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惯性/雷达/红外复合末制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婷  高晓颖 《航天控制》2011,29(1):15-18
对基于惯导/雷达/红外导引头的复合末制导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介绍了双模导引头应用到飞行末段改进惯性导航的方法.提出了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将寻的头测量得到的相对方位角和角速率信息与惯性导航信息融合起来,估计并修正再入飞行状态参数偏差,按其具有终端位置和角度约束的制导律实时进行导引控制的再入复合末制导方法.本文对寻的头卡尔...  相似文献   

2.
雷达/红外双模复合制导是精确制导武器的重要制导方式.通过分析雷达/红外复合制导机理,提出了基于单模导引头单机的雷达/红外复合制导模拟方法,解决了两部导引头如何时空配准、数据关联、融合识别和融合跟踪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复合制导反辐射导弹的被动红外导引头的方案设想。以美制某型防空导弹系统的探测雷达作为设想打击目标,结合目标特性对红外导引头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导引头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复合制导反辐射导弹的被动红外导引头的方案设想。以关制某型防空量弹系警的探测雷达作为设想打击目标,结合目标特性对红外导引头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导引头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5.
吴禹富 《中国航天》1991,(8):36-38,42
介绍了红外/毫米波双模制导技术的必要性及发展情况,探讨了红外/毫米波双模分口径复合制导、共口径复合制导和红外/毫米波双模集能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还简要介绍了这种双模制导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6.
基于机载拖曳式诱饵会对雷达导引头形成双点源干扰这一背景,对拖曳式诱饵对抗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拖曳式诱饵形成干扰的原理,针对拖曳式诱饵不能够对红外导引头形成干扰这一特点,基于雷达/红外信息融合技术,对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对抗拖曳式诱饵技术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双模寻的目标检测跟踪流程。最后在干扰条件下利用雷达/红外信息融合技术对目标跟踪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甘伟佑 《上海航天》1990,(6):2-5,19
着重探讨一种新型导引头,它是在波形上实现PD/CW兼容、在状态上实现半主动与主动寻的复合、汇集两种导引头的优点于一体的新型导引头;指出了这种导引头的特点,介绍了总体设想;还讲述了频率转置关系、稳定条件和精度要求,以及半主动寻的与主动寻的复合转换问题;指出新型导引头在中段制导的半主动寻的状态下,又加入了PD/CW波形兼容机制,从而获得了很强的波形隐蔽、诱惑以及抗干扰能力;最后指出采用MIC、MMIC、PLL等小型化技术与工艺,完全可实现这种新型导引头.  相似文献   

8.
汪朝群 《航天控制》2005,23(1):76-78
随着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现在不再是利用单一的雷达或者红外寻的 制导方法实现对目标的探测、跟踪,而是采用多谱段组合的复合寻的方法实现对 目标的探测、跟踪和指令的形成。目前最常用的复合寻的是射频与红外复合寻 的。因此,要在内场实验室内进行复合寻的制导系统的性能验证和评估,半实物 仿真试验是必不可少的技术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射频/红外复合系统半实物仿 真试验的可行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对目标和背景的红外特性研究,阐述了在复杂背景条件下防空导弹对目标的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的组成和原理。详细分析了地面杂散背景的辐射和散射特征。综合分析了军用飞机被防空导弹攻击时的红外辐射特性。其分析结果对研究防空导弹红外成像导引头如何从复杂背景中将目标的典型特征信息提取出来并进行有效的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战兵 《上海航天》1998,15(4):51-61
在介绍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导引头的功能、结构、作用原理及对各部件的要求的基础上,以法国“西北风”和俄罗斯“针”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为例对导引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探测系统的光学系统、调制方式、制冷探测器等部件的描述,论述了该类导弹的探测原理、跟踪控制信号的形成原理和跟踪原理。给出了跟踪信号的形成公式和控制信号公式。最后展望了该类导弹的红外导引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旋转弹制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  李君龙 《航天控制》2005,23(3):43-45
旋转弹为近程、低空、快速反应的单舰防空导弹,主要拦截、攻击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和高速飞机,旋转弹主要采用红外被动寻的制导,具有操作简单、反射后不管的特点,飞行过程中采用单通道控制模式,用一对舵面和一个舵机来控制导弹飞行。点源红外寻的导引头探测的不是目标实体,而是目标红外辐射的中心,为了使导弹能够精确的击中目标的要害,本文根据旋转弹点源红外寻的导引头的特性,研究了前置偏移比例导引律,并结合某便携导弹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前置偏移比例导引律能够很好地导引导弹飞向目标,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介绍国外毫米波寻的技术在反坦克导弹、空地导弹、空空导弹、巡航导弹等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过程.综述毫米波系统(毫米波雷达、双模导引头),毫米波器件(砷化镓器件和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小型化和高密度封装,自动识别和并行处理的当前进展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动雷达导引头技术和直接侧向力发动机控制技术,对防空导弹精确制导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主动雷达导引头给出预测脱靶量和脱靶方位信息,设计了直接侧向力控制方案,对导弹飞行速度、飞行高度、飞行姿态等因素对直接侧向力作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脱靶量,提高防空导弹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14.
RAM导弹的导引头正在作改进,以对抗先进的反舰导弹.美通用动力公司和西德RAM导弹系统GmbH公司正在各自独立研制一种红外成像导引头,供舰载RAM导弹使用.该导引头将保留其雷达/红外双模导引能力.但是新导引头将应用成像扫描技术来代替目前在红  相似文献   

15.
双弹雷达导引头联网反隐身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防空导弹的高速运动和体积、质量、能源等限制,地面雷达可以采用的一些反隐身技术在弹载雷达中则难以实现。这就使防空导弹主动寻的雷达导引头如何反隐身成为当前防空导弹领域中的一个难题。借鉴地面雷达反隐身技术,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一种近期比较可行而且有希望走向实用的雷达导引头反隐身技术——双弹主动式雷达导引头联网反隐身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对两导引头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提高了对目标的检测概率,改善了整个系统的跟踪精度,并使跟踪开始得早,确保防空导弹对隐身小目标的快速反应时间和杀伤概率。  相似文献   

16.
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初制导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跃青 《上海航天》2011,28(4):33-37
对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的初制导进行了定性研究。根据期望前置角,讨论了导弹发射出筒后的侧向力控制方案,给出了发射时下沉的补偿措施。分析了俄制针式便携式红外寻的防空导弹初制导系统的控制律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张海容  侠谷 《上海航天》2001,18(4):31-33
论述了半主动寻的系统在间断照射体制中存在的目标信号盲视问题;提出了在间断期间应用数学解算原理,求解目标方位的数学导引头方案,并以此方案与半主动寻的导引头交替工作的方式,解决半主动寻的制导问题。  相似文献   

18.
垂直     
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2 0 0 5年 2月底 ,欧洲导弹集团 (MBDA)成功进行了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射试验。试验中 ,装有红外导引头的防空导弹直接命中 1 0km远处低空飞行的小型靶机。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是中距空空型米卡导弹的车载型 ,由战术行动中心、探测雷达和数辆 (一般为 4辆 )导弹发射车组成 ,彼此通过光纤连接。每辆发射车携带 4枚雷达主动制导或红外成像制导的米卡导弹 ,可对多目标进行快速齐射 ,发射间隔 2s。该系统能 3 60°全方位防御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空射导弹等目标 ,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全天候…  相似文献   

19.
文会 《中国航天》1993,(11):42-42
SAHV-IR 红外型南非高速导弹(SAHV-IR)是在采用雷达制导的雷达型南非高速导弹(SAHV-R)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型防空导弹,并计划作为对仙人掌-响尾蛇系统的一种改进。SAHV-IR采用双色导引头,依靠目视截获目标并发射导弹。尽管其气动特  相似文献   

20.
红外/雷达复合制导数据融合技术中的时间校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上分析了适合于红外/雷达双模复合制导背景下数据融合的3种时间校准方法,以校准误差为标准,时间片和目标机动为影响因素对这3种方法的校准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并首次对传感器测量噪声在校准中的传播变化情况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尝试性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分段线性插值方法计算最简单,对噪声在校准过程中传播的不确定性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对时间片和目标机动均不敏感,它满足了双模复合制导对数据融合时间校准方法的要求。最后给出了分段线性插值在双模复合制导数据融合中的应用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分段线性插值方法的时间校准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