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描述了某型飞机改装处理后舱内噪声测量及分析。介绍了飞机舱内噪声测量过程,对飞机在各个飞行阶段不同测点的数据分析处理,同时针对具体情况对各舱特殊结构进行测量比较分析,确切了解舱内噪声状况。  相似文献   

2.
建筑施工噪声对环境影响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建筑施工噪声源的调查和分析,并对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的使用所产生噪声的规律进行归纳,同时结合各功能区内的敏感人群在不同位置、不同时段受施工噪声的影响情况,对施工噪声发生规律、受纳入群、影响范围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对施工噪声污染源进一步全面了解,提出了适应现阶段技术水平和实际情况的防治对策,以便能更主动的、有效的对建筑施工实施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3.
燃烧噪声一般分为直接噪声和间接噪声,推导了喉部壅塞工况下燃烧室中因不稳定释热产生的直接噪声和间接噪声在时域和频域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熵波的耗散和声波的衰减。将存在不稳定释热的燃烧室简化为加热直管进行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比,直接噪声预示误差小于4%,压力扰动的趋势基本一致。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管长和温度扰动对噪声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长越短,直接噪声和间接噪声强度越大;管长越长,直接噪声和间接噪声分离越清晰;直接噪声和间接噪声强度随温度扰动线性增加,无耗散条件下直接噪声增长率和强度均是间接噪声的2倍。  相似文献   

4.
本提出了一种新的子波去噪方法,这种方法不依赖于噪声的统计分布,因而可以适用于非高斯噪声和有色噪声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斯和非高斯噪声背景下,该方法都能获得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宏 《民航科技》2005,(5):90-92
旋翼是直升机的主要噪声源,为进行直升机噪声合格审定,必须对直升机和旋翼的噪声进行预估和最终的飞行试验验证。本文按照ESDU介绍的方法,对Z9A、H425和SA365N3直升机相同状态的旋翼噪声进行了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风洞流场的噪声和湍流度是影响层流边层转捩实验结果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实验初步研究了噪声对转捩的影响,实验包括:输入声影响和风洞流场的噪声。结果表明,声频和声压在数值上都存在敏感区;风洞噪声是宽带噪声,以低频为主(至少低速风洞是如此),这对层流边界层转捩有重要作用;风洞噪声会随风速加大而增高,在稳定段用栅格改变湍流度时,实验流场的噪声会随湍流度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跨,超声速风洞的噪声危害、来源及降低噪声的方法,着重叙述风洞消声器的消声原理与结构。  相似文献   

8.
螺旋桨噪声在航空航天和水中装备等领域广泛存在,是气动声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和难点问题。螺旋桨噪声问题涉及时间和空间上非均匀各向异性的湍流来流,乃至多尺度的湍流结构与叶片之间的复杂干涉作用,对于螺旋桨噪声问题中的物理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本文首先针对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螺旋桨吸入湍流噪声的基线问题,详述了50年来螺旋桨噪声研究的发展历史,分析和归纳了螺旋桨噪声在理论、试验和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一些尚未解决的难点进行了阐述。接着介绍了转静干涉、吸入边界层湍流等螺旋桨噪声的若干基本问题。最后,结合实际需求,对下一代飞行器、无人机和水中装备等领域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螺旋桨噪声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推力螺旋桨开展了噪声测试,获得了定桨矩角、不同转速工况的螺旋桨噪声频谱特性和典型工况下的螺旋桨噪声辐射指向性,分析了螺旋桨噪声与转速、桨矩角的变化规律,以及螺旋桨的纯音噪声、宽频噪声和总噪声的辐射指向性.结果表明:随桨矩角和转速增大,宽频噪声在总噪声中占比增大,在大桨矩角、高转速下,宽频噪声强度已经与纯音噪声相当...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针对开口矩形浅空腔进行空腔噪声预计的一种工程预计方法,并通过自编程序的算例计算,分析了该类空腔噪声载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沈瑞祥 《航空学报》1989,10(4):147-154
 本文将高频振荡器视为具有深度正反馈噪声放大器。对它分析,给出正弦波信号的谱、等效带宽及相位噪声谱;同时还提出诸如高频振荡器内部产生的随机游走噪声形成机理等新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 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试验平台,分析了试验段噪声源产生及回路传播的机理,对压缩机尾罩和第四拐角段进行声学处理以降低来流噪声,并采用风洞二喉道节流状态运行抑制试验段下游噪声的前传,有效屏蔽了回路噪声对试验段的影响。据此开展了试验段不同通气壁型式、不同设计参数的主动降噪方案优化设计及其对比试验研究,获取了较优的试验段壁板设计方案,最终实现了风洞试验段气流压力脉动系数低于0.8%的噪声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considerations of the common-mode noise in a dc-to-dc connverterare discussed.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common-mode noise generation by means of a high-frequency equivalent circuit, we estimate the output noise voltage generated during the transistor's turn-on time. This commonmode noise consists mainly of two frequency components distributed in several megahertz. The effects of parasitic parameters on the noise voltage and frequencies are clarified.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a common-mode choke on the noise suppression is discussed experimentally.  相似文献   

14.
运12飞机客舱降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12飞机客舱降噪取得了14 dB(A)的降噪效果,初步成功地改善了该机客舱恶劣的噪声环境。本文概要介绍在运12飞机客舱降噪研究中所提出的综合降噪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附加蜂窝刚度夹层结构、安装动力吸振器、改进窗结构设计、更换门窗边条封闭状态等。04架试验机降噪处理前后舱内声压级测量结果的比较,表明了综合降噪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而增重只有运12飞机重量的0.8%。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某型号惯导原有惯性仪表测温电路存在非线性以及测温不够精确等缺点,通过优化电路参数、选取温度系数合适的电压基准,对原电路进行改进设计。随后的噪声分析及建模仿真表明该电路不仅能够实现全温度范围内的精确测温,而且具备良好的线性度。  相似文献   

16.
大型客机起飞着陆过程噪声辐射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准稳态假设和分布点声源模型,并采用最新发展的噪声源半经验参数预测公式,发展和完善了用于飞机飞行过程中噪声辐射预测的计算模型和方法。该计算方法能够预测飞机起飞、着陆过程中的适航噪声,并能够对飞机不同噪声源的噪声辐射特性(声级、频谱特性和指向性等)进行计算分析。以某大型客机为对象,对飞机进场着陆过程和起飞过程中飞机噪声源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飞机进场着陆和起飞过程中,不同噪声源对远场噪声级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起飞过程中发动机风扇噪声源是最主要的噪声辐射源,而在进场着陆过程中飞机机体噪声(包括起落架和襟翼等)是重要的飞机噪声源。文中也给出了不同噪声源频谱特性和指向特性等。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高稳定晶体振荡器(OCXO)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善晶体振荡器相位噪声的方法.通过低噪声主振电路设计、高精度控温电路设计及机电一体化设计等措施,设计研制了一种宇航用小型化超稳定晶体振荡器(USO),尺寸为99mm×88mm×55mm.经测试,产品短期频率稳定度为2.11×10-13/1s、3.28×10-13/10s、8.61×10-13/100s(Allan方差),相位噪声为-129.4dBc/Hz@1Hz和-147.0dBc/Hz@10Hz.  相似文献   

18.
随着直升机的广泛使用,旋翼气动噪声问题逐渐得到重视。概述了旋翼厚度噪声、载荷噪声、高速脉冲(HSI)噪声、桨-涡干扰(BVI)噪声和宽带噪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了旋翼气动噪声理论、试验、计算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缘襟翼、高阶谐波控制(HHC)、单片桨叶控制(IBC)、主动扭转桨叶等噪声控制方法和概念进行了介绍。重点叙述了旋翼气动噪声的研究新进展,包括大气、地面和飞行轨迹等对直升机旋翼噪声的影响,机身散射声场以及机动噪声计算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对直升机旋翼气动噪声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测控试验系统对低相位噪声频标指标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上的绝大部分相关产品已无法满足要求。本文给出一种低相位噪声频标分配放大器的设计实例,实例采用基于MAX4104增益放大和LMH6609分配放大的2级放大电路结构,充分利用MAX4104的低相位噪声放大特性和LMH6609的大电流驱动分配特性,同时采用先进的PCB(印制电路板)设计技术和有效的电路噪声抑制手段,实现了频标的低相位噪声分配放大输出。最后对实例设计进行了验证分析。本设计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卫星地面测控系统的时频分系统中,实践证明设计指标满足航天测控和武器试验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屏蔽感应电机是核反应堆冷却回路的动力源,提高该电机的效率和降低电磁噪声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限元法和磁路法相结合,设计了1台20 kW核屏蔽感应电机。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额定工况运行状态下噪声和损耗仿真分析,确定影响电机效率和电磁噪声的主要参数;选取影响电机效率和噪声的主要参数为优化变量,电机电磁噪声和效率为优化目标,输出功率为约束条件;采用正交试验表获得样本空间;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最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电机效率提高了2.6%,电磁噪声降低了5.2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