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1,(3):4-I0002
2011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4月19日,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座谈缅怀这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在追寻钱老光辉人生足迹的同时,畅谈继承钱老崇高精神,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中组部干部五局高选民局长、石军副局长、刘成旭副巡视员,国资委党建局刘汉滨局长、宣传局毛一翔副局长,  相似文献   

2.
2009年10月31日08时06分,享誉海内外的世界级杰出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98岁。钱老的逝世是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雨水 《航天》2009,(12):58-59
2009年10月31日上午,得知钱老去世的消息,非常震惊,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钱老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他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鞠躬尽瘁,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相似文献   

4.
《航天》2010,(10):42-47
钱振业:钱老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957年,我毕业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因为我在北航学的是飞机设计专业,分配到五院以后才知道是搞导弹的。听钱老给我们讲的导弹课非常兴奋,也了解到钱老回国前后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主编寄语     
这是北京雪后晴朗的一天,案旁的我思绪流转。2005年,中国有太多的故事,我们在这些故事中感动着别人,也被别人感动。中国航天也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故事,或辛酸,或喜悦。我和成千上万的航天人一样,在故事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用自己平凡的365天,助力于中国载人航天不平凡的跨越。整装迈入新的一年,中国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钱学森秘书、学术助手,涂元季跟随钱老20多年,除了学到很多科学知识外,最大的收获是学会如何做人。然而,钱老并没有把"如何做人"这几个字挂在嘴边,而是靠自身的行动时刻感染着身边的人。当然,钱老能有如此高的成就,与他从小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息息相关,尤其是他父亲对他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航天》2010,(10):34-35
今年10月31日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逝世1周年纪念日,2011年12月11日是钱老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为了深入宣传钱老为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和取得的光辉业绩,深入宣传钱学森同志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与爱护,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航天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投身科学发展,勇于自主创新,为实现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本刊在“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课题组的帮助下,编撰“回忆与钱老在一起的日子”专辑,以飨读者。并欢迎各位航天前辈不吝赐教,贡献美文。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12,(1):59
2012年6月北京继连续成功举办2006年、2008年、2010年三届"尖兵之翼——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后,中国航空学会、北京高博特公司等多家单位将联合在北京举办"尖兵之翼——第四届中国无人机大会暨展览会"。此次会议暨展览是集学术论坛、展览展示、商业洽谈为  相似文献   

9.
宿东 《航天》2011,(1):4-4
12月8日,在钱老99岁诞辰前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京召开了“钱老的航天岁月”座谈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有关领导,航天老领导、老专家和“钱学森与中国航天”课题组共20多人共同追思与钱老在一起的日子,深情缅怀这位中国航天事业的领路人。钱学森儿子钱永刚教授出席会议并代表家人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10.
正糜振玉中将曾在军事科学研究等工作中与钱学森有过多次接触,以下内容是根据糜振玉中将访谈录音整理而成的。我第一次见到钱学森是1986年上半年在中央党校,当时是请钱老到我们班上做一个报告,主要讲机电科学技术的发展问题。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钱老,但我们没有交谈,也没有交流。第一次直接与钱老接触也是在1986年,他受邀参加了军事科学院军事作战研究所召开的国际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宇航学报》期刊评价指标再创新高,其中核心影响因子为0.942,为学科平均水平(0.430)的2.2倍,较前一年(0.885)提高了6.4%,综合评价总分继续保持航天科技期刊第一位。《宇航学报》再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荣誉称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评选是国家科技部立项开展的"中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宇航学报》期刊评价指标再创新高,其中核心影响因子为0.942,为学科平均水平(0.430)的2.2倍,较前一年(0.885)提高了6.4%,综合评价总分继续保持航天科技期刊第一位。《宇航学报》再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荣誉称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评选是国家科技部立项开展的"中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宇航学报》期刊评价指标再创新高,其中核心影响因子为0.942,为学科平均水平(0.430)的2.2倍,较前一年(0.885)提高了6.4%,综合评价总分继续保持航天科技期刊第一位。《宇航学报》再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荣誉称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评选是国家科技部立项开展的"中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2007,(1)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世界为之震撼;2005年10月,让两位航天员在轨生活多天的"神舟"6号,再次引起轰动。中国人的飞天壮举唤醒了人们对广袤星空的无限遐想,更引发了阅读、创作航天题材科幻小说的热潮,新浪网甚至还专门开设了航天题材科幻小说的征文。载人航天科幻小说,也因此逐渐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宇航学报》期刊评价指标再创新高,其中核心影响因子为0.942,为学科平均水平(0.430)的2.2倍,较前一年(0.885)提高了6.4%,综合评价总分继续保持航天科技期刊第一位。《宇航学报》再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荣誉称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评选是国家科技部立项开展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研究"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各项文献计量指标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宇航学报》期刊评价指标再创新高,其中核心影响因子为0.942,为学科平均水平(0.430)的2.2倍,较前一年(0.885)提高了6.4%,综合评价总分继续保持航天科技期刊第一位。《宇航学报》再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荣誉称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评选是国家科技部立项开展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研究"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各项文献计量指标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薛滔 《航天》2012,(1):42-43
为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弘扬钱学森的教育思想,2011年12月4日,北京市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召开了“缅怀钱老光辉一生——青少年素质教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正通常在人们认识当中都认为钱学森是力学家,中国导弹、航天的开创者,航天之父。但从钱学森全部科学成就与贡献来看,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实际上钱老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从工程、技术、科学到哲学的不同层次上,在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层次的研究中,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相互交叉、结合与融合的综合集成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而钱老在这些方面的科学成就与贡献,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其意义和影响可能更大也更深远。  相似文献   

19.
寒风料峭的2005年岁末,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评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国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的名字再一次让中国沸腾。他们为航天事业所付出的远不是“感动中国”这四个字所能囊括的。从太空回来之后,有关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全国范围内作巡回报告的消息频频出现在电视新闻和各大报纸、网站中。每到一处,他俩都会在当地引发一场“航天员旋风”。走过祖国这么多座城市,见过无数张陌生而又热情的面孔,聂海胜把心里生出的许多感受,向我们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20.
《航天》2010,(10):46-47
启蒙、信心和团队 我在清华大学念了一年半转到北航去继续学习,到1957年作为新建北航的第一届毕业生,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我们这些大学生编成一个集训队,在永定路一个学校集训。集训期间钱老给我们上导弹概论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