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太空》2024,(1):4-9
<正>2023年12月29日,由空间瞭望智库、《国际太空》《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卫星应用》期刊联合组织的2023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邀请了业内知名院士、专家进行广泛投票。综合参考院士、专家的投票结果,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新闻。2023年,中国空间站运行安全高效、空间探索能力持续提升、商业航天发展势头迅猛,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月6日,由《国际太空》、《卫星应用》杂志和"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微信联合发起组织的2016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通过"国际太空"官方微信进行了公众投票,并组织了王希季、戚发轫、叶培建、范本尧等院士及其他数十位著名航天专家投票。综合参考公众和院士、专家投票结果,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航天新闻。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2月28日,由空间瞭望智库、《国际太空》和《卫星应用》杂志,以及"中国太空网"联合组织的2017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通过"中国太空网"官方微信进行了公众投票,并邀请了王希季、闵桂荣、戚发轫、叶培建等院士及其他数十位著名航天专家投票。综合参考院士、专家和公众的投票结果,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新闻。"天舟-1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中国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全面胜利"和"北斗-3双星首发成功,中国‘北  相似文献   

4.
辛纪 《国际太空》2016,(1):9-16
2016年1月18日,由《国际太空》、《卫星应用》杂志联合发起组织的2015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得到了龙乐豪、余梦伦、刘竹生、王希季、戚发轫、叶培建、范本尧、吴伟仁等院士及其他数十位著名航天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新社、《香港文汇报》、《环球时报》、《中国科学报》、《法制晚报》、《太空探索》、中国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环球网、中国太空网、北斗网、航天期刊网等媒体的资深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还得到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等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徐菁 《国际太空》2015,(1):7-12
<正>2015年1月7日,由《国际太空》、《卫星应用》杂志发起组织的2014年全球航天十大新闻和中国航天十大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得到了戚发轫、叶培建、范本尧、龙乐豪等院士及数十位航天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参与。来自新华社、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环球时报、京华时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中国网、人民网、环球网、新浪网、腾讯网、太空探索、北斗网、航天期刊网等媒体从事科技报道的资深记者参加了发布会,同时,发布会还得到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中国通信学会、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美国《空间新闻》周刊(SpaceNews)评选出了2011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航天人物。获此殊荣的十位人物均在最近一年内为人类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或对全球航天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空间新闻》周刊年度十大航天人物评选并没有正式的选择标准,也并非航天人物排名,因此部分人物完全可以凭借其身份或地位,无可非议地一直蝉联这一殊荣,如2009年和2010年均双双入选十大航天人  相似文献   

7.
《国外空间动态》编辑部、《中国航天》编辑部、《中国航空航天报》社和中国长城工业公司,联合约请国内著名航天专家评选出了以下1992年世界航天十大新闻:  相似文献   

8.
<正>1月19日,201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揭晓。在十大新闻中,航天占据三席,分别为: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发布;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暨  相似文献   

9.
《国外空间动态》编辑部、《中国航天》编辑部、《中国航空航天报》社,联合约请了国内14位航天专家评选出1991年的以下世界航天十大新闻。  相似文献   

10.
1997年世界十大航天科技新闻评选揭晓□□由《中国航天报》社和康惠(惠州)电子实业有限公司,邀请数十位国内知名航天专家,评选的“康力彩电杯”1997年世界十大航天科技新闻,于1998年1月8日揭晓。它们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如下:1)美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11.
1990年12月,本刊编辑部、中国航空航天报社和《中国航天》杂志编辑部联合邀请了我国部分航天专家评选出199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闻。这十大新闻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1.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创航天飞机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  相似文献   

12.
2021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排序) 1 全球火星探测热潮持续,中国一次实现火星"绕、着、巡" 2021年2月,中国天问一号、美国"火星2020"以及阿联酋"希望"探测器成功抵达火星.  相似文献   

13.
2000年4月23日,在庆祝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30周年的前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21位两院院士评选出了中国航天在 空间科技方面的20世纪十大新闻事件。这十大事件是我国航天空间事业的30多年发展的缩影,记载了中国航天铸造世纪辉煌的壮丽凯歌。  相似文献   

14.
美国《空间新闻》(Space News)周刊每年都会推出一期专题,介绍该刊评选出的航天领域年度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需要说明的是,《空间新闻》周刊2012年度专题与往年相比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专题评选范围不再仅局限于个人,而是扩大到了航天领域相关团队和组织。此外,还取消了评选范围的时间和数量限制,从而避免了让人们误以为该专题是一项航天领域的年度排名。  相似文献   

15.
2016年,俄罗斯航天发射虽有一些亮点,但也经受了惨败,并且从发射次数来说,从1999年开始至2016年底,首次落后于美国和中国.以下是俄新社梳理的2016年俄罗斯十大航天新闻.  相似文献   

16.
<正>"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到岁末年初,各国都热衷于评选各种年度要闻,这是俄罗斯人评选出的2009年十大航天要闻,并发布在"航天百科全书"网站上。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于11月11日至16日在珠海举办(简称珠海航展),中国航天近年来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领域的300余项最新成果,将在珠海航展得到充分展示。据悉,本届航展的室内外展览面积,展览净面积、参展飞机数量、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9月26日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会展中心(北京航天城)召开了第三届航天工程和高性能材料需求与应用技术交流会。此次会议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南大学共同组织。大会由会议执行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刘石泉副总经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黄伯云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杜善义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航天简讯     
中国首次披露探月计划 □□5月18日,在中华世纪坛报告厅,神舟-3飞船副总设计师王壮、郑松辉和中国科学院欧阳自远院士,作了一场“神舟-3飞船与我国探月计划”的主题讲座。他们透露,我国将力争在2005年以前实现载人航天,2010年前完成第1次探月。 王壮表示,这次神舟-3飞  相似文献   

20.
《深空探测学报》2015,2(1):94-96
<正>2015年1月24日,《深空探测学报》(下简称《深》)第一届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召开。编委会首席顾问栾恩杰院士,顾问张履谦院士、杜善义院士,编委会主任、期刊主编、国家探月工程总师吴伟仁研究员,以及特邀嘉宾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刘继忠主任、唐玉华部长,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张晓敏副总经理等专家到会。《深空探测学报》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树兴教授,常务副主编、北京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