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郑丹 《国际太空》2023,(10):51-57
<正>1引言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立于2002年,仅用2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火箭发射入轨、火箭回收复用、载人航天发射、“星链”星座部署等里程碑式的成果,成为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商业航天公司。其像软件开发一般的强大的产品迭代能力,被称为“用写代码的方式开发火箭”[1]。SpaceX公司的成功不仅得力于美国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大力扶持,也源于其独特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至今,人类没有发射过专门的空间探测器去拜访天王星和海王星,只是美国旅行者-2探测器在1986年和1989年分别飞越天王星与海王星时进行了走马观花式的近距离顺路探测,以及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对它们进行了天文观测。  相似文献   

3.
<正>7月13日,俄罗斯和德国联合研制的光谱-RG(Spektr-RG)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这部X射线望远镜将飞向日地L2轨道开展为期6年半的天文观测,是俄罗斯空间望远镜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苏联/俄罗斯拥有强大的航天实力,载人航天领域的成就格外出色,而他们在空间天文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1989年,美国研制的,价值12亿美元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将进入太空,开始它历时15年的探测使命。哈勃望远镜能使用可见光、近紫外线/红外线(1200~11000埃)进行观测,能为理论宇宙学家、行星际专家等所有的天文学家提供极为丰富的数据。哈勃望远镜的发射将标志天文卫星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今后10年,人们将发射各种类型的自由飞行天文卫星,采用各种观测技术,探测宇宙中大量的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以及无线电波,因此天文科学将会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美国用德尔他-2火箭成功发射“γ射线大面积空间望远镜”(GLAST)。GLAST高为2.8m,直径为2.5m,发射质量为4277kg,运行在高550km、倾角为28.5°、周期为95min的圆轨道上。它是新一代γ射线天文探测卫星,其性能比在1991-1999年运行的“康普顿”γ射线观测台(CGRO)有很大  相似文献   

6.
刘洁  陈凯 《国际太空》2023,(5):23-29
<正>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球公布了共117次发射服务订单1,较2021年73次增加60.3%。其中,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LA)获得43次,较2021年12次增涨2.58倍,成为2022年获得发射服务订单最多的公司;阿里安航天公司(Arianespace)获得33次,其中包括22次阿里安-6(Ariane-6)、1次“织女星”(Vega)、10次织女星-C,较2021年的3次增涨10倍,是2022年发射服务签约数量增长幅度最大的公司;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获得16次,  相似文献   

7.
针对空间核反应堆电源中的热排散系统,新设计出“接触-导热”式热管辐射散热器结构,根据此散热器结构提出了“划分节点-分层耦合”的传热计算模型,计算了其辐射散热特性,并以JIMO(木星冰卫星轨道器)空间探测任务为背景,对散热系统整体进行了性能分析与对比。结论如下:为提升单块辐射板以及系统整体的散热性能,除可通过增加NaK78入口温度途径外,还可采用增大NaK78循环流量的方法;对于单块辐射板而言,散热面积固定情况下当NaK78流量由1 kg/s增加至10 kg/s,辐射板散热量可增大14.14%,而对于系统整体而言,散热量固定工况下当NaK78流量由1 kg/s增加至10 kg/s,所需辐射板总面积可减小67.73%;为提高系统循环流量,可采用“串-并联”相结合的辐射板连接方式实现;JIMO散热系统采用新型辐射板结构,散热总面积最大可减小59.06%,散热板总质量最大可减小4.24%,新型散热板结构具有一定的高效与轻质性。研究结果对空间堆电源系统热管式辐射散热器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丹 《太空探索》2006,(3):62-64,F0003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从此人类探索太阳的历史进入了空间望远镜时代,通过把望远镜送到太空,天文学家摆脱了地球大气的扭曲和屏蔽效应,可以在太空对太阳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达到可以预报“太空天气”的程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在实施一项具有跨世纪意义的“空间太阳望远镜”项目。这项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站首席科学家艾国祥院士领导的太空望远镜建造工程,在国际上尚无先例,已引起国际天文学界的关注。空间太阳望远镜是太阳天文学领域最大、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也将是下...  相似文献   

10.
NASA 负责空间科学及应用的副局长伯顿·埃德尔逊最近宣布:定于1986年发射的轨道天文观测器——空间望远镜改名为哈勃(Hubble)空间望远镜,以纪念1953年逝世的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  相似文献   

11.
2021年12月25日,备受关注的NASA旗舰级空间天文任务——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于美国东部时间当日早上07:20在法属圭亚那欧洲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踏上奔赴日地L2点的征程.作为NASA哈勃空间望远镜(HST)的继承者,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是人类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的空间望远镜,旨在寻找早期宇宙中首批星系并探索银河系以及系外行星系统.  相似文献   

12.
正哈勃空间望远镜(以下简称“哈勃”)和此前的空间望远镜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它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周期性地接受维护。当时考虑,是依托航天飞机,每两年半到三年接受一次维护和设备升级,不断地改进观测能力。这样,“哈勃”就可以不断引入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这种维护和升级任务称为“服务任务”,简称SM。“哈勃”的维修和维护,不但为天文界维持了一件重要的科学仪器,同样也为后续的在轨维修和维护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组  相似文献   

13.
徐菁 《太空探索》2007,(7):24-27
2008年7月阿里安-5火箭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升空,搭载欧洲空间局的2个先进的空间天文观测台——“赫歇尔”(Herschel)和“普朗克”(Planck)。这2颗天文卫星将考察人类以  相似文献   

14.
常用的元件破损在线监测方法受外在因素影响较大,以γ能谱中关键裂变产物核素比活度进行在线定量分析是一种可靠的元件破损监测方法。针对新型LaBr3(Ce)元件破损监测仪,设计了元件破损模拟实验,对逸出的裂变产物采用HPGe和LaBr3(Ce)探测器进行了对比测量。通过不同冷却时间γ能谱的核素分析,确定了135Xe,88Kr,138Xe,88Rb,138Cs等可作为LaBr3(Ce)元件破损γ能谱监测的关键核素。同时,制备了覆盖能量范围(250~2 400)keV,含60Co,137Cs,133Ba;241Am,152Eu;109Cd,88Y,57Co及24Na的4组放射性标准溶液,在建立的效率校准系统上,校准了LaBr3(Ce)在线监测仪的效率。在反应堆一次异常情况分析中,已校准的LaBr3(Ce)元件破损监测仪对关键核素的现场分析结果与HPGe的取样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效率校准结果准确,校准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5.
韩世杰 《国际太空》2001,(11):26-28
NASA将选择承包商制造“下一代空间望远镜” (NGST) ,并采用直径为 8m的反射镜及其他先进技术 ,以追溯宇宙的起源和时间的开始。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或 TRW/鲍尔宇航集团 ,将于 2 0 1 0年以前在 L-2 (拉格朗日点 )处部署 NGST。这是一个远离地球、可避免地球热影响的停泊点。直径为 8m的大型反射镜 ,可抓住比目前在地面上或太空中的 IR观察站可观测到的图像还要暗 4 0 0倍的图像。它必须折叠起来才能用宇宙神 - AS运载火箭发射 ,其平滑度可与“哈勃”空间望远镜上的反射镜相媲美。这台望远镜将采用比目前所生产的还要大的探测器 ,而…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2007,(4):58-59
20年前,天文学家目击了一次400年来最明亮的恒星爆发。这颗被称作SN 1987A的巨大超新星自1987年2月23日被发现之后就以超过太阳1亿倍的能量燃烧了几个月。在过去的20年里,哈勃空间望远镜以及其他大量地面,空间望远镜都在关注着SN 1987A。[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太空新航线     
欧洲下一代 红外空间望远镜更名 1800年12月12日,生于德国的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了红外线。200年后的这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们在一次研讨会上,把欧洲下一代红外天文望远镜更名为“赫歇尔空间观测台”。该望远镜原名为“远红外与和亚毫米波望远镜(FIRST)”。会议期间,天文学家们还重新确定了“赫歇尔”望远镜的任务,包括了解宇宙中各星系和恒星最初是如何形成的;与它的前任——欧洲“红外空间望远镜”一样,继续在宇宙的空隙中找水;研究海王星轨道外的凯珀带彗星及小行星类天体,等等。目前人  相似文献   

18.
模拟服役环境中航空导管连接件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航空导管连接件腐蚀试验系统,研究了航空镀镉45#钢导管连接件在模拟服役环境中的气密性、油压气密性以及应力腐蚀、表面腐蚀等性能.对该导管连接件在高温盐水溶液6%NaCl(90±5)℃浸泡与空气烘烤(60±5)℃循环200次条件下的表面腐蚀及应力腐蚀行为进行了评价;探讨了在模拟服役环境中,45#钢发生腐蚀的机理.10航空油不对镀镉45钢造成腐蚀.镀镉45#钢导管连接件在模拟服役环境中只是表面镀镉层发生腐蚀破坏,基体45#钢只发生轻微腐蚀,表明45钢导管连接件表面的镀镉磷化层可作为阳极性镀层而对基体金属进行保护.在最小屈服强度0.85的弯曲应力水平作用下,无应力腐蚀倾向.导管材料铝合金LF2-M与连接件45#钢在6%NaCl水溶液中只有很小的电偶腐蚀电流,平均电偶电流密度为0.185μA/cm2,证明该类导管及导管连接件能安全地进行偶接.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国外共发射7次深空探测任务,包括3次月球探测、1次木星系探测、1次科学观测、1次太阳探测和1次小行星探测任务。美国发射“赛琪”(Psyche)小行星探测器;欧洲发射“欧几里得”(Euclid)空间望远镜和“木星冰卫星探索者”(JUICE);俄罗斯发射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月球探测任务——月船-25(Luna-25),但着陆失败;印度成功发射月船-3(Chandrayaan-3)和阿迪蒂亚-L1(Aditya-L1)太阳探测器;日本成功发射“小型月球探测着陆器”(SLIM)。  相似文献   

20.
“天文-C”卫星继“天鹅”和“天马”两颗探测X线天文卫星之后,“天文-C”卫星装载了更高性能的X线望远镜,以研究银河系以外的X线天体。这架望远镜由宇宙科学研究所和英国的莱斯特大学共同研制,比“天马”卫星的望远镜口径几乎大一位数。“天文-C”卫星是一颗重400公斤的三轴稳定卫星。Exos_D探测卫星为了研究引起极光带电粒子的加速机理,这颗卫星装载电场、磁场、等离子波动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