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MCM(多芯片模块)向SiP(封装内系统)发展的过程,依托系统集成技术和微电子封装技术,阐述MCM/SiP技术在宇航产品及武器装备计算机研制中的应用与发展,并分析了系统级封装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重型多轴汽车上采用电控转向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低速行驶的机动性和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本文介绍了重型多轴汽车电控转向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特点,提出了国内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源红外模拟器的导弹抗干扰仿真与评估技术可用于红外制导导弹抗干扰性能的研制、试验和性能评定,是红外制导导弹抗干扰性能研制的必要手段。介绍了基于多源红外模拟器的导弹抗干扰仿真与评估系统组成,并对其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射频综合一体化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了能够充分满足新时代发展下多功能综合作战需求,需要优化多功能射频综合技术的硬件构架,扩展相关功能、提升集成度,促进该项技术的快速发展。首先提出了多功能射频综合一体化系统构架,梳理出超宽带阵列技术、同时收发技术和一体化波形技术等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的关键技术。其次对射频综合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低剖面宽带宽角扫描天线阵、多功能集成芯片和高密度下的芯片布局等超宽带阵列技术的关键点;梳理了时域、射频域与数字域提升隔离度方法的特点;针对时分复用法、频分复用法、空分复用法和信号共享法等一体化波形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多功能射频综合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多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在导弹武器系统中应用多传感器融合探测技术的重要性 ,特别强调了该技术对提高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的作用。指出了实现多传感器探测必须解决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高集成度的发展趋势,电子产品的封装技术正逐步迈入微电子封装时代。本文对微电子封装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介绍了芯片互连工艺、典型封装技术和MCM技术。同时,本文对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可编程微波光子芯片是可以通过编程控制改变芯片功能,用于处理微波信号的光子芯片。它可以在同一芯片上软件定义不同的光学处理单元,以实现滤波、移相、延时等多种信号处理功能。相比于只能实现特定功能的专用微波光子芯片,可编程微波光子芯片功能可重构,可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等光电子系统中,提升系统灵活性。本文对可编程微波光子芯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其光路拓扑、主要实验结果和关键技术并对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双/多基地SAR成像研究进展与趋势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爱民  王燕宇 《上海航天》2016,33(4):112-118
对国内外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SAR)研究进展、趋势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简述了双/多基地SAR成像的特点和研究意义,介绍了双基地SAR研究的进展:国外已通过地面、机载试验和在轨卫星等途径验证了双基地SAR成像在慢速目标检测、干涉测量和前视成像等领域的优势;国内对成像、同步等开展了针对性的试验,并获得了成像结果,但还处于有限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阶段。归纳了双/多基地SAR成像技术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发展分支不断交叉、体系化和天空地一体化发展的趋势。针对双/多基地SAR成像的不同点,认为构型设计、同步技术、实时成像算法和体系化网络构建是双/多基地SAR成像的关键技术。建议在航天技术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导向,积极开展双/多基SAR关键技术研究,拓展双/多基地SAR系统的发展空间,使其优势真正走向实用化。  相似文献   

9.
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技术与方案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原  厉彦忠  王磊  朱康  徐孟健 《宇航学报》2016,37(3):245-252
为了探究适用于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的相关技术与方案,通过文献调研与对比分析,介绍国内外在轨加注技术的研究现状,梳理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的关键技术,研究现有加注技术与方案对低温推进剂的适用性,并提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思路与方向。研究表明:1)气液分离、蒸发量控制、质量测量和流体驱动循环等技术是直接影响推进剂在轨加注系统结构与加注性能的关键技术;2)低温推进剂具有沸点低、表面张力小等特殊性,对气液分离、系统热防护等技术的性能要求更高;3)表面张力式气液分离、纤维镜或射频质量检测、多层隔热材料、热力学排气系统(TVS)以及无排气加注等先进技术方案对低温流体和微重力环境均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将成为实现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的关键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空间站在轨密封检漏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站除了在地面需要进行充分的总装检漏试验之外,还必须进行在轨运行时的密封检漏,这对于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和飞行任务的成功非常重要。文章提出了空间站总漏率实时监测技术、空间站结构泄漏点定位与定量检测技术、航天员舱外检漏技术,以及空间站结构泄漏堵漏技术的具体方案和技术途径,并对关键技术做了比较充分的分析。该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能为空间站的在轨泄漏检测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