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长径比大于801的细长轴精密加工问题,从车刀角度、车削方法、车床尾座、跟刀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满足了加工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长径比大于80:1的细长轴精密加工问题,从车刀角度、车削方法、车床尾座、跟刀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满足了加工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简要分析了TC4细长轴的加工难度。从装夹方法,刀具参数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等方面入手,克服了工件的弯曲变形、振动以及"让刀"等现象,通过五项措施,改善了加工手段,使"超细长轴"车削加工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探空火箭箭头是一种细长型自旋飞行器,为了在火箭发射前在地面充分验证箭头姿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建立了以悬臂梁式三自由度气浮转台为基础的地面仿真验证系统,以适应细长型自旋飞行器的运动特点。该仿真系统可以验证箭头消旋、三轴稳定控制、姿态机动控制和轴向旋转控制等一系列任务需要的控制动作。首先介绍了该仿真系统具体各部分的详细设计,其次对姿控系统的算法进行介绍,最后对4种控制模式进行仿真测试。2016年4月27日鲲鹏1B探空火箭发射成功,姿控系统取得理想结果,验证了该仿真系统在地面环境下仿真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长径比接近80∶1的超细长空心杆(活塞杆)的结构特点和加工难点。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细长空心杆车削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多轴随机振动环境的疲劳损伤机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轴随机振动试验能够同时激发结构在不同方向的模态,使动力响应表现出比单轴振动更为丰富的共振峰,因此对经受多轴振动环境的产品开展疲劳损伤机理分析很有必要。文章围绕多轴随机振动环境疲劳损伤机理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分析,调研多轴随机振动环境疲劳损伤机理的研究现状,为多轴振动试验及可靠性试验方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多轴振动系统的原理研究和相关试验设备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陀螺系统构型对卫星的可靠性和姿态控制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由6个陀螺组成的惯性测量单元的伞形安装方式,它的6个陀螺的输入轴按两组正交的方式安装,其中一组正交的陀螺的输入轴安装在卫星的三个惯性主轴(星体坐标系的坐标轴)上,而另一组正交的陀螺的输入轴,相当于前一组正交的陀螺的输入轴以从星体坐标系的原点出发并与三个坐标轴的夹角相等的射线为轴旋转60°的角度,使得6个陀螺中两两相邻的陀螺输入轴之间的夹角是相等的。这种安装方式同某些其它的6陀螺安装方式一样,只要其中的任意三个陀螺工作就能给出卫星的三轴姿态信息。分析了该系统的测量性能和可靠性,并与正十二面体的安装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的可靠性是相同的,但是测量性能要比正十二面体的安装方式优越,最后给出了一个巧妙的结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典型细长体结构的两点激励振动试验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传统的细长体结构的振动试验中,通常采用单一振动台,通过扩展台面连接、多点平均控制的方式开展试验,可能造成结构不同部位的过试验或欠试验;而采用多个振动台协同开展振动试验可以模拟细长体结构的多点载荷激励,可提高试验模拟的置信度。文章通过某典型细长体结构,分析了传统单点激励振动试验的问题,对该结构两点激励振动试验方案、夹具、控制等的设计情况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实际试验结果。研究结果可为开展类似细长体结构的两点激励振动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几年离轴三反(Three-Mirror Anastigmat,TMA)相机在大视场高分辨率成像领域的应用,大长细比反射镜的支撑技术成为离轴TMA相机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研究的反射镜尺寸达到986mm×246mm,为了使大长细比反射镜的支撑结构同时满足高刚度和高面形稳定的要求,采用理论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种侧面柔性支撑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反射镜组件一阶频率达到114.9Hz,在重力和2℃温变耦合下综合面形变化均方根值只有4.9nm,工艺件的力学振动试验结果和仿真分析基本吻合,反射镜支撑结构设计合理,满足空间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喉栓式推力可调发动机喷管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喉栓式推力可调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喉栓型面进行了过程优化;针对喉栓不同作动速度和自由容积,分析了流场内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非同轴喉栓发动机试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细长锥型喉栓总体性能最优;发动机压强建立过程与喉栓作动速度和自由容积关系密切;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差别不大,可为喉栓式推力可调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旋成体在无侧滑大攻角下的横向气动力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具有尖锥头部细长旋成体(以下简称弹体)在无侧滑下横向气动力随攻角变化特性,其中包括尖锥头部顶角、旋成体长细比、初始滚转角、试验雷诺数诸参数对横向气动特性的影响。还介绍美国NASA的一篇综合研究报告的部分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亚音速下,弹体气动特性对上述诸参数反应极为敏感,有时呈现随机特性。头部加边条、减小长细比或在后体装尾翼,将有助于减弱横向气动力。采用弹体旋转飞行技术,虽然产生Magnus侧向力,但有效地克服了气动力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12.
细长体双自旋卫星自旋部分的能量耗散会导致卫星章动运动的发散。利用消旋体的惯性积在动力学上的耦合作用,使消旋电机的轴向力矩通过耦合,产生横向力矩来阻尼章动,称之为消旋主动章动控制(DANC)[1]。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动力学解耦的仿真方案,用单轴平台进行细长体双自旋卫星消旋和章动控制的系统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高超音速化学非平衡钝头细长体绕流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耦合求解连续方程和法向动量方程的具体做法,以及在高空情况下考虑滑移边界条件后的数学处理。计算结果表明,对钝头细长体,可以将计算推进到三十倍头部半径的后身区域。  相似文献   

14.
前言迄今为止,空间各种长寿命飞行器都是在地面上组装后发送到空间的,这必然使结构设计受到极大限制,使建造及使用细长比大的高刚度超轻构件等变得十分困难。空间有着无限的财富和能源,空间领域已成为高技术发展的热点区。随着航天技术、宇宙科学研究和空间工业的发展,为实现更大规模的空间利用,空间大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在轨建造技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超大长径比细长型、薄壁台阶孔式内圆外方结构精加工技术的研究,将内孔加工由铰制改为珩磨,摸索出最佳的珩磨参数,满足内圆精度要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因铰制孔无法排屑造成的划伤筒壁问题。通过改进定位基准,改进装夹工装,摸索出最佳的磨削参数,控制磨削变形,满足外方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整体复合裙的铺层比优化设计与轴压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有限元法研究了炭纤维无纬带与平纹布铺层的体积比λ对整体复合裙抗轴压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λ为7∶3时,复合裙的抗轴压性能较好。对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制备的具有优化铺层方式的复合裙进行了轴压性能试验,试验所得复合裙的轴压刚度与计算值的偏差为9.5%,试验的轴向应变-载荷曲线与计算的轴向应变-载荷曲线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针对Al-Zn-Mg-Sc铝合金进行真空电子束焊接试验,研究表明,焊接接头各区域显微组织有所变化,与母材相比,热影响区晶粒有所粗化,且晶粒内部弥散分布的Al3Sc粒子数量有所减小,焊缝区发生了再结晶,由母材细长的纤维状组织转变为等轴晶组织,Al3Sc粒子发生了溶解,且焊缝上部的晶粒尺寸明显大于焊缝中部的晶粒。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达到基材强度的80%以上,大部分拉伸试样均在焊缝处断裂,退火态焊接接头经过焊后时效处理,接头强度可达515.7MPa,为母材的94.2%,有效地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8.
将细长弹体等效为等截面自由直梁,分析比较了三种求解其低阶固有频率的方法,算例证明:比起有限元方法和经验公式,根据自由振动方程求解得到频率解析式的方法计算精度较高且使用方便。应用频率解析式,利用优化方法,对等截面自由直梁进行初始动力学设计。细长体飞行器作为弹性体,只考虑其刚体运动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本文可为细长体飞行器的早期动力学设计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0,(8):64-64,F0003
星系NGC 5216(上)和NGC 5218看起来很像是被一条细线栓在一起。只不过,这条由云气、尘埃和恒星所构成的细长潮汐尾,足足有22000光年长!  相似文献   

20.
赵友  赵玉龙 《遥测遥控》2023,44(3):78-85
六轴力传感器在智能制造、精密装配、运动医疗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大量程六轴力传感器为研究目标,针对六轴力解耦测量和交叉干扰抑制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压阻式大扭矩动态六轴力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在传感器结构设计中,采用4个直梁式三轴力传感器组合的方式进行载荷分摊,满足大力值和大扭矩的测量需求;在三轴力传感器设计中,利用弹性体应力对称性分布的特点和惠斯通电桥平衡原理,布置传感器敏感电阻并组合成测量电桥,实现三轴力的解耦测量;根据六轴力传感器在三轴力和三轴力矩作用下的应力变化规律,采用矩阵解耦的方式实现六轴力解耦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