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菲 《卫星应用》2012,(1):23-32
一、航天产业概念范畴2000年美国国际航天商业委员会与美国航天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1999年航天高技术产业现状》研究报告认为,广义的航天产业范畴包括航天基础设施、航天应用和航天支援保障三大方面,涵盖了军、民、商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各种科学研究、实验及探测卫星的天基和地基部分。这里所说的  相似文献   

2.
李忠宝 《卫星应用》2009,(2):30-34,38
卫星应用产业已在全球形成了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我国空间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必将拉动卫星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卫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卫星应用的现有基础和能力,提出了航天恒星公司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已把卫星应用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航天由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紧密联系、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三大部分组成。这不仅与世界航天观念接轨,还统一了我国各界对航天范畴的认识,使我国从事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研究的部门、机构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航天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卫星应用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卫星应用产业化首先要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多种功能和多种轨道、由多种卫星系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卫星通信系统、对地观测体系等),建成天地协调配套的卫…  相似文献   

4.
薛培元 《卫星应用》2007,15(3):25-30
本报告是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委托Futron咨询公司而作。报告的研究范围涵盖卫星服务、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制造4个领域。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卫星产业主要公司的销售收入信息,并保证对个人提供的信息保密。Futron公司利用公开数据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补充,以充分地反映卫星产业的全貌。[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廖春发 《卫星应用》2007,15(1):23-27
据2006年6月,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发表的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卫星产业销售收入为8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如果将SIA未统计的载人航天和卫星导航等领域数百亿美元收入也计算在内,2005年全球航天产业的总收入可能已突破1200亿美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据介绍,目前陕西省共有50余家企业和机构从事北斗卫星产业,科研人员逾万人,已初步形成从理论研究到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涉及航天动力、测控、卫星设计、空间材料、空间应用等航天专业领域全国重点高等院校5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从事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科研人员逾万人。  相似文献   

7.
2011年对于中国的航天来说意义非凡,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都实现新的跨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航天工程的实施都将拉动卫星制造与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卫星应用服务体系、扩大卫星应用规模政策支持明朗。2011年,我国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应用及产业发展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8.
《2012年航天报告》是由美国航天基金会、独立的研究机构以及航天领域、航天政策、金融市场、科学、教育和技术方面的专家,通过收集、分析和综合公开的信息,包括从政府报告和国会纪录,到行业协会和私人研究公司提供的数据,进行广泛的研究得出的。数据来源还包括在主流商业界和工业界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章。这份年度报告是对上一年航天产业活动、主要的产业收入来源、航天教育和培训的发展趋势、航天雇员、航天产业的政府投资以及航天产业的市场表现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2010年航天报告》是由美国航天基金会、独立研究机构以及航天领域、航天政策、金融市场、科学、教育和技术方面的专家,通过收集、分析和综合公开信息,包括从政府报告和国会纪录、行业协会以及私人研究公司提供的数据,进行广泛的研究得出的。数据来源还包括在主流商业界和工业界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章。这份年度报告是对上一年航天产业活动、主要的产业收入来源、航天教育和培训的发展趋势、航天雇员、航天产业的政府投资以及航天产业的市场表现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9,(3):19-19
欧洲咨询公司最近宣布,2008年全球政府航天计划开支创下历史新高,超过620亿美元,而今后10年计划进行的卫星发射次数将比此前10年增加38%。根据该公司最新推出的42017年前全球政府航天市场展望》报告,各国政府显然已步人一个新的投资期,致力于发展新一代航天计划。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世界军用卫星发展态势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丹 《中国航天》2010,(4):28-31
<正>2009年世界军用卫星发展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并不大,各国仍然重视军用卫星系统的研发、建设,重视军用航天能力的拓展和提升。有些国家不但在经济上继续对军用卫星计划提供支持,还制定政策对相关活动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2.
《卫星应用》2010,(3):13-13
航天恒星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9亿元人民币,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了发挥倚天重地的优势、延伸产业链,规模化发展卫星应用产业而搭建的卫星应用的高科技企业,多年来致力于军民两用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及终端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在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微波传输、数字图像处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产品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元年,火箭研发、卫星制造、卫星应用等领域在政策上向民间资本放开,国内航天公司也蓬勃发展起来。到了 2018年,商业航天发展全面加速,尤其是我国民营商业航天更是步入了"快车道"。如今,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形势下,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商业航天尤其是民间商业航天公司的发展更要"思深以致远,谋定而后动",要注重自主创新研发,找准发力点拓展商业模式,通过标准提高研发质量效益、构建商业航天产业的价值链和生态圈。  相似文献   

14.
虚拟企业--小卫星研发的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总结国外小卫星研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一种由航天企业、各小公司、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虚拟企业的新型研发模式。文章阐述了虚拟企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研究了小卫星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而论述了小卫星研发中虚拟企业的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5.
1990年 4月 7日 ,中国首次实施对外商业发射服务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获得成功 ,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休斯公司称赞这次发射是在此之前发射的31颗休斯制造的卫星中 ,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对外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不仅可以为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 ,而且也是发展和增进国际航天科技交流的良好机会 ,对于促进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以及以法国为主的欧洲空间局等少数国家和航天机构有能力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发射能力获美…  相似文献   

16.
本报告是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委托Futron咨询公司而作。报告的研究范围涵盖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4个领域。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卫星产业主要公司的销售收入信息。Futron公司利用公开数据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补充,以充分地反映卫星产业的全貌。本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7.
薛培元 《卫星应用》2004,12(3):27-31
该报告是美国Futron咨询公司会同全球VSAT论坛(GVF)和卫星广播与通信产业协会,为卫星产业协会(SIA)而作的。报告的结论是在对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4个领域的大型公司的调查后得出的。考察的主要内容是每个领域的就业、收入及其他相关信息。发射业的调查数据包含了由私人公司为商业或政府所拥有的卫星提供的  相似文献   

18.
2015年2月6日,由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京联合举办了"数据采集卫星系统(DCSS)技术及应用发展高端研讨会"。著名航天专家孙家栋、王礼恒、戚发轫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和国家部委大用户单位及评估机构、投资机构的有关领导、专家60余人,济济一堂,围绕DCSS的应用发展、市场前景、顶  相似文献   

19.
任志武 《卫星应用》2008,16(1):16-19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上午好! 今天,国防科工委、国家发改委联合召开2007年第三次民用航天工作会暨卫星应用产业工作会,总结我国航天发展与应用的成功经验,贯彻《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下同)、交流卫星应用经验,探讨今后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战略,对推动我国航天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两委就联合发布的《若干意见》进行简要报告。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全球卫星通信产业整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与此同时,一方面全球经济危机的滞后效应在卫星宽带互联网等个人消费业务中仍然有所体现。另一方面,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各国航天预算的缩减可能将影响政府机构的卫星通信采购项目,但也为有效载荷搭载等新兴业务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