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微机、LH-SC16A型A/D板、SC50型D/A板以及TMS320C30A型DSP板为基础,建立了时域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的主从机并行处理系统。这一系统具有多通道快速运算能力,可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律,更新速率,改善控制系统的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以HADC5742(或AD1674)为核心的基于PC-BUS的通用可编程A/D转换组件的原理,介绍了A/D转换组件的设计方法、工作方式、时序分析及其注意事项,对于特殊的可编程I/O组件和智能接口卡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微波暗室内雷达散射截面自动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同步转角信号的A/D转,RCS值的同步采集与处理以及转台的自动控制等部分,该系统具有1/36度的定位精度和2.5mV的回波电压分辨率,系统误差小于1dB,适用于RCS、天线方向性图及电磁兼容等测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级进模的计算机辅助为例,讨论了多层屏幕图形菜单的制作方法。菜单采用弹出式方式实现,灵活方便,可广泛应用于CAD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5.
在开发模具CAD系统时使用三维实体建立标准件图形库,采用C-API编写编图程序,将国标尺寸数据集成于其中,编制DCL对话框控制程序,产生方便,友好,美观的人机界面,一次性实现数据输入,检索和自动绘图,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在线式PIV系统,采用互相关的分析方法,以较高雷诺数下圆柱绕流和翼型尾流为例,对PIV在低速风洞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旨在表明当前PIV技术的一些特点及其用于风洞实验研究的潜力。实验中所采用的PIV系统,反映了近几年来PIV技术的一些新特点:一体化大能量双激光器系统、TSI公司的互/自相关CCD和高速帧采集板(FrameGrabber)等。  相似文献   

7.
结合开发国产化软件的实践,详细论述了开发CAD/CAM集成系统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用户界面设计、系统结构设计、数据管理、信息处理、图形支持软件、关键算法以及软件开发的工程化管理等几个方面。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为适应大规模CAD/CAM系统开发中并行作业的需要,用户界面设计、信息处理设计、图形支持软件的设计方法和原则。为实现CAD/CAM集成系统的可修改性、可扩充性和可移植性,作者直接将面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在Windows平台上实现射频仿真系统(RFSS)的界面演示方案,通过自行设计的12位A/D转换卡,对反映导引头偏转角大小的电压幅值进行A/D转换,利用Windows提供的定时器,定时采集转换数据,更新界面。综合使用了位块传输动画法和实时动画法,较好地实现了界面演示的实时性和动画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多普勒激光测速仪在风扇转子流场测量中的一些基本方法,说明采用频谱分析法要比目前使用较多的计数法多普勒激光测速仪有更多的优越性,利用BSADANTEC频谱测量系统实测了转子叶尖附近的流场,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流场信息。  相似文献   

10.
Windows下微机与数字化仪信息交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探讨了美国Borland公司95年最新推出的面向对象编程软件Delphi,实现计算机windows环境下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化仪信息交换,并在出口德国的超声浓度计及南昌公安交通地图查询系统上调试成功,对智能化电子仪表,CAD,CAM,计算机控制系统等领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86/300系列微机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考虑,包括硬件选择和应用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低速风洞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速风洞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作了综合介绍,该系统以先进的电子扫描压力测量仪器为主体,高性能微机为系统控制处理机,配制高精度模拟量采集部件和前置通道放大器,灵活实用的软件,系统具有同时进行测力测压试验的能力。该系统提供压力联机校正,模拟量通道标准信号校正功能,整个系统的设计包括了许多先进的仪器概念如:电子扫描测压,模拟量信号调理等。该系统具有采集速度快,高稳定性,软硬件功能齐全,实时数据处理,快速提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可变速发电机(ASG)对多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有着明显的效果。为了利用电力系统模拟仿真器进行实时仿真,开发了基于个人计算机(PC)的可变速发电机模组。通过将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的ASG三相瞬时值模型装到PC里的数字处理器(DSP)板上运行,来实现更为详细的实时仿真。通过DSP板上的AD/DA转换接口,对基于PC的ASG模组与电力系统模拟仿真器等实施了物理连接,进行了多机电力系统的实时仿真.所有的仿真结果均显示,引入可变速发电机后,多机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CQFP封装形式的电路板在温循载荷作用下焊点开裂的现象,利用焊料的蠕变本构模型对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发现结构的最大蠕变应变位于引线边角焊点的上表面处,与试验现象符合。同时,采用应变疲劳模型对结构的寿命进行评估,计算的循环次数和试验吻合较好,为故障现象的机理研究及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5.
多点压力测量是航空气动力研究及高性能流体机械研究中的重要测试手段。利用计算机和多点压力扫描阀系统,可以高效地完成这项任务,并可能在实验中实现数据采集及整个实验过程的自动化。我们利用HP1000/A700计算机-HP2250-测控装置-压力传感器-高速扫描阀组成的测量控制系统,在超音速风洞内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产生的流场进行了快速多点压力数据采集,并取得了可靠的结果。本文对测试和校正过程中的程序设计、测试方法和应用经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86/300微机常用的 ST-711、SBX311 A/D 板的 PL/M86采集程序。  相似文献   

17.
针对PIV技术的直接测量法中图像的可读性和可测性,讨论了从模拟图像到数字图像,最后到粒子像斑中心位置的确定过程中的误差规律;并提出一种称之为粒子像斑定位偏差综合评估的试验方法。该试验提供了一个能较为全面地定量考察PIV图像处理系统(包括硬/软件)在整个图像读入及粒子定位计测过程中对真值偏差的评估方法。最后,对石油大学流体测试室所开发的PIV图像实时采集处理系统进行了其定位偏差的评估测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总线制串行传送的多路数据采集技术,多至256个传感器或探测器,配备上编码器和信号转换电路后,挂接到两条信号总线和一条公共地线上去,可实现多路编码寻址与测试数据采集。通讯距离可达数百至数千米。它的突出优点是当传感器或探测器分散布置在较长距离上时,可简化布线和节省大量传输线。从某种角度上说,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与可靠性。该技术已应用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传送分级的频率信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证实了它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基于路径的数字系统功能测试方法。路径表示系统在输入信号作用下状态的转换。文章提出并实现了遍历路径的测试矢量生成算法;讨论了利用数字系统硬件描述语言及其模拟器生成被测系统在测试矢量序列激励下的无故障响应序列的方法;并介绍运用无故障响应序列与实际响应序列进行比较测试的故障定位法。应用上述方法,笔者在研制的NAT-403Ⅰ型数字设备自动测试仪上对三种板级数字系统进行了测试,获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ADA-1612转换板是12位的模入模出板。它可以直接用于具有S-100总线接口的单板机系统。本文简单分析了ADA-1612转换板的结构原理,详细内容参见文[2]。TP86A采用INTEL 8086CPU的十六位单板机。本文为它设计了连接ADA-1612转换板的S-100总线接口。并介绍了该接口电路和使用该接口的编程方法。现在,该接口已经实际应用到几种TP86A组成的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