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单介绍了航天器动力学学科多层次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给出一个层次结构图。刚体、挠性体及液体是构成航天器的三类介质基元,分别涉及到不同特征的大量动力学问题。当多体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不同类型航天器或航天器子系统时,连接结构不仅是其物质基础,同时还影响到多体系统的整体动力学特性。这些研究对象都是航天器动力学行为的内因;环境作用、控制作用是航天器动力学行为的外因;给出系统的稳定性判断则是航天器动力学研究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全充粘性液体偏置多腔卫星系统自旋稳定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战略导弹,飞船,航天飞机,高超声速飞机)研制工程的复杂性,特别强调了其气动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与艰巨性,说明研制工作之进程承决于诸多因素;剖析了高超声飞行器所具有一般飞行器所没有的特点。基于世界高超速飞行器研制与使用的经验,确认空气动力学,推进技术,材料/结构,电子技术与控制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其整个研制与使用过程中的4大关键技术,而空气动力学又是统帅全局的“重中之重”;全面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空间机构将月球和深空探测作为未来空间探测的重点。未来随着深空探测任务复杂度的增加,其面临的动力学环境也更加复杂。文章分析了月球和深空探测过程中所面临的动力学问题,介绍了现有月球和深空探测中主要动力学环境试验的情况,最后提出了未来月球和深空探测所面临的动力学环境模拟挑战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边式对接机构对接捕获阶段的三体力元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超蓝  洪嘉振  章杰 《宇航学报》2004,25(4):439-442
在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从首次接触碰撞到完成捕获这一阶段称为对接捕获阶段,对对接捕获阶段动力学性态的研究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关键,建立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是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以有内导向瓣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为研究对象,从机构的物理模型出发建立了对接捕获阶段的三体力元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缓冲系统六个方向之间的耦合和缓冲系统中齿轮等转动部件惯量的影响。并在动力学仿真软件DADS的接口上开发相应的用户模块。在DADS平台上完成对接过程的动力学仿真。  相似文献   

6.
空间机械臂动力学奇点与回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导出空间机械臂非完整约束方程,讨论自由漂浮系统动力学奇点问题,对冗余和非冗余系统分别提出避免奇点的方法,对平面运动情形得到减少奇点出现的工程方法。文中附有算例。  相似文献   

7.
8.
简要叙述了总体部动力学组从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两方面,对柔性动力学、多体展开动力学、多体撞击动力学等领域进行的深入研究和取得的代表性成果。重点介绍了这些研究成果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动力学分析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李东  杨云飞  胡鹏翔  张欢  程兴 《宇航学报》2021,42(2):141-149
针对新一代运载火箭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系统耦合强烈、严重影响火箭的飞行稳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建模与仿真的方法,有效解决运载火箭姿态动力学模型地面难以验证的困难.首先阐述了在运载火箭姿态动力学分析中应用多体虚拟样机的基本思路;然后对多体动力学模型与传统火箭姿态动力学模型在建模原理上的差异进行分析,指出引入多...  相似文献   

10.
将细长弹体等效为等截面自由直梁,分析比较了三种求解其低阶固有频率的方法,算例证明:比起有限元方法和经验公式,根据自由振动方程求解得到频率解析式的方法计算精度较高且使用方便。应用频率解析式,利用优化方法,对等截面自由直梁进行初始动力学设计。细长体飞行器作为弹性体,只考虑其刚体运动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本文可为细长体飞行器的早期动力学设计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曲广吉  于登云 《航天器工程》2002,11(2):124-130,88
简要叙述了总体部动力学组从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两方面,对柔性动力学、多体展开动力学、多体撞击动力学等领域进行的深入研究和取得的代表性成果。重点介绍了这些研究成果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动力学分析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包光伟 《宇航学报》1996,17(2):76-80
本文研究带旋转对称中心贮箱的充液自旋卫星在定常推进力作用下的充液刚体耦合系统动力学问题,采用PEG方法,建立了具有常微分方程形式的系统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3.
带弹性附件的卫星的姿态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采用虚功形式的d’A1embert原理建立了带弹性附件的卫星的姿态动力学方程。方程便于与有限元程序结合。对于非自旋卫星,可以给出线性化的方程。文中建议以各阶约束模态的角动量系数对弹性附件的惯矩的贡献作为降价的参考较为方便。文章给出了一个数字例。  相似文献   

14.
15.
一、前言 长征四号(LM—4)是常规三级运载火箭,于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两次成功地将我国第一个型号的气象卫星准确地送入轨道。包复气象卫星的整流罩是运载火箭头部的一个部件,由球的一部分、截锥台和圆筒三部分组成,最大外径2.9米,长4.908米,可分为二半。该整流罩是当时我国上天的最大的整流罩。该罩与运载火箭的分离采用多点式火药弹射筒平行姿态分离,实现了在大过载下运载火箭飞行弹道初段抛罩,可提高运载能力,所达到的分离性能在国内外大型运载火箭上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17.
18.
航天器天线的展开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邱扬  刘明治 《宇航学报》1993,14(2):42-49
  相似文献   

19.
空间交会动力学和安全模式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姿态机动的拟欧拉角反馈控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采用四元数法给出了航天器姿态机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一种拟欧拉角,根据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一种姿态反馈开关控制逻辑,并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