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程金送 《航空学报》1996,17(4):484-486
介绍了旋翼 /机身组合模型试验台“地面共振”分析方法 ,给出了“地面共振”分析结果。为了满足旋翼 /机身组合模型试验台“地面共振”稳定性要求 ,应根据试验台不同的工作环境 ,对试验台进行相应的结构更改 ,以改变试验台的动特性 ,使之与旋翼模型相匹配。详细介绍了采用这一措施成功地解决×旋翼模型装在试验台上运转时的动力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旋翼/机身组合模型试验台“地面共振”分析方法,给出了装上不同旋翼模型时的“地面共振”分析结果。为了满足旋翼/机身组合模型试验台“地面共振”稳定性要求,根据试验台不同的工作环境,应对试验台进行相应的结构更改,以改变试验台的动特性,使之与旋翼模型相匹配。本文详细介绍了采用这一措施成功地解决×旋翼模型在试验台上运转时的动力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5片桨叶的叶间减摆器旋翼直升机为例,计算了一个减摆器失效时旋翼与机体耦合稳定性,比较了失效与不失效时旋翼摆振频率、阻尼和振型的变化,分析了由此引起的“地面共振”和“空中共振”的变化特点及其变化机理,提出了避免或消除失效可能导致“地面共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共轴双桨叶双旋翼系统及单轴双桨叶直升机在各向异性支座上的“地面共振”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对计算结果及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张晓谷  刘强 《航空学报》1992,13(11):586-593
本文采用复数坐标来表示旋翼及机体的运动,提出了多自由度耦合系统动稳定性问题的各自由度间相互激励作用的分析方法。以此分析了直升机旋翼与机体耦合的“地面共振”稳定性问题,对动不稳定性的机理作出了清晰的物理解释,揭示了主要的参数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滑橇式直升机不便于建立空间模型进行地面共振分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有限元将机体参数当量至桨毂中心,当量结果可通过扫频激振试验验证,再采用平面模型进行地面共振分析的方法。采用所计算的当量参数对某型滑橇式直升机地面共振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型机机体一阶模态与旋翼摆振后退型模态的共振转速在旋翼启动加速过程中可能达到,但系统具有足够的阻尼确保不发生地面共振;机体二阶以上模态与旋翼摆振后退型模态的共振转速远大于额定转速,不会引发地面共振。  相似文献   

7.
为理解共轴式直升机上下旋翼与机体之间的耦合作用,提出了一种分析共轴式直升机地面共振物理机理的时-频分析方法。考虑上下旋翼周期型摆振与机体俯仰和滚转自由度(DOF),建立了具有结构阻尼的共轴铰接式旋翼直升机地面共振分析模型。通过特征值计算和扰动运动方程的数值积分,获得了共轴式直升机地面共振的模态特性及时域响应特性,根据各自由度的响应特性揭示了旋翼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表明,具有上旋翼特征的摆振后退型模态是最不稳定模态。在动不稳定区内,上旋翼周期摆振与机体滚转自由度之间相互输入能量,是造成共轴式直升机地面共振的主要原因;对于该不稳定模态,下旋翼的周期摆振与机体滚转自由度之间也构成相互输入能量的相位关系,增加了直升机地面共振的动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依据直升机定常滑跑平衡特性分析得到的起落架定常载荷、旋翼操纵量及定常挥舞,结合起落架轮胎和缓冲支柱的静、动特性试验数据,应用自由振动理论计算得到机体侧向和纵向模态特性随滑跑速度的变化规律;采用计入几何耦合的旋翼液压阻尼器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定常滑跑时旋翼周期摆振响应,并得到液压阻尼器在"双频"条件下的等效阻尼;应用平面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直升机滑跑地面共振的影响。结果表明,滑跑速度会降低机体侧向模态的固有频率;某型直升机旋翼总距为2°时,在22.8~31 km/h范围内定常滑跑时,直升机遇到较大扰动时将发生地面共振,且旋翼总距增加会降低地面共振的滑跑临界速度;直升机定常滑跑时保持小总距,小扰动,则不会发生地面共振。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阶近似方法分析研究了直升机阻尼非线性地面共振系统的极限环特性,导出了有关公式,研制了计算程序;并以某型直升机为例,考察了机体系统状态、机体系统振动特性参数对地面共振系统极限环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非线性桨叶阻尼在抑制直升机地面共振中的作用,展示了极限环状态下旋翼转速对旋翼系统与机体系统之间能量传递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针对一起典型的某型直升机地面共振事件进行分析。首先,对该型直升机滑橇式起落架的地面受力情况及形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该型直升机的主旋翼桨毂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可能造成地面共振的其他因素也进行了研究。工程实践表明,本文的分析结果对防止该型直升机产生地面共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旋翼气动机械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空中与地面稳定性问题。本文从旋翼桨叶的结构型式、气动模型和分析方法几个方面对直升机空中与地面稳定性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在简单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也对更精确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数字仿真方法,动态演示直升机地面共振开车试验过程,研究了旋翼开车运转通过不稳定的低转速区和处于临界转速边界时,液压减摆器的非线性阻尼特性对地面共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e methodology for adaptive control of helicopter ground resonance with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 is presented. The adaptive inverse control method is used to control the output damping force of MR damper and the range of the damping force is given. Through the adaptive inverse control, the damping force of MR damper is fit to a desired damping force. With the background of applying MR damper to control of helicopter ground resonance, a model of loss force and an adaptive arithmetic for stabilization of the coupled rotor/fuselage system are presented. 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controller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stabilize the rotor/fuselage coupling system quickly and control the helicopter ground resonanc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抑制直升机“地面共振”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仲权 《航空学报》1989,10(3):113-118
 本文研究抑制直升机“地面共振”的设计问题,根据控制理论中极点区配置与优化设计思想,提出了满足预定要求的系统刚度与阻尼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并根据直升机“地面共振”的基理,提出了有效的设计方案。本文还以常见的三种计算模型作为算例,结果都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直升机前飞空中共振稳定性和各自由度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直升机在前飞状态下的稳定性研究比悬停时复杂得多。主要针对直升机前飞状态下的空中共振的稳定性加以研究,建立了旋翼和机体的结构模型、气动力模型和平衡方程组;计算和分析了某些典型情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各自由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方程组的周期系数处理以及前飞时的相关参数对直升机空中共振稳定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分析各个自由度间的相互作用入手揭示了直升机空中共振的物理本质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汽车造型的不同处理方法、发动机安放位置、离地间隙、发动机舱冷却风的排出模式对轿车气动性能产生影响。应用FLUENT软件,分别对汽车造型的不同处理方法、发动机安放位置、离地间隙、发动机舱冷却风的排出模式进行气动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汽车造型的处理方法中以加车轮和加发动机舱对气动性能影响最大,发动机存在最佳的安放位置,不同的离地间隙对仿真结果影响很大,选择发动机舱冷却风的排出模式要综合考虑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  相似文献   

17.
胡国才  柳泉  刘湘一 《航空学报》2010,31(11):2182-2188
 分析了某采用定压阀和补油装置的液压阻尼器的非线性特性。对无铰式模型旋翼的地面共振稳定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两种不同的非线性液压阻尼器对地面共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补油分配阀间隙的影响,阻尼器低速时的有效阻尼大大下降;在无阻尼器的模型旋翼稳定的转速区内,该阻尼器不能改善系统小扰动情况时的动稳定性;在无阻尼器的模型旋翼不稳定区内,系统将出现极限环,且极限环幅值随补油分配阀间隙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对液压阻尼器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吴靖  胡国才  柳泉  刘湘一 《航空学报》2018,39(12):222027-222027
为给出满足直升机地面共振稳定性要求的起落架刚度及阻尼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构造机体无阻尼时其非稳区的模态阻尼比函数,据此给出机体模态非稳区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结合与旋翼摆振后退型模态共振转速下机体模态阻尼比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满足地面共振稳定性的机体固有频率及阻尼要求。然后,根据支持在起落架上的机体自由运动模型,建立机体模态频率及阻尼与起落架刚度及阻尼的关系,从而给出满足直升机地面共振稳定性的起落架刚度及阻尼要求。最后,基于上述稳定性要求,在满足着陆缓冲性能要求的起落架刚度及阻尼范围内,以减小起落架需用阻尼且增大机体最小模态阻尼比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对其刚度及阻尼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并通过对某型直升机4种不同重量重心状态下的起落架刚度及阻尼进行优化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