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闻:10月15日12时23分,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两颗北斗全球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同时,火箭还搭载了助推器伞降测控终端,以期完成助推器伞降落区控制技术研究第一阶段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3月30日21:52,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C/远征-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首颗"北斗"全球导航试验卫星,它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在此次发射中,首次使用了被称为"太空摆渡车"的远征-1上面级,它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可在太空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的轨道,从而提高火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也使长征-3A系列火箭正式迈入"3.0时代",即从能力形成、能力提升发展到能力拓展。  相似文献   

3.
用于卫星入轨段测控的箭载天基测控中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卫星入轨段关键遥测参数下传和遥控指令上传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用于卫星入轨段测控的中继系统,方案主要基于火箭现成天基测控终端和卫星现成测控设备。介绍了中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研究了天基测控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算法,设计了一种卫星遥测、遥控信号中继功能的地面测试系统。该箭载中继系统在快舟一号甲火箭上完成了两次飞行试验验证,两次飞行试验中继转发的卫星遥测数据完整,箭载卫星通信终端接收用户卫星遥测数据的载噪比大于20dB;地面测控中心接收天基遥测返向信号比特信噪比相对接收门限有3dB以上的余量。试验表明,该箭载天基测控中继系统通信链路余量充足,工作可靠,相比通过地面测控资源保障或卫星自身使用天基测控可节省一半以上成本。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嫦娥二号"卫星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将验证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100km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X频段测控、高精度对月成像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继测控终端小型化和高增益、宽波束天线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中国后续 中继卫星将具备S频段多址服务能力, 使得依靠中继卫星系统实现航天器飞行 测控和所有在轨卫星的日常管理成为可能. 通过分析中继测控支持中/低轨 道卫星在轨测控的能力、优势和基于中继测控实现卫星发射弹道优化策略, 提出了定向天线中继终端应急测控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中继卫星系统能够为航天器飞行任务从发射、入轨到在轨管理提供测控服务, 特别是基于多址 服务能力的中继卫星系统从数量上完全满足中国在轨卫星的测控需求, 测控效率和应急能力将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2015年3月30日21:52,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C/远征-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首颗“北斗”全球导航试验卫星,它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在此次发射中,首次使用了被称为“太空摆渡车”的远征-1上面级,它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可在太空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的轨道,从而提高火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也使长征-3A系列火箭正式迈入“3.0时代”,即从能力形成、能力提升发展到能力拓展。  相似文献   

7.
<正>3月30日21点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7颗卫星。31日凌晨3点34分,经过近6个小时的飞行,火箭上面级与卫星成功分离,将其直接送入工作轨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全年预计20次的宇航发射任务首战告捷。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副部长李尚福,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副总经理杨保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级顾问孙家栋等分别在发射现场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导发射。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2013年1月27日,太平洋上空十分热闹: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美国军方试射了"地基中段防御"导弹防御系统(GMD)拦截导弹;日本用H2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雷达"4号及一颗技术试验卫星。再加上此后三天韩国"罗老"号火箭第三次发射终于成功,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如箭在弦  相似文献   

9.
国内动态     
<正>长二丙火箭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8月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将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户为应急管理部和生态环境部。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与05卫星采取双星在轨组网运行模式,具备获取全球5米S波段雷达图像数据能力,为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0.
国内动态     
<正>长四丙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号A、B卫星2022年12月12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试验二十号A、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试验二十号A、B卫星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长四丙火箭是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执行一箭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3t。  相似文献   

11.
正2月1日15点2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第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标志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又迈出坚实一步。这颗卫星采用地球中圆轨道,是我国发射的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抓总,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共同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的第13次发射,是远征一号上面级的第3次飞行。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  相似文献   

12.
<正>首飞成功的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是专为发射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而研制的新构型火箭,由基础级和上面级组成,是长征三号甲"家族"中技术状态变化最大的一员,属于长征三号甲"家族"中的"新面孔"。这位新成员身高57.126米,在长征三号甲"家族"中个头最高。其"头部"被4.2米大直径的整流罩保护起来,内有卫星和上面级的组合体。此次采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8月31日7时41分,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并首次实现卫星与火箭之间数据传输。星箭分离后,火箭末级使用天基测控中继链路,为卫星提供了短时间的遥测服务。解读: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是一型主要为300千克级低轨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的通用型火箭。它是目前国内最快发射纪录保持者,其履约周期为4到6个月,进发射中心7天内  相似文献   

14.
卫星无线电测控的特点,变化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卫星无线电测控发展进程可知,由于早期卫星是在各国火箭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早期卫星的测控带有火箭测控的烙印。美国由于电子技术先进,较早发展了适合于卫星特点的测控;前苏联则由于技术和体制机制的原因持较长时间受火箭控的影响;中国实际上亦为如此。该文阐明了卫星测控的特点变化及发展趋势。认为测控系统在射频及视频的综合性是技术发展必然也是由卫星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研制部门的体制和业务项目的分工应适应的  相似文献   

15.
<正>7月25日20点2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经过约3.5小时飞行后,远征一号上面级将2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覆盖的建设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16.
国内动态     
<正>长征十一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十九号卫星3月15日,试验十九号卫星使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试验十九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领域。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7.
<正>201 5年中国的首次航天发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承载着"远征一号"上面级和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与以往不同,这颗北斗试验卫星并不是被送到大椭圆轨道后再利用自身的推进系统进行轨道圆化,而是由长征火箭将卫星/上面级组合体送入大椭圆轨道后,利用上面级的发动机直接将卫星送入最终运行轨道。常规的运载火箭可以将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也就是距离地面高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下的轨道。常规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中国航天成果丰硕,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工程、高分专项、探月工程三期等国家重大工程持续产出重大成果,新一批航天重大工程陆续启动或开展论证,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2022年堪称又一个“超级航天年”。火箭发射屡创纪录2022年1月17日,长征二号丁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试验十三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打响了中国航天发射开门红。这一年,中国航天发射持续刷新纪录,火箭综合运载能力不断提升,为各项航天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部轩 《太空探索》2023,(2):10-13
<正>2022年12月7日9时15分,快舟十一号固体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行云交通VDES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快舟火箭已初具型谱化格局,有力提升了低成本快速进入空间能力,对我国固体火箭航天运输系统快速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1月15日凌晨1点54分,10颗新一代铱星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这是去年9月1日"阿莫斯"6卫星事故后"猎鹰"火箭重整旗鼓的一次发射,火箭第一级也成功实现了海上回收。时至今日,"猎鹰"火箭的一级回收试验从屡战屡败发展到众人习以为常,一级火箭的反推垂直降落回收技术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