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2月23日,俄罗斯联盟2-1b/“弗雷盖特”型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子午线”5军事通信卫星,但因火箭第三级故障失败,卫星落人西伯利亚地区。问题出现在火箭起飞后约7分钟。按预定计划,卫星应在发射约9分钟后同火箭分离。这次失败对俄陷入困境的航天计划是又一次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2.
今年十月份,欧洲空间局的新运载器“阿里安-4”将携带三颗卫星(业余爱好者卫星“AMSAT”、气象卫星“Meteosat 3”和巴拿马卫星“Panamsat”)进行首次飞行试验。在这之前,欧空局已经有了“阿里安”1、2和3三种型号的运载火箭。截至五月底,共进行18次发射,其中失败4次。这次投入的“阿里安-4”火箭是一种模块式运载器,它的研制费用较低,能适应各种重量和尺寸的有效载荷。一般说来,一种型号的运载火箭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虽然大运载火箭也能发射  相似文献   

3.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用于发射航天器的火箭之统称。现今报刊上有关“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情况的报道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简单地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与冠以“长征”的运载火箭等同,二是对冠以“长征”的运载火箭遗漏了1次曾在国内外引...  相似文献   

4.
空间扫描     
以色列地平线-6间谍卫星发射失败 由于搭载它的“沙维特”火箭三级发动机出现了故障,2004年9月6日下午,该卫星坠入大海。 中国一箭双星发射成功 2004年9月9日7:14,长征-4运载火箭在太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将2颗实践-6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美国国防部将采用波音公司  相似文献   

5.
2010年度,全球卫星发射和在轨运行故障频出,各主要航天国家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航天事故:印度2次发射失败,1星在轨故障;俄罗斯1次发射失败(“一箭三星”),2星在轨失效;韩国1次发射失败;日本成像侦察卫星在轨失效;欧洲、美国也均有在轨卫星重大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20日18点1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同时将创新一号03星和试验卫星四号卫星成功送人预定轨道。本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1次发射。  相似文献   

7.
<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那时起,长征火箭家族不断有新成员加入,运载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6C卫星,完成了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0次发射,树起了  相似文献   

8.
刘豪 《国际太空》2012,(2):48-55
2011年度全球共进行84次运载火箭发射活动,共发射各类航天器142个(含发射失败),发射数量比2010年明显增多,但发射失败和在轨发生故障的航天器也显著增加。全年国外共发生航天器故障事件74次,涉及58个航天器,其中发生I类故障(导致航天器全损或任务失败的重大故障)的航天器有15个,发生II类故障(导致航天器部分功能丧失或寿命显著减少的重要故障)的航天器有25个。  相似文献   

9.
美空军在1978年12月14日从东靶场发射了一对TRW公司制造的国防通信卫星系统-Ⅱ(DSCS-Ⅱ)卫星。这对卫星是该系列卫星中的第11和12颗。自从1971年发射第一对DSCS-Ⅱ卫星以来,已进行了六次发射,其中有四次成功地把8颗卫星送入同步轨道,另两次因运载火箭故障导致发射失败,损失了4颗卫星。 DSCS-Ⅱ系统由国防部通信局管理,为国防部用户提供远距离通信业务,以及为军事指挥系统各部门(包括国家指挥机关及移动用户)之间提供通信联系。DSCS-Ⅱ是一种自旋稳定卫星,用大力神-3C发射。这两颗卫星经过在轨道上检测后,一颗将定点于西径135度,另  相似文献   

10.
人类自20世纪50年代开展航天活动以来,虽然航天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但发射卫星失败的事例仍在频繁出现。故障率最高的就是发射阶段,大多数卫星的失败都是由于运载火箭故障造成的,使许多工作状态完好的卫星报废或被置入了错误的无用轨道,成了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的日本通信广播卫星事业接连受挫,不是入轨卫星故障频频发生或者导致提前失效,就是因为运载火箭爆炸而“夭亡”。为此,日本卫星通信广播业务也不时地受到影响,卫星用户被迫转移用其它卫星的事情时有发生。目前,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空间计划国产化的呼声在日本国内也日趋高涨。日本广播卫星境况 1991年是日本广播卫星(BS)业务急待发展的一年。因为,第一代工作型广播卫星(BS-2a和2b)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原设计寿命。应急发射的BS-2x卫星又因阿里安运载火箭的故障,于1990年2月发射时坠毁。  相似文献   

12.
第16颗返回式卫星 成功发射并返回地面 7月3日16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16颗返回式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了”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卫星起飞重为2.75吨,是我国迄今最重的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星上除用于科学探测的遥感器外,还携带有昆虫、藻类、植物种子、微生物、菌种和蛋白质、细胞反应器、小型生物舱、重力仪和1000个纪念封等。  相似文献   

13.
沈阳读者贾权印问:人造卫星是如何发射的? 四方帽博士:首先将人造卫星装在火箭的顶部,外面戴着圆锥形的防护罩,然后将装有卫星的运载火箭耸立在发射台上,全部准备工作完毕,按照“倒计数程序”进入最后预备阶段。随着地面控制中心的发射指令:“9、8、7、6、5、4、5、2、1,发射!”第一级火箭发动机点火,运载火箭开始脱离发射架上升,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14.
航天简讯     
奥研制成减少航天器过量电能的设备据奥地利“塞伯斯多夫科研中心”9月7日发表的一份公报说,奥地利科学家研制成一种可缓解宇宙飞行器电能过高的设备。这种设备已在日本新发射的卫星上实际使用获得圆满成功。由于强烈的太阳射线,人造卫星等宇宙飞行器上的太阳能电池往往会产生过高的电能,这种现象有可能导致飞行器内部的设备出现故障。奥地利科学家新研制出来的“液态金属离子发生器”可以通过放射正电荷来消除宇宙飞行器上过高的电能。  相似文献   

15.
法国马特拉公司正在提供一种用于通信、地球观测、气象和科学飞行任务的小型卫星,作为欧洲阿里安-4型运载火箭上的一个子卫星来发射,价格低廉。这种卫星称为贾纳斯(Janus)卫星,建在一个锥形结构周围,可取代阿里安运载火箭上用来支撑标准卫星有效载荷的锥形装置。该锥形支架是固定在阿里安第三级顶上的运载火箭设备舱段的一部分。贾纳斯卫星小到能够附在一颗或两颗主卫星上,由阿里安运载火箭射入轨道。  相似文献   

16.
9月21日,俄罗斯质子M/和风M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了一颗军事卫星。卫星代号“宇宙”2473,据悉是一颗静地轨道军事中继卫星,称为“捕鲸叉”1。“捕鲸叉”系列卫星用于接替“急流”系统中的“喷泉”系列卫星。这是质子M/和风M火箭8月18日发射俄“快讯”AM4通信卫星失败后的首次发射。  相似文献   

17.
人造地球卫星,是现代尖端科学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研制和发射.无论在经济上、军事上,还是在科学技术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运载火箭的可能,1965年8月,中央专委原则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确定:我国发展人造卫星的工作,采取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方针;并确定整个卫星工程由国防科委负责组织协调,卫星本体和地面测控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运载火箭由七机部负责。卫星发射场由国防科委试验基地负责建设。这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即进入工程研制阶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武铠 《太空探索》2004,(10):2-3
8月29日15时5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今年继“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和“探测二号”3颗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传来的捷报。这3次发射升空的火箭,同属我国的“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丙系列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最早的民用空间技术研究机构——上海机电设计院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的1001设计院,受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双重领导,成立时的任务是研制人造卫星及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后来,鉴于当时我国的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还很低,研制运载火箭和卫星的基本条件尚不具备,从1959年起,设计院的任务就由研制卫星和运载火箭转为研制探空火箭。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月20日,印度空间研究组(ISRO)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成功将本国资源卫星-2(ResourcSat-2)及其他2颗小卫星送入轨道,这标志着“印度遥感卫星”(IRS)系统又增新的成员。此次发射也是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的第18次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