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空局(SEA)应用阿里安火箭技术正在研制“织女星”低地轨道卫星运载火箭,它是一种三级式全固体运载火箭,能把1 500kg的载荷送入800km轨道,将于2005年进行首次发射。该计划主承包商是菲亚特(Fiat Avio)公司和法国航宇公司,参与该计划的还有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瑞士等国家。 “织女星”火箭由三个固体级和一个液体上面级组成。第一级采用阿里安-5运载火箭的P80先进固体助推器,该发动机性能高、成本低,采用纤维缠绕壳体和柔性喷管。第二级采用菲亚特公司的Zefiro发动机,发动机壳体采用碳-环氧纤维缠绕而成,喷管采用碳-碳喉衬。该发动机已试验点火3次,最近的一次试验于2000年12月15日完成。第三级采用一台改进的Zefiro发动机,装填7t固体推进剂。上面级是一种使用可储存推进剂的姿态控制和微调发动机。 “织女星,,火箭将从改造过的阿里安1-3发射台、ELA1发射台发射。每年发射3~4次,最多达6次。该火箭发射1 000kg载荷的价格约2000万美元,比美国火箭的发射价格低15%。 (姚彦君提供)  相似文献   

2.
航空喷气战略推进公司为美国空军小型洲际弹道导弹计划研制的第二级模样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该公司的加州萨克拉门托的试车台进行了点火试验。2月9日的点火试验中,发动机推力为41000磅、燃烧时间为41.7秒。该公司说,此发动机采用了石墨纤维缠绕壳体、碳碳喷管材料和一种新型内绝热层。上星期,空军与四家公司签订了六份合同,继续设计和研制小型洲际弹道导弹推进系统。联合工艺公司化学系统分公司得到了价值为6210万美元的研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日本于1955年研制出了本国第一枚固体火箭“铅笔”(ぺンシル)号,其直径只有18mm,长仅230mm,重量才230g。到1970年,其间用了15年的时间,日本便研制出用于发射卫星的固体运载火箭。现在日本已研制出直径达1.4m的各种固体运载火箭,而固体火箭发动机已能生产直径1.6m的。  相似文献   

4.
“火花”科研生产联合公司是原苏联生产各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及推力装置的重要企业之一,位于彼尔姆市。以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为中心,该公司从事科研试验、设计、实用和基础研究工作。该公司设立一系列独立的分支机构和部门,分别进行固体火箭发动机及部件设计,进行气体动力学、热传质过程以及燃烧室内部过程参数的计算和研究,进行新构件、新材料的防护材料性能研究和鉴定,还进行生产质量保证及可靠性研究和各种试验。目前该公司正试尝进行固体发动机和推进装置的商业化生产,开发一系列新材料、部件、成套设备和生产线等民品。该公司已同我国有关单位建立了联系。  相似文献   

5.
洛克希德和航空喷气公司的工程师们采用先进的连续混合工艺生产了首批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用的推进剂,该工艺过程比常规的固体发动机浇注方法更安全、更快,而且对环境污染较轻。这种连续混合方法不是新工艺方法,航空喷气公司曾在六十年代为海军的“北极星”弹道导弹计划研究过.经洛克希德/航空喷气联合队共同研究后,使得该工艺方法更加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6.
新型的“大力神”运载火箭将发射一颗星球大战计划(SDI)用的卫星.8台捆绑式固体火箭助推器已安装到标准的“大力神”2上.  相似文献   

7.
据《高级材料与加工工程科学》1986年5月报导:去年秋天,大西洋研究公司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首次试车成功。该发动机燃烧了14秒,消耗了725公斤的推进剂,表明此种发动机能承受极高的温度、压力以及导弹发射时产生的振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是飞行动力实验室和LTV航天防御公司共同实施的高级研制计划的一部分,制定该计划是为了证实战术导弹通过使用铝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使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重量、射程和有效载荷得以改进。这一计划从1981年就已经开始实施,它包括:为  相似文献   

8.
根据1998年航天标准化工作计划安排,由四院承担研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方案研究》课题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现已完成了各项研究内容,并通过了会议评审。评委会一致认为:该课题论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三化” 的必要性,研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6,(2):45-45
欧空局“维加”小运载的第三级固体发动机“齐费罗” 9去年12月19日在意大利成功进行了首次热试车。该发动机长3.5米,直径1.9米,装药重 10吨,由意艾维欧公司制造。它将在飞行217秒时在100公里高空点火.将火箭第四级送入  相似文献   

10.
从本刊刊载情况看,2021年对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有几个值得一提的事情.首先,我国自主研发的?3.2 m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和?3.5 m整体式复合材料缠绕固体火箭发动机相继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打通了?3 m以上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链路;其次,2021年在以超燃、推力可调可控特种发动机等为...  相似文献   

11.
NASA于4月10日在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东部试验区成功地进行了一台长6m、直径1.21m的航天飞机先进固体发动机(ASRM)缩比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试车全程约30s. 这次试车开始了支持航天飞机先进固体发动机研制计划的一组(10次)试验.前5次试车将鉴定新型发动机喷管的候选材料,称为喷管鉴定试验-1(NEr-1).4月10日试车的试验发动机重约18140kg,包括重  相似文献   

12.
目前,美国已把为军用、民用和商用的低成本、高可靠进入太空方案列为重点项目.预计到2000年,对于低地轨道空间运输系统的有效载荷能力要求,可能会达到2268~2722t.固体火箭在满足这一要求方面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事实上,美国目前的太空入轨级(近地点和远地点发动机)、五分之四的运载火箭助推级和第五代运载火箭新型号,都使用或准备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 今后的空间站、星球大战计划及太空探索,都需要大推力运载火箭的支持;正在研制  相似文献   

13.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环境贮存试验和使用寿命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第一部分简介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贮存和综合环境试验,提出了主要的贮存和环境试验设备,以及主要的测试仪器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预估方法。早期采用长期监测计划预估发动机寿命,后来改进为长期使用寿命分析计划预估发动机寿命,该计划包括破坏模式分析、过载试验、破坏概率分布和老化试验四方面的内容。最后得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4.
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始终是推进航天技术和探索未知空间的重要支柱,固体火箭发动机以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常被选作推进系统,针对航天工程中火箭运载、在轨维修和精确制导等技术的需求,重点梳理了多年来美国、俄国、日本、欧洲和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进展与成果。以火箭运载和精确制导为临界点,将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大小型区分,基于整体式和分段式的特点,列表对比了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长度、直径、推力等重要技术参数。沿着时间的发展主线,概述了小型单/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参数、飞行测试结果等。通过对比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国内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展的技术差距,提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介绍美国航空喷气公司的低成本火箭发动机技术开发计划执行情况及结果,该计划研制了三台论证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均圆满成功,不仅证明了所开发的低成本发动机技术的可行性,而且对固体发动机的低成本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将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优化设计程序与Auto CAD绘图软件联接起来,根据总体优化过程中的主要设计变量-直径和膨胀比的数值,绘制一系列的发动机总图,在优化设计过程中,使用该程序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发动机总图和发动机直径以及膨胀比的变化趋势,为设计者提供直观的图形.这项研究为形成一套完善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用于大型固体发动机无损检测的X射线层析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X射线高能物理研究导出的X射线自动层析技术,可望用于大直径(3.809m)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无损检测。为了验证高能级X射线的使用可能性,美国的先进研究与应用公司与空军莱特试验所于1992年对60MeV X射线层析仪进行了应用研究。X射线层析仪可得出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部的三维细化图象,由此可查出装药气孔、装药与绝热层界面脱粘等缺陷。  相似文献   

18.
法美两国正在联合实施一项称为Rustique的先进火箭冲压发动机研究计划。法国将根据这一计划的结果来确定是否研制一种新的反辐射导弹以及是单独研制还是进行国际合作;美国可能将这项计划中得到的数据用于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该火箭为“无喉道式”的,也就是固体火箭燃气发生器与冲压喷气发动机之间没有喉道。冲压喷气发动机利用火箭发动机的燃火自行点火。 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可以自动调整火箭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性能以使冲压喷气发动机工作正  相似文献   

19.
洛克希德和航空喷气公司,于1989年4月21日接受了NASA的一份价值10亿美元的研制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ASRM)合同。ASRM将代替现用的莫顿·锡奥科尔公司重新设计的固体火箭发动机(RSRM)。ASRM长38.4m,它不象锡奥科尔公司重新设计的4段式助推器,而只有3段,因而仅有一个焊接的工厂接头和一个靠增压密封的现场安装接头。新助推器的直径比原先的助推器大10cm,使用质量更轻的钢壳体和能量更高的固体推进剂,装药量增  相似文献   

20.
沈超 《上海航天》1992,(5):47-50,56
为了加大射程,有必要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用计算机进行优化设计.根据最典型的指标要求(恒推力、定总冲)和约束条件(外圆直径受限),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的优化设计进行了讨论.以套筒型装药和两级式单孔管状药为例,介绍了计算机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给出了程序框图.该方法程序简单,实用性强,但不适用于变推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