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这是真理,在任何时候都适用。在古代,天气预报是一种神话,而在现代社会,天气预报是有局限的科学,是人类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责怪天气预报的不准确,是个世界性的现象。在生活中,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很多人说假话,天气预报倒是特别想说真话,可就是说不准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6月5日21时7分,我国"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H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最后一颗,将与在轨的"风云二号"E、F、G星开展组网观测,对于保证我国两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业务接续有着重要的意义。完成在轨测试后,H星将进行轨道向西调整,定点于东经79°赤道上空,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的监测能力,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监测服务,为构建人类命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15,(3):147-148
<正>一、主题范围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航天器体系发展技术"。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一带一路"战略对航天器体系建设的机遇与挑战;2.我国天基基础设施建设与论证;3."天地一体化"航天器体系建设;4.新型航天器系统概念研究与论证;5.我国在轨航天器体系综合运用;6.航天器总体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4.
航空天气预报,是组织与实施飞行的重要依据。其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通过搜集、整理、分析各种气象情报、资料,编制和发布各种航站、航路天气预报;二是为航空公司、航行管制、机场等部门提供天气咨询和灾害天气预警服务。由于天气变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目前预报技术手段的限制,航空天气预报中各气象要素的预报值与实际观测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缩小这种差异,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来提高航空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以更好地为飞行提供气象保障服务。本文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结合多年航空天气预报管理工作的经验,谈谈在改进航空天气预报质量管理与评定方面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当您乘坐飞机遨游蓝天,尽情享受云中漫步无比惬意的时候,您可曾想到,天气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航空气象预报则是保障飞行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气象中心预报室这个作为新疆空管局对外服务的文明窗口,肩负着制作发布气象预报的任务,为航空飞行提供准确的气象服务,确保航空飞行安全正常。这个室在负责制作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航空天气预报的同时,还制作库尔勒、和田、且末等机场的航站天气预报,并对专机、人工降雪、急救等特殊飞行任务提供航空气象保障服务。2006年,这个由11名青年组成的预报室荣获了全国级"青年文明号"。  相似文献   

6.
星载主动式气象遥感载荷是一种新型气象遥感仪器,与被动光学微波气象遥感载荷相比,其拥有距离向分辨能力,且不受地表背景辐射影响,可实现云、雨等气象要素的高精度三维立体探测,对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增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能力等有着重要意义。未来星载主动式气象遥感载荷将与现有的极轨、高轨被动气象遥感载荷组成完整的气象观测体系,实现对地高频次、高时效、大范围的气象观测,能够大幅提高我国气象观测水平。简要介绍国内外星载主动式微波气象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提炼其中的关键技术,给出星载主动式气象遥感载荷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江山 《卫星应用》2005,13(1):37-37
自2005年1月1日起,于2004年lO月19日发射的风云二号C静止气象卫星将开始试验广播展宽云图,为用户提供服务。中央气象台将能利用风云二号C星云图进行天气预报会商与预报;我国及周边地区具备接收能力的用户可以及时收到云图广播数据;广大电视观众将通过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收看风云二号c星获取的云图。卫星在轨测试完成后,将正式交付中国气象局,投入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8.
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成立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提前对冬季复杂天气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保障方案,从2月28日起至“两会”结束,气象中心预报室增加制作“两会”期间的一周天气预报,并将每天做好的预报结论单和一周天气预报传真给民航“两会”代表接待办公室和华北空管局“两会”保障办公室。针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天气,专门安排资深的领班预报员负责临近天气预报的服务工作,加强对航站、航路及备降机场的天气预报。“两会”初期恰逢首都机场T3航站楼转场启用,气象中心制作了转场天气预报,利用网络终端和手机短信等服务方式,及时为空管、航空公司、机场运行等相关单位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为确保“两会”期间的航空运输安全、顺畅,及圆满完  相似文献   

9.
<正>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19颗两代四型“风云”气象卫星,完成了气象卫星从“科研试验”到“业务服务”的转型。目前我国气象卫星已经在天气预报、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大气科学等多个领域中应用,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全球多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0,(9):9
本刊讯“将太阳望远镜送到大气层外的太空”这一创举将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及下属的北京天文观测中心联手实现。这是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最近召开的空间太阳望远镜先期启动动员会上传来的消息。 空间太阳望远镜属空间天文卫星。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将太阳望远镜送到大气层外的太空,在广泛的光谱范围和连续的时间演化上,通过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太阳探测,实现太阳物理研究的重大突破,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重要依据和新方法。卫星投入使用后,由于它所利用的我国首创的光谱仪和超高空间分辨率技术,其提供的探测成果,…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3月23日是第53个世界气象日,尽管初春的北京仍有一丝凉意,但中国气象局园区内却人潮涌动.中国气象局当天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吸引了大批公众前去参观.在那里,人们不仅可以进入电视台天气预报模拟演播室,与知名天气预报主持人面对面交流,还能了解到许多气象科学知识和我国气象卫星事业的发展情况.记者现场采访发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发射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成为参观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气象灾害频发和生命财产损失影响的扩大,要求未来的气象卫星观测系统通过自主星上处理、自主任务规划、星间互联互通等智慧观测手段实现快速响应、精准预报、提前预警和连续跟踪。为此,文章以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FY-4)为例,结合数值天气预报和短临天气预报等业务需求,提出了包括多载荷自主协同观测、定位恒星自主预报、自主太阳规避等智慧观测的设想和实现技术途径,通过气象卫星智慧观测可有效提升卫星应用效能,更好地发挥气象卫星数据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加速,增强了在亚太地区的军力部署,尤其是早期预警装备部署。目前美军正在落实区域传感器网络在亚太部署,并进一步形成体系。一、美亚太区域传感器网络体系概述美军"亚太区域传感器网络体系"具有以下3层含义:首先,强调传感器网络探测范围应覆盖以我国为核心的亚太"区域";其次,"传感器"泛指各类侦察监视与探测预警装备;最后,形成"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上海航天》2010,(6):I0004-I0004
2010年11月5日,风云三号B星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星上装有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红外分光计、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微波辐射计等11个遥感探测仪器,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探测,可获取地表、大气、海洋及空环境等参数,为实现我国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值预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监测手段的不断完善,预报员在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中,可以获得比过去多得多的辅助手段的帮助,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比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预报员在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也有所减轻。同时,由于预报员不再参与放行、接收飞机的决定,相对而言,航空气象服务部门的安全压力大大减轻了,但这并不能说明航空气象服务的重要性被降低,只能说明航空气象服务的方式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6.
民航气象保障服务对于飞行安全、正常与效益的突出作用,已无需赘言。近几年来,空中交通管制、航空公司、机场等气象用户对气象服务产品的内容要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民航气象业务受运行管理体制和技术水平限制,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潜在需求。比如天气预报准确率,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还不高,气象服务产品还不够丰富,气象探测设备建设还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如何改进气象保障服务水平,需要加强民航气象业务发展的规律性研究,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民航气象发展的道路。下面针对未来民航气象业务发展趋势,浅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前言     
“风云一号”(FY 1)是我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 ,它分成 0 1、0 2两批共四颗卫星。 0 1批的A星和B星是试验卫星 ;0 2批包括已在轨正常运行近两年的C星和定于 2 0 0 1年发射的卫星 ,它们属业务应用卫星。研制这种卫星的目的是获取全球范围的气象遥感资料 ,为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提供现代化的手段。FY 1极轨气象卫星于 1977年立项研制。 1988年 9月 7日 ,第一颗卫星 (FY 1A)发射成功 ,并在轨正常运行 39天 ,后因姿控系统发生故障 ,导致卫星失效。 1990年 9月 3日 ,FY 1B卫星的发射又获成功。该星在轨正…  相似文献   

18.
郑新江  陆风 《中国航天》1998,(3):8-8,10
气象卫星在我国1997年汛期中的若干应用实例郑新江陆风关世雄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许多气象台站可以得到卫星资料来指导气象预报业务,气象卫星资料在天气预报和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里列举的仅仅是1997年汛期防灾...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奥运会隆重举办之际,中国的航天工作者最引以为自豪的莫过于那些直接为赛事服务的奥运之星了. 1.气象卫星观云测雨 由于奥运会开闭幕式以及田径、足球、自行车、帆船等众多比赛项目都是在露天体育场、野外或水上进行,因此准确地提供天气预报和即时气象信息对于防避灾害性天气,保障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早在2002年就启动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保驾护航"的气象卫星服务计划.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夏季,北美、澳洲、欧洲等地区以及我国大范围持续高温、干旱,而我国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频发。严峻形势下,一颗颗被誉为"千里眼"的风云气象卫星时刻紧盯天气变化,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正是基于这些"守护者"的辛勤工作,气象工作者才能完成各种精细监测和及时准确预报,助力防灾减灾和产业应用。2017年7—9月,风云二号F星(FY-2F)启动8次区域观测(华北区域暴雨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