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三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暨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九届技术交流会定于2018年8月22日-25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本届交流会由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火箭军  相似文献   

2.
《推进技术》1994,15(6):9-9
航天第三信息网讨论航天与导弹动力装置的现状与任务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信息网第15届技术信息交流会于10月26日至29日在西安举行。26个单位的42名代表就“航天与导弹动力装置的现状与任务”进行了交流与讨论。议题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有一定深度,起到了...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8月23日,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九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三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在花都洛阳拉开帷幕,会议吸引了国内外空天动力领域400余位专家学者到会交流。本届交流会由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推进技术》编辑部、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航天化学动力技术重点实验室以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中国航天基金会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达成合作协议,大力支持《载人航天》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国航天基金会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于1995年3月1日正式成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个单位组成,集军队和地方航天企业为一体。经国家航天主管部门授权,中国航天基金会是我国航天领域对外募捐、接受捐赠、赞助的唯一合法组织,凡要求以中国航天名义进行命名、冠名的捐赠,由中国航天基金会统一归口管理。据此,中国航天基金会依法开展"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合作伙伴、赞助商、支持商"等冠名赞助许可工作,并依法拥有国家工商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定于2019年8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火箭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系、昆明理工大学、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中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使中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可以独立自主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仅两年之后,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经过五天的太空飞行顺利返回地面,着陆地点与预定目标仅相差1千米。这次“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在中国航天史上创造出多项“第一”:第  相似文献   

7.
王礼恒航天精神的化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奖项:终身奉献奖入围理由:将青春,更将全部心血熔铸在中国航天事业里,多年来领导和组织完成了多项重大航天工程的立项与实施,积极推进航天工程管理创新,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宇航材料工艺》荣获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四次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为了进一步提高航天科技期刊的质量和效益,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部于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总公司第四次科技期刊评比会,对37种总公司管理的刊物进行了认真评审,并于1994。年底在...  相似文献   

9.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7,26(2):F0002-F0002
七○四所(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始建于1957年。七○四所是航天系统遥测技术中心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航天及军工领域测控通信技术研究和成套产品研制的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空》2002,(12):17-21
作为航展期间的重头戏之一,2002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11月3日在珠海举行。来自中国航空工业第一和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与科工集团公司、中国民航总局、波音公司、空中客车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中外航空航天界政府高层官员及行业巨头近200人会聚珠海,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展开探讨与交流,共同研讨国际国内航空航天业的发展大计。本次论坛由国防科工委主办,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科工集团公司珠海市人民政府协办,国防科工委新闻宣传中心和《国际航空》杂志社承办。  相似文献   

11.
<正>为纪念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成立四十周年,推动空天推进技术创新发展,8月14日至17日,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40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在春城昆明市圆满召开。会议规模、会议影响力、报告质量、参会交流人数、展会规模均创历史新高。1979年,为适应空天推进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在聂荣臻元帅和张爱萍将军的倡导发起下,中国第一个空天推进技术领域学术组织——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应运而生。40年来,在业内院士和专家的支持与关怀下,航天三网在空天推进技术创新发展、学术交流等方面矢志不渝、精耕细作,已经发展成为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运行流程健全的综合性学术团体,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数字化及信息化制造是必然趋势,更是我国军工制造业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机遇。要从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发展的大局来筹划军工制造业的发展,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为我国军工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举措。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新型制造技术的结合,带动新产品研发、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新的企业间协作关系等,实现从以传统的工业化生产、管理为特征的模式向以集成化、信息  相似文献   

13.
《推进技术》1994,15(3):81-81
湖北红星化学研究所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湖北红星化学研究所是国家重点航天科研单位,承担各种航天工程用的含能材料的研究任务。自1965年创建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不仅拥有含能材料研制专门技术和队伍,还拥有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十三专业信息网 99131会议于 1999年 10月 12日~ 15日在西安市航天科苑召开。这是本世纪的最后一次交流会 ,本届交流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陕西非金属材料工艺研究所主办 ,来自航天系统 11个单位的 37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主题是“航天新材料‘九五’进展与‘十五’展望” ,陕西非金属材料工艺研究所副所长张炜和中国空间机电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济平分别主持了会议 ,陕西非金属材料工艺研究所所长张康助致开幕词 ,并对代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会议筹备期间共收到论文 5 5篇 ,经有关专家审稿 ,选用了 2 6…  相似文献   

15.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飞机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以全面采用数字化产品定义、数字化预装配、产品数据管理、并行工程和虚拟制造技术为主要标志,从根本上改变了飞机传统的设计与制造方式,大幅度地提高了飞机设计制造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受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的委托,第三十五届技术信息交流会拟定于2014年7月召开,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会议主题为:空天动力技术的发展一、征文范围1、未来航天及武器系统总体对动力技术的需求分析;2、临近空间、平流层等飞行器用推进系统;3、国内外推进技术领域新概念、新理论、新成果和新动态;4、高性能固体、液体及固液混合发动机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航天型号研制小样本、技术复杂程度高、难以达到成熟程度造成超支现象严重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成熟度(TRL)与支持向量机(SVM)的航天型号研制成本预测模型。采用该预测模型,一方面较好地解决了航天型号小样本问题;另一方面将技术成熟度参数引入成本预测模型,考虑技术状态对成本的影响。通过对某型号发动机研制成本进行预测,并与未引入技术成熟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进行对比,说明引入技术成熟度能使得航天型号研制成本预测精度更高,为实现航天型号研制成本管理和控制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器新型热控系统构建进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献文  李劲东  王玉莹  蒋凡 《航空学报》2019,40(7):22874-022874
热控是由工程热物理与航天技术相互促进发展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直接影响着航天器的总体设计水平。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对热控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已成为制约中国航天器设计水平的关键瓶颈技术之一。本文综合评述了中国航天器新型热控系统构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具体包括:针对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不同任务需求,构建出了相应的新型热控系统,开发出了以泵驱单相流体回路、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环路热管与水升华器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热控产品。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航天工程实际需求,指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际月球科研站(ILRS)项目论证工作的国际化协同需求,结合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与并行工程(CE)等工程方法,从数字化协同论证的业务流程出发,为国际性航天工程提供基于模型、架构驱动的数字化协同论证技术体系。本文论述了模型驱动的ILRS协同论证流程,形成了“方法-标准-模型-工具”融合的协同论证技术体系,覆盖使命任务定义与需求分析、概念架构定义与可行性论证、联合方案设计与综合评估等3个阶段、6个过程,从层次、专业、阶段3个维度定义了复杂航天系统的多领域全息模型,定义了面向ILRS多层级、多阶段需求的协同论证标准规范体系,构建ILRS协同论证环境并开展了应用实践,满足ILRS任务的规范性、开放性和并行协同要求,能够为深空探测或其他复杂航天工程的协同论证提供方法指导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自动钻铆技术在飞机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CAD/CAM、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飞机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以全面采用数字化产品定义、数字化预装配、产品数据管理、并行工程和虚拟制造技术为主要标志,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飞机设计与制造方式,大大地提高了飞机设计制造技术水平。自动数控钻铆技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