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舜寿(1917-1968),浙江吴兴人,中国飞机设计师。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特别研究班,1944年赴美国麦克唐纳飞机公司实习。1946年在华盛顿大学研究院进修,同年回国,在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担任"中运"2号和3号运输机的总体设计工作。中华  相似文献   

2.
本文摘编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天高歌长--我的飞机设计师生涯》一书的第三章"雏鹰展翅"。本书作者曾负责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架批生产的中国型号、第一架超音速飞机、以及20世纪内我国设计的最大飞机等机型的总体设计。书中记述了作者自幼年起的成长道路以及参与这些工程的经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2021年,我们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新中国航空事业也走过了70周年. 20世纪初,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飞机的出现曾给中国人民带来一缕希望.孙中山先生力倡"航空救国",一批世界级的航空人才先后归国报效.1911年,冯如带着自制的两架飞机以及机器设备回国.1 912年,潘世忠从法国深造后回国,并于1914年任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工厂厂长,主持设计制造出中国境内制造的第一架武装飞机"枪车".1918年,担任过波音第一任工程师的王助、担任过寇蒂斯和通用飞机公司飞机设计师的巴玉藻和他们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王孝丰在福建马尾建立了中国第一家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12年间共设计制造了14架飞机.1934年,中关合办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8年共修理和制造各式飞机300多架.1939年,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成立,引入国外专利和机床设备,生产32台航空发动机后停产.  相似文献   

4.
陆孝彭(1920-2000),江苏常州人,中国飞机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41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1945年赴美国圣路易麦克唐纳飞机公司,翌年转入英国格罗斯特飞机公司实习飞机设计。1949年回国后,先后在首都机械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工作,历任主管设计师、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世界航空公司支线飞机机队进行的统计分析(不包括俄罗斯和中国),截止到今年4月,全世界共拥有12座以上的涡桨与喷气式支线飞机6300架,其中涡桨飞机5229架,喷气式飞机1071架。支线飞机的平均役龄为12.4年,其中涡桨飞机将近13年,喷气式飞机为9.8年。在世界的各个地区中,北美市场上集中了整个世界支线飞机机队的44.1%的飞机;其次是欧  相似文献   

6.
航空动态     
巴西飞机制造厂(EMBRAER)总裁马里逊表示该公司已经决定在中国设立分厂,生产ERJ-145型商用喷气式飞机,现在只等中国方面的批准。这座分厂将由中巴双方合作经营,巴西股权占51%。据巴西飞机制造厂估计,中国在未来10年将购买400架左右的支线喷气式飞机,但与此同时,中国的飞机进口税最高可能增加24%,因此巴西生产的中小型商用飞机在卖给中国时,价格将接近于波音747飞机或空中客车。因此,在中国设立分厂,对巴  相似文献   

7.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不仅为国家研制出了优良的武器装备,科研硕果累累,而且人才辈出。第一代航空人徐舜寿、黄志干、就曾在这里施展才华。原所长兼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顾诵芬,原副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德,现任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  相似文献   

8.
第三章 回国任职 创办航空 1、公使咨送回国 开办飞机工厂 在日本学习的四年时间过去了,从海上去,又从海上归。1910年8月,刘佐成和李宝焌又一次踏上轮船,飘洋过海,登上了祖国口岸后,经天津,到达皇城北京。 这时的中国,革命风起云涌,腐败的满清封建王朝已经风雨飘摇。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总揽全国兵权,为了点缀他脆弱的武装力量,维持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他叫军咨府在永平秋操(1911年秋的军事演习)中编入飞行机。军咨府遵旨拨款,在南苑庑甸毅军操场内建筑厂棚,开办飞机试验工厂,委任刘佐成、李宝焌组建飞行器研究所,研究制造飞机和气球。在中国国内建厂制造飞机,这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第一次,划归第一厅厅长陈其采督率节制。他们命令刘佐成、李宝焌二人加速研制,造出飞机来,编入永平秋操。  相似文献   

9.
《国际航空》2008,(11):14-14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走过了57年的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制造第一架飞机——初教5到我国航空先驱徐舜寿主持设计的第一架战斗机——歼教1,从仿制生产的歼5到顾诵芬院士主持研发的歼8Ⅱ,从横空出世的“飞豹”到第三代战斗机的佼佼者——歼10,中国航空人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700已于2007年1 2月21日在上海成功下线。翔凤即将在国人期盼的目光中,展翅首飞,亮相世界!我刊带着对翔凤的关切,带着对大飞机项目的期待,特别采访了ARJ21飞机总设计师、中国一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院长吴光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单发喷气式飞机是通航领域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支持者认为单发喷气式飞机是填补高性能活塞式飞机和轻型双发喷气式飞机之间市场空白的最佳选择;而怀疑者认为单发喷气式飞机在技术上难以实现,且需要巨大投资。本文重点探讨了单发喷气式飞机研发在技术上所面临的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12.
人们从经济性方面考虑,一直认为螺旋桨飞机非常适合区域性的短程、轻载飞行运输.然而,为了保持螺旋桨飞机在运输机市场中的地位,制造厂家不断用先进的技术改进原有的动力装置,使飞机机体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增加,噪声不断减小.但改进后的动力装置却变得更加复杂,需要专门的维护设备,从而使其经济方便的优势逐渐被喷气式飞机赶上,这为喷气式飞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在燃油价格不断攀升的今天,具有良好经济性的涡桨支线飞机重新获得了不少航空公司的青睐.2005年至今,ATR、庞巴迪的涡桨支线飞机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中国的"新舟"60也实现了批量出口.在被喷气式飞机统治了十年之久的支线航空市场上,涡桨飞机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飞行事业的先驱者,冯如(1884—1912)于1908年,在美国奥克兰开办了中国人的第一座民办飞机企业——广东机器制造厂,并开始制造飞机。 1911年1月18日,冯如成功地试飞了他制造的第二架飞机(后人称为“冯如”2号)。飞机性能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见下图) 1912年8月25日,冯如回国后,在广州燕  相似文献   

15.
民用航空     
大飞机公司召开大型客机项目论证动员会7月3目,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下称大飞机公司)在上海召开大型客机项目论证动员会,正式启动大型客机的技术方案论证和预发展工作。会上宣布了大飞机技术团队的人事任命。大飞机项目由吴光辉任总设计师,陈胜春任副总设计师。吴光辉曾任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 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的总设计师,现为大飞机公司副总经理。陈胜春曾任 ARJ21飞机副总设计师,现为第一飞机设计院副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6.
莫斯科航空学院(MAИ)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于1980年正式组建飞艇设计局.第一任局长兼总设计师叶戈尔·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原为图波列夫设计局第一副局长,是一位著名飞机设计师,曾主持图波列夫设计局多种飞机型号的设计与研制.他在主持飞艇设计局工作期间,将飞机行业的成熟技术移植到飞艇上,为新型飞艇的总体设计、气动、结构、动力和系统建立了一整套风格独特的方案,为发展先进飞艇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陈一坚(1930-),福建福州人,中国飞机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航集团第一飞机设计院研究员。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主持参加了歼教1、初教6等多个型号飞机的设计和研制。1982年出任"飞豹"飞机型号总设计师,成功研制"飞豹"飞机,填补了中国歼击轰炸机研制方面的空白,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主编了《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手册》,《飞机结构耐久性及损伤容限设计手册》,撰写了《"飞豹"飞机研制工作总结报告》等,为促进航空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嘉勉信的鼓励下,南飞职工发扬献身航空,艰苦奋斗,务实求精,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南飞企业精神,从1954年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后,乘胜前进,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仿制飞机到自行设计飞机的过渡,设计制造了安-2和初教-6等螺旋桨飞机,1958年拉开了设计制造喷气式飞机的序幕。但是辉煌的创业总是饱含着甜酸苦辣,回想起当年设计制造喷气式强击机强一5的过程,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9.
92岁高龄的姜长英教授,是中国航空史研究会的创始人,是我国最著名的中国航空史专家.姜长英出生在本世纪初,清朝末年,正是中华民族饱受洋人侵略和压迫的时代.他童年受到军阀混战的骚扰而四处奔波;少年时代亲聆周恩来校友的教诲,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青年时代赴美勤工俭学,历尽艰辛,后立志学习航空工程,并参加过多种飞机的设计.他身在异邦,心向祖国,当得知北洋军阀政府已被推翻后,立即返国,为振兴祖国航空事业效力.但回国后,却四处碰壁,求职无门,最后幸得张学良赏识,就职于东北军航空司令部飞机修理厂,得以实现抱负;“九  相似文献   

20.
成磊 《国际航空》2001,(5):52-54
A340-600是空客在新千年展示的第一架新飞机,也是空客进行一体化改制后推出的第一架新飞机.A340-500/600项目于1997年12月正式启动.A340-600的出现,使空中客车公司具备了可与波音747飞机直接竞争的机型,开始了空中客车公司制造大型远程飞机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