒宫里安家。嫦娥三号长得什么样?为什么要远赴月宫,怎样奔赴月球新家,在一路上将遇到哪些困难,“嫦娥”奔月为哪般?等等,我们将向你撩开它的神秘面纱,为你一一揭开这些问号。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1):33-33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我国今年将实施16次航天发射,计划将“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等2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其中,由该集团公司抓总研制的“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将完成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首次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上述计划是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日前召开的2013年年度工作会上明确的。  相似文献   

5.
喻京川 《航天》2010,(9):63-63
“嫦娥一号”卫星 这两幅作品是描绘2007年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掠过月球背面时的情景。银河灿烂.星光耀眼,这瞬间的美景令人神往。今年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又要启程了,祝愿她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3,(6):F0002-F0002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6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15日,  相似文献   

7.
雪松 《航天员》2014,(1):36-38
“嫦娥”的三大科学任务 嫦娥三号探测器将进行三大科学任务,可以简单的用六个字来概括:测月、观地和巡天,其中,测月是嫦娥三号科学探测任务的重点。嫦娥三号的首要任务是对月球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进行探测,通过加深对着陆区月球地形和地质构造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推测这片区域是何时以及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14,(1):31-34
嫦娥成功奔月,几千年来的美丽神话,不再是梦想。嫦娥三号,无数航天科研人员为她日夜守候、为她翘首企盼,她,就是大家心中美丽的“三姑娘”。为了让美丽的“三姑娘”美丽健康,完美完成探月之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的科研工作者们,攻坚克难,实现了多项技术跨越,日以继夜地为她缝制“嫁衣”,并做好各项“体检”,让“三姑娘”不断成长、日臻完善,护送她启航。  相似文献   

9.
嫦娥奔月是流传干年、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如今,由这个神话故事演变而来的中华民族“奔月梦”正逐步实现。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开启了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崭新一步。神话中,嫦娥是吃了仙丹才飞到了月球,现实中,这枚“仙丹”就是由几代航天人铸就的航天高科技。作为重要的技术配套和保障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17家单位的30余项技术产品及软件测评服务,为嫦娥三号“落下去、分得开、看得见、走起来”的各阶段目标提供全程保障支撑,助力我国开启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0.
游本凤 《航天》2010,(4):4-4
在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为月球车选择最佳落脚点,需要卫星上的激光测距装置精确扫描地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近日传出消息,自主研制的激光高度计已顺利交付我国探月工程,并装备“嫦娥二号”卫星,计划今年晚些时候随星升空。借助这只“激光眼”,“嫦娥二号”将为落月卫星“嫦娥三号”的候选着陆区精细制图,确定月球车释放位置。  相似文献   

11.
张文雁  王晓晨  潘晨  紫晓 《航天》2013,(11):17-18
嫦娥二号从嫦娥一期工程的备份星到二期工程的先导星,从“替补”变“先锋”,从月球探测器到太阳系探测器,从距离地球38万千米外的月球,到150万千米远的日一地拉格朗日L2点,从700万千米外的小行星,到5000万千米的遥远深空,不到三年时间,嫦娥二号多次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此刻,在遥远的星际空间,嫦娥二号正奋力向前翱翔,将中国深空探测的臂膀伸向了遥远的星际空间。  相似文献   

12.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0,(3):125-126
我国将于10月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袁家军2010年5月6日,在中国航天基金颁奖大会暨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高峰论坛上透露,中国将于10月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向月球表面发射物体激起扬尘,以分析月球表面的土壤结构。这将是中国探月“三步走”计划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3.
易林 《航天》2014,(1):F0002-F0002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怀抱“玉兔”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研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将实现对月球的环绕探测。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是我国深空探测活动的开端,在我国航天史上将成为继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与近地卫星相比,嫦娥一号卫星面临更复杂的控制过程和环境,因此,嫦娥一号卫星必须突破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实现既定的任务目标。文章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的任务目标、主要技术方案和研制过程;概要性地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嫦娥二号卫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同时也是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试验星。那么,嫦娥二号卫星将在我国后续探月工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嫦娥一号卫星各项任务的顺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9月4日举行的首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上获悉,即将软着陆月面的“嫦娥三号”将携带多种“独门武器”,实现多项首次探测。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介绍,“嫦娥三号”着陆器上除了装配有各种照相机外,还携带了近紫外月基天文望远镜,将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月球上观测恒星、星系和宇宙。  相似文献   

17.
2007年2月7日,《航天员》《中国国家天文》两刊记者联合采访了中国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针对当前航天各国重新兴起的探月高潮、中国即将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等问题,请欧阳院士为我们做了详尽的解答。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的睿智,更看到了一位积极推动中国科普事业的楷模。他说:“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这项工作(嫦娥工程)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把它变成大家的一个思路,一次行动……”  相似文献   

18.
易林 《航天》2009,(9):10-13
继载人航天、嫦娥工程之后,在不久的将来,首个中国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将在更遥远的火星上空出现,中国将展开自己的火星探测活动。2009年10月,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搭载在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探测器上,由联盟号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绕月探测工程运行的步伐铿锵临近,集千宠于一身、凝聚着中华民族千年梦想和希望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即将离别地球,飞向距离我们38万千米外的月球,在绕月轨道上展开为期1年左右的对月探测活动。当然,这次“嫦娥”一号的出访并不是单兵作战,它将与身后的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一起组成绕月探测工程五大系统,既分工又合作地共同完成地球总部赋予的绕月探测任务,让这个距离地球38万千米的月球从此在世人的心目中不再遥远、神秘!  相似文献   

20.
USB与VLBI联合确定“嫦娥一号”卫星撞月点的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建峰  黄勇  胡小工  黄倩  李培佳  陈明 《宇航学报》2010,31(7):1724-1729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击月球,准确撞击位于月球“丰富海”的预定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