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计算机系统仿真方法 ,研究抽运光与信号光之间的相位漂移对在线放大器为相敏光放大器的动态孤子传输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 :抽运光与信号光之间的相位漂移将导致孤子脉冲幅度下降。当相位漂移在±π/3 2之间时 ,孤子稳定传输的距离和没有相移时相比差别不大。而当相位漂移超过±π/3 2时 ,经长距离传输后孤子幅度显著下降。相位漂移越大 ,孤子幅度下降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新颖的光导纤维动态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发送光纤束将光源的光传播到压力膜片,膜片内表面的反射光被接收光纤束收集并传播到光敏二极管。反射光强度与膜片的形状和膜片与光纤束端面之间的距离有关。在一定的压力围内,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压力成正比关系。 本文除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外,还具体介绍了补偿传感器噪声和漂移的新方法。 最后,介绍传感器的动态性能及其在航空发动机压力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新型的光纤传感器——反射式动栅光纤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是采用光纤作为传光元件,而敏感元件是一对等节距光栅,其中一块为定栅,一块为动栅,当两光栅位置发生变化时,其光通量随之变化,再经光电转换系统转换信号后以电信号输出的传感系统。该传感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测量位移、应变及其它物理量,尤其是在高温测量、连续变化量测量及实时监测等方面,更显示其优越性。文中给出了这种传感器的理论分析,并以测位移为例,给出了实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并具有一定的测试灵敏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光纤在通讯技术应用中进展已十分迅速,并且基本上达到了实用水平。然而,光纤在测量领域的应用则仅仅是开始。美国用光纤取代电缆在核环境下传输测量信号的情况,自1977年才有一些消息性的报导。国内也有一些单位对光纤传输在核测试方面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在核试验现场的测试中,测试信号一般要传输很长的距离才能到达记录仪器。核爆产生的强大的核电磁脉冲和上百安培的地电流浅漏,往往使大量的电缆传输的信号受到严重的干扰,甚至  相似文献   

5.
高动态频响传感器及作动机构是高性能控制系统FADEC的关键技术之一。开发了一种基于被动火焰自发光谱的内窥式光纤火焰传感器进行光学诊断,初步验证了光纤火焰传感器数据的燃烧过程感知价值。基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直连式超声速燃烧实验台,模拟了来流总温1475 K、总压1.68 MPa、马赫数5.6的发动机工作状态。在不同当量比和动量通量比条件下,使用新开发的内窥式光纤火焰传感器,测量了以CH*表征的燃烧释热率和以C2*/CH*表征的局部当量比。结果表明:内窥式光纤传感器可感知燃烧室释热率的时空演变特性;内窥式光纤传感器可感知频域燃烧振荡特性,实验表明燃烧过程可能存在展向的热声振荡现象;内窥式光纤传感器C2*/CH*光信号可感知局部当量比的时空演变特性,结合CH*光信号可应用于混合场与燃烧场关联性的研究;局部火焰质心位置的统计特征表征了剪切层稳焰模式和射流尾迹稳焰模式。  相似文献   

6.
长周期光纤光栅用于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长周期光纤光栅(Long-period fiber grating,LPFG)对应变和温度的敏感特性,用两只LPFG光栅测量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提出用一只自由状态的LPFG光栅作为实验光栅的温度补偿。实验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对试件本身的要求,且传感信号属于波长解调,不受光强波动及光纤损耗的影响。通过实验获得了对铝板的测量误差约为0.6%,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PFG光栅测量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光纤微位移传感器的设计过程及实验结果。该微位移传感器是采用普通单模光纤传输相干光,射到改进后的牛顿环上,由多模光纤接收两镜片反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从而确定镜片移动的距离,它的精度可达到10~(-7m)。本文利用该装置对硬铝的膨胀系数作了测定,证明了该装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南京航空学院研制成功的GGY-1型高温光纤压力传感器是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能测量高温气流压力的光导纤维传感器,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动态压力的测试,也可用来测量内燃机及压气机的高温气流动态压力。 该传感器通过光纤将膜片感受的压力信号转换成光强调制信号,并传递到硅光电池变换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多种场合的光纤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反射式结构,由热双金属片、连杆-活塞机构、光栅及光纤探头组成。温度变化引起热双金属片变形,通过连杆-活塞机构,使得光栅在竖直方向移动。光纤探头用来检测由于温度变化引起光栅移动产生的条纹数。通过光纤光缆可以将检测信号传输1km以上,系统的温度测量范围达到100℃,精度达±0.2℃。  相似文献   

10.
温度变化对振动信号传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温振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信号传输不稳定问题,建立了热电耦合模型,研究了高温环境对信号稳定传输所产生的影响.在相关热电磁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分析模型,电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与对流换热的共同作用,造成了传输线的温升.依据电信号-温度灵敏度变化关系,得出了外部环境的对流换热系数变化影响电信号传输的规律,建立了相应的误差公式估算输入与输出电信号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输入信号有效值越大,导体温升越大,输出与输入电信号间的偏离误差越大.并进一步确定了电信号稳定性传输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高温环境下结构测试的准确性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理想的单模光纤中,HE_(11)~z模和HE_(11)~y模简并,传播常数相等,各自独立传播。光纤受外场扰动将使两模式失简并,相互产生耦合,使光波的偏振态发生变化。本文应用模耦合理论和弹光方程,建立单模光纤中偏振态与扭转扰动之间的关系,并且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相符。 实验研究表明,利用单模光纤偏振态的调制特性,设计出一种新的光纤扭转角传感器是有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3×3光纤耦合器是实现干涉型光纤传感器信号银调的一个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具有灵敏度高,易于判向,测量范围大,便于全光纤第一系列优点,本文首先发析了3×3光纤耦合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3×3耦合器的马赫-泽德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系统,阐述了传感器的工作机理,指出了传感器信号的处理方法,在测量应变实验系统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构成方法,大量的实验表明,该实验系统工作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航空航天器在服役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物体撞击破坏,实现复合材料加筋结构撞击监测对于评估航空航天器结构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复合材料加筋筋条撞击位置辨识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加筋板板面撞击与筋条撞击两种情况下,板面和筋条上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撞击响应特性。选取筋条撞击光纤响应信号总能量作为特征量,构建了总能量与筋条撞击位置之间函数模型。根据此函数模型,实现加筋板面筋条撞击事件与撞击载荷位置的辨识,平均定位误差为0.3465cm。研究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实时性好、易于集成、无需大量样本、定位精度较高以及适合低采样率光纤光栅解调模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光纤声光相位调制器(OF—AOPM)的频率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OF—AOPM的调相原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调制频率远离氧化锌压电薄膜的半波谐振频率的时候,光相位的调制不仅依靠径向应力。同时还依靠轴向应力。通过同时考虑径向和轴向应力的变化,得出了OF—AOPM在整个频率域范围内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目的是对多径传输的最佳系统在相位非相干接收时的质量进行估价。在接收机对信道的参数测量为理想的情况下,对路径数目N=2(双径传轮)和N》1的两种情形进行了误差概率的计算。所得结果表明,双径传轮的效果不下于先将两条路径的信号的能量相加再作单径传输的效果;路径数目很多时,也有类似的结果。从而证实了最佳系统的确能充分利用每条路径传来的信号的信息;并且指出在给定的质量标准(误差概率)时,最佳系统所需的信号能量。 最后,还提出了最佳系统在航空通信中空对空通信系统的应用,指出了消除由于空对空多径传播干涉现象所形成的“喑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光纤测振的基本原理,推导了理想光脉冲信号的形状和探测几率,其结果可为光源、光纤和叶片之间的匹配提供依据,也可在信号采集和处理中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风力发电系统而言,结构服役期间的健康监测非常重要。由于布拉格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的中心波长随应变或温度呈线性变化,因此FBG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结构测试。本文提出了基于FBG传感器的风力叶片监测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沿着叶片长度方向粘贴5个FBG传感器进行应变测量。由于环境及测试噪声会掩盖结构真实信号,文中采用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滤去噪声信号。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当其中一根叶片出现损坏时,测量应变出现明显波动,给定工作条件下,旋转周期为1 s,而结构完好时的周期为0.3 s。因此,利用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系统进行应变测量,可以预测风力叶片系统的损坏。进一步研究表明,可以通过监测其中一根叶片,从而对整个风力发电系统进行故障预测。  相似文献   

18.
在截面积为7.2m~2,长为700m的地下原型坑道中进行了油气混合物的爆炸实验,实验中使用了加速油料挥发气化的雾化装置以及远距信号传输和采集系统。通过光电火焰传感器和压阻传感器测试爆炸过程中火焰和压力信号,得到了地下原型坑道中油气爆炸过程的基本参数,揭示了爆炸过程中组分、湍流对燃烧与压力波发展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光纤做传输介质具有频带宽、抗干扰能力强、信号衰减小等优点。但是用它来实现总线型本地网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利用光纤元件不易于实现CSMA/CD协议所要求的冲突检测和信号在总线上的双向传输。 本文介绍了实现光纤总线网络的简单可行的方法,叙述了光纤总线网的结构、网络、网络接口原理以及接口的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钢筋锈蚀的光纤光栅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光纤光栅应变中心波长会发生漂移的原理,探讨了一种新的光纤光栅腐蚀传感器.设计了布拉格光栅来监测在役钢筋的锈蚀,通过光纤光栅的应变来监测钢筋锈蚀过程.单独设置一根光纤光栅来测量温度引起的光栅应变.通过两根光纤光栅监测应变,可分离出钢筋由于锈蚀所引起的体积变化.这种光纤光栅锈蚀传感器通过监测光栅波长随钢筋锈蚀漂移直接测量钢筋锈蚀程度,而且不受锈蚀因素的影响,可用于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早期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