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结构用碳纤维商业性生产的历史并不长,约15年。这期间复合材料发展很快,从而促进其原材料相应大发展,1983年产量达2500吨左右。世界碳纤维研究生产中的经验是值得注意的。一、世界碳纤维生产情况1.增长率高,发展快以81年统计数据为例,日本和美国产量最高,分别占世界碳纤维产量的48.1%和43.6%。  相似文献   

2.
联合碳化物公司是美国研制生产碳纤维最大的一家公司,过去主要研制生产粘胶丝碳纤维,近年来重点研究沥青碳纤维,同时也发展聚丙烯睛碳纤维。该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石油沥青研制生产碳纤维的公司,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生产高性能沥青碳纤维的公司,1981年底已在美国南卡罗来州的格林维尔建成年产50万磅沥青碳纤维的生产线,同时还在该地建设生产能力为100万磅/年的聚丙烯腈碳纤维装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近十多年来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用于航天和航空技术上的一种新型材料。聚丙烯腈(PAN)纤维是制造高性能碳纤维的重要原料。碳纤维的性能与所用PAN纤维的质量及生产碳纤维的工艺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所用PAN纤维的织态结构(包括所有各级的超分子结构)及其缺陷对所制的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影响。为制得高性能的碳纤维,必须尽可能去消除碳纤维表面和内部缺陷(这些缺陷限制了碳纤维的强度及强度的均匀性)。必须指出,PAN纤维的内部缺陷和一些外部缺陷往往将原封不动地保留在碳化后所得的碳纤维中,而且PAN纤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要准备打仗”的重要指示,随着国防建设的发展,碳纤维长丝已成为国防军工十分迫切需要的新型材料,为了加速碳纤维长丝的研制工作,由工人、干部、科技人员组成的三结合设计小组在长春应化所讨论制定了20束连续碳纤维生产线的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了空气预氧化路线,这条生产线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所生产的碳纤维基本上达到会战所要求的质量指标并已提供应用单位实验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目的测定碳纤维抗拉强度有两种方法,即单丝测定法和丝束测定法。目前国内主要是应用单丝测定法来测定碳纤维的抗拉强度。单丝测定法虽然在我国碳纤维的研制发展中起过重大的作用,但是它存在以下弊病:1)由于试样的制备和数据的测量中偶然因素的影响,数据分散性大;2)用显微镜测量单丝直径只适用于圆形截面,不适于椭圆形、腰子形等截面。因此,单丝测定法不适应我国碳纤维研究和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科技信息     
1美国Zoltek公司成为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随着Zoltek公司五条聚丙腈基(PAN)碳纤维连续生产线投入生产,该公司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纤维制造公司。这五条生产线有三条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两条在匈牙利,年生产能力为2250t,从而使该公司的年生...  相似文献   

7.
美国BASF结构材料公司所属Celion碳纤维公司采用熔化纺丝法(Melt-Spinning Process)新工艺生产聚丙烯腈基的Celion碳纤维。该公司在世界上第一个采用这种新工艺以商业规模生产碳纤维。与传统的湿法溶液纺丝法(Wet Solution Process)相比,熔化纺丝法在技术上与经济上都有明显的优点,新工艺可以生产非圆形截面的碳纤维,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随着我国碳纤维的生产、研究、应用的发展,在要求较多数量的同时,对碳纤维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于一九七六年开展了高强度Ⅰ型连续碳纤维的研制工作。本工作内容是:以吉林化工研究院硝酸一步法纺制的聚丙烯腈纤维为原料,以空气氧化法为基础,在保证一定原纤维质量及预氧化条件下通过改变碳化过程中惰性保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航空应用选材的理想材料,用量和应用部位是衡量飞机结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综述了国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发展现状,指出了国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在产业布局、质量稳定性、配套装备、产业链等8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与探讨了航空评价与应用的3个关键问题;最后给出了国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发展建议,以期牵引和推动国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外碳纤維及其复合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多丝束PAN纤维(32万孔)生产碳纤维起源于西欧。此方法大大降低了碳纤维生产成本,且性能没有很大差别。更适用于片状模压、短纤注射或湿缠绕增强等。1981年以来随着碳纤维成本下降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应用于一般工业领域的碳纤维需要量骤增。本文还着重介绍了碳纤维在宇航和航空、交通、机械和仪器、电器、体育和娱乐用品、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飞航通达 (特种 )纤维经营部成立于 2 0 0 0年 ,是根据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的 ,以经营碳纤维、芳纶纤维及其辅助原料为主的企业单位 ,我部以经营为主 ,同时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有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信息和相关技术咨询 ,希望能与科研和产业界的朋友合作。主要产品如下 :1 碳纤维及高性能纤维系列(1)碳纤维原丝 (3K、6K、12K、2 4K)(2 )K— 4 9、K— 12 9系列芳纶纤维(3)建筑补强用单向布2 碳纤维制品(1)碳纤维CT床板、屏蔽板(2 )碳纤维拉挤、缠绕、压制、管、罐、板制品(3)碳纤维电热系列产品3 碳纤维专用辅料(1)…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构成的性能差异的叠层构件在飞机机翼和尾舵中应用广泛,叠层构件装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铆接或螺接孔。在这些航空产品装配制孔中,最佳的工艺是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叠层构件上同时加工出所需要的铆接或螺接孔,这是确保叠层材料构件产品连接强度、刚度和安全性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结构特点和2种材料性能的巨大差异,制孔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刀具磨损剧烈。特别是随着飞机自动制孔技术的发展,其关键技术之一就是要求在装配过程中采用一道工序同时高效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以及铝合金等完全不同性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以碳纤维单轴向缝编织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树脂体系及其复合工艺、织物结构参数和碳纤维种类对碳纤维单轴向缝编织物使用工艺性及其复合材料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向碳纤维和衬纬材料的种类及其面密度等结构参数对织物弯曲硬挺度和织物单向渗透率的影响规律基本相似;无论是碳纤维缝编织物单向渗透率还是复合材料的主要力学强度,真空吸附工艺中,基于TDE-85环氧树脂的自制6#环氧树脂体系均明显优于市售用基于双酚A环氧树脂的环氧树脂体系;采用610A树脂预浸料工艺、或经向碳纤维的适当展纱、或干喷湿法纺丝技术制备的碳纤维,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碳纤维单轴向缝编织物复合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这为碳纤维缝编织物结构设计、主要原材料选择、制备工艺、配套树脂体系及其复合工艺等选择优化提供一些参考,为碳纤维缝编织物、尤其是为国产碳纤维缝编织物的制备和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MRO LINK     
<正>材料供应商新的高强度中模量碳纤维赫氏公司(Hexcel)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专业的碳纤维和复合材料以及轻质复合材料部件,包括工程蜂窝部件、Hex MC组件和复杂结构部件等。其生产的Hex Tow?HM63是一种拉伸强度超过现有HM纤维的高模量碳纤维,在复合物中具有卓越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压缩剪切强度,是应对任意高强度高刚度应用环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加工中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研究发展历程和现状,重点介绍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导弹武器、运载火箭、卫星和航天飞机等航天领域的应用发展情况,并对国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航空港》2014,(7)
<正>中国首艘全碳纤维游艇横空出世中国首艘全碳纤维游艇亮相本届上海游艇展。该游艇由上海联亚游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和汕头扬帆海天游艇制造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打造。这也是目前中国唯-的一艘全碳纤维游艇。低成本复合碳纤维制造技术是中科院的重大科研成果,其在游艇上的充分应用,不只是打造现代绿色船艇,也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是一种高强、高模、低密度的新型材料。生产过程中,往往涂以很薄的一层有机树脂,一方面可以保护碳纤维表面,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毛丝,有利于复合工艺的操作。我们在工作中筛选了下述几种表面涂层剂。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的力学性能(纤维C-轴的模量和强度)取决于原料及其最终的热处理条件。为了表征各类碳纤维C-轴的这两个基本参数(模量与强度),由于传统的原因,在不同的国家里,对碳纤维的命名和分类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正>首先请您谈谈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发展现状。赵稼祥: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复合材料的发展非常迅速。自1975年11月召开全国第一届碳纤维和复合材料大会(代号7511会)以来,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与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