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介绍一种适用于低压、宽范围供电的多路输出DC/DC变换器,在功率电路中使用无损耗箝位电路实现了变压器磁芯的复位,控制电路使用第三代BICOMS电流控制型PWM,简化了电路设计、降低了噪声敏感度,给出了多路输出电源中变压器和耦合电感的工程设计的详细过程,同时分析了多路输出耦合电感对负载交叉调节性能的影响.研制的变换器输入电压范围8V-40VDC,输出5V/3A、±15V/0.5A、 10V/0.5A.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一种通过交直流变换共用主电路实现同一电源双路分时输出的方法,给出了交直流共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交流变换五电平载波移相及直流变换级联移相控制策略。为了在三相交流变换电路的基础上实现大功率直流输出,并兼顾各相功率均衡,提出了一种相位角同步的均流控制策略。最后通过试验实现了同一电源分时输出交流115 V/400 Hz/100 kVA和直流270 V/80 kW,验证了所述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生产需要,我厂自行设计了一台可以移动的轻便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其外廓尺寸290×550×720毫米,自重150公斤。经过几年来的使用,性能稳定,效果较好。一、电源焊机主电源由抽头式三相焊接变压器、硅整流二极管、电抗器等组成。主电源电气原理如图1所示。 1.主变压器 1)主要参数输入电压~380伏输出电压 14~30伏容量 6仟伏安接法△/Y 铁芯尺寸 90×316×340毫米硅钢片厚度 0.35毫米 2)线圈的绕制初极边:用φ1.56毫米漆包线,分两  相似文献   

4.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削机床,是机加工厂耗电最多的设备。三相异步电动机属感性负载,因此功率因数总小于1。空载时,定子电流主要用于无功激磁,所以功率因数更低。当负载增加时,定子电流中有功分量增加,使cosφ值增大,当负载接近额定值时,cosφ值最大。因此功率因数和效率一样,都是在额定负载附近最高,而在空载或轻载时较低。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标准CMOS工艺下的低电压带隙基准电路,该电路使用了温度的二阶曲率补偿技术,使输出电压达到了较低的温度系数.HSPICE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在-20℃~120℃的温度范围内,输出电压变化为500uV,在1.0V~1.8V的电源电压范围内,输出电压为284.6±0.3 mV,电压抑制比约为60dB,最低工作电压接近于1V,在1.3V的电源电压时,总共耗为5uW,适合于低电压低功耗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频逆变电阻焊机的特点 逆变电阻焊机是将电网供给的工频交流电(50/60Hz)先行整流,经大功率逆变器转换成中频电源(一般为1000Hz),再经中频焊接变压器降压、整流后输出直流焊接电流.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EB-PVD设备性能、增强其工作灵活性,基于三级AC-DC拓扑电路、多路逆变电路串并联技术、双闭环控制策略分别设计制造了加速电源、灯丝加热电源,并将所研制加速电源、灯丝加热电源与两极电子枪、真空系统、控制系统等进行集成,组成EB-PVD试验装置,分别测试了该装置输出的高压、最大束流、灯丝加热电流、功率变压器输入波形等。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逆变电源输出高压达到-30k V,束流输出时逆变电源输出特性为恒压特性;灯丝加热电流最大150A,最大束流达到2000m A。这表明所研制的逆变电源满足EB-PVD设备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上海Ⅱ号工业机器人,于1987年5月研制成功,6月参加了北京首届国际机器人展览会,10月通过了由上海市科委主持的市级科技成果鉴定。机器人的各项性能指标实现了预先设计要求,达到了国际上80年代同类产品的水平。经过实际测定,在机器人抓重12kg全速满负荷的情况下,全机(包括控制箱和机器人本体)共消耗功率不大于1.2kw,电源系统容量的实际设计参数为2.5kw。在地线处理上,采用三相变压器的隔离措施,保证了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 二、电源系统布局 上海Ⅱ号机器人电源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三相交流电源、交流控制电路、三相变压器和PS_1、PS_2、PS_3多路直流开关型  相似文献   

9.
为了设计一种适用于小功率离子推力器的小功率正高压屏栅电源,本文提出了一种前级降压斩波电路后级全桥LLC谐振及全波倍压整流的两级式拓扑结构。在该主电路的基础上,设计了控制电路,并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正高压屏栅电源在输入电压42 V、输出负载12.52 kΩ时,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1050 V、88 W,且输出电压误差范围控制在2%以内,屏栅电源效率为90.44%。对于输出正负极高压短路、瞬时加减载具有自恢复功能。研究证明了该两级式拓扑结构的可行性,从而提供了一种小功率正高压屏栅电源的设计方法,对小功率离子推力器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双流发电机励磁调压系统对发电机交直流电源的输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励磁调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系统分别采用交/直流调压器(WZT-3型/SLT型),实现飞机发动机起动所需 115/200V、400Hz交流电和 28/56 V、0~70 V直流电的输出。采用 Saber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励磁调压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压电陶瓷微位移系统的定位精度,设计了一种以PA93高压运放器为核心的高精度、稳定性好的大功率压电陶瓷驱动电源.重点阐述了系统设计方案,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和特性功能进行了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电源具有精度高、输出电流大、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的特点.当压电陶瓷等效容性负载为3μF时,能在1KHz内实现0V~ 10V到0V~100V的动态放大,电压输出精度可达0.1mV.  相似文献   

12.
YJ—59精密,直流高压稳压器(简称仪器),在使用中由于输出短路,导致故障的机率极高。本文介绍的两个故障检修特例,其中之一就是由于输出短路而引起。考虑到将要叙述的两例故障都发生在高压放大整流电路,故将该单元电路加以整理,加附图。1输出电压过大将仪器接通电源,在各量程上,输出均超过指示电表的满量程。将转换开关打在100V,输出为115.5V,并调节面板上租调旋钮,输出电压不变。动手检修时,先通电检查6V基准电源和正负15V工作电源,经检查确认其正常后,再检查重点怀疑的3DD202B(附图中的Q15、Q16)调整管。经检测Q16…  相似文献   

13.
以Ti/V/Cu、V/Cu为中间层的TiAl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真空扩散连接方法对TiAl/Ti/V/Cu/40Cr钢及TiAl/V/Cu/40Cr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Ti/V/Cu作中间层的接头拉伸强度高于以V/Cu作中间层的接头强度。界面分析显示,Ti/V、V/Cu、Cu/40Cr钢的各个结合界面处未形成金属间化合物,而TiAl/Ti的结合界面上有Ti3Al产生;在TiAl/V的界面上有Ti3Al、Al3V两种金属间化合物产生;界面上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是接头发生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三浮陀螺仪输出轴采用有源磁悬浮,系统工作在分时控制模式下,控制变量为总周期和周期内加力占空比.加力电源类型的选取以及加力电压幅值的确定对电磁力的大小、磁悬浮的功耗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陀螺温度场分布和陀螺精度.在研究了磁悬浮元件电磁特性之后,给出了确定加力电源的基于磁路分析的Flux电磁仿真法.分析给出直流、正弦和方波这三种电源的加力幅值范围为1.7V~ 2V,并结合试验确定1.8V的方波电压加力为最佳方案.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分析加力电压是有效的,同时节省了大量实验探索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惯导系统中加速度计信息采集的V/F方案,其将加速度计输出的电流信号通过采样电阻转化成电压信号,再由高精度V/F芯片进行电压信号到频率信号的转换,然后通过FPGA计数、同步、补偿并最终输出.整个方案的实现过程简单,电路体积小,成本低,非常适用于导弹及鱼雷等捷联惯导系统应用领域.实验证明,该方法提高了加速度计...  相似文献   

16.
基于TMS320LF2407A的便携式陀螺电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A的高性能陀螺逆变电源系统,采用SPWM技术获得了恒压恒频的三相正弦交流电输出,具有集成度高、低功耗的特点,利用DSP对电源输出的各种信号进行监测,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采用陷波滤波和低通滤波相结合的滤波电路,有效减少了电源输出的开关谐波分量。结果表明,电源各项指标均满足陀螺仪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Dynasty 700将先进的逆变技术的优势和高端交直流氩弧焊电源的特点相结合,以紧凑的结构提供卓越的电弧性能. 该产品输出范围大,拥有高达500A/40V,100% 暂载率,兼容大电流的铜焊接和铝合金焊接的自动工艺.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源组件在供电电压18V应急状态下工作时多路交流电压输出偏低故障,对电源组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建立故障树,实现了故障的准确定位和排除,为类似故障排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PWM型半桥式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款基于PWM技术的半桥式开关稳压电源.给出了高频变压器、PWM控制及驱动电路的详细设计方法.用该方法设计了一台功率为150 W、输出电压为 15 V的半桥式开关稳压电源,并给出了实验波形.  相似文献   

20.
采用激光焊接/超塑成形/扩散连接( LBW/SPF/DB)组合工艺制作Ti6A14V钛合金夹层结构试验件,分析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前后激光焊接区域及母材显微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塑性变形过程中,β晶粒取向逐渐向拉伸方向转变,内部细小的片层状组织能使焊缝强硬度降低、塑性增加,从而能够承受拉伸过程中的弯曲、拉伸应力的联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