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如果类星体真像红移显示的那样远的话,那么,天文学家就会面临一些迷惑难解的问题。举例来说,这些类星体必定非常明亮,光度至少应该足整个普通星系光度的30倍~100倍,才能在如此遥远的地方仍然显得那么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人员将视线深入到由宇宙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浓密云团后面,这时他们认为终于确定了类星体的起源。类星体是宇宙间最为明亮、最具威力的天体。通过对200多个远方的星系进行X射线和红外线观测,结合在可见光状态下拍摄的图像,结果显示当两个星系互相碰撞,其中心的黑洞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类星体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3.
由爱因斯坦天文台最近观测到的273个类星体、Ⅰ型Seyfeft星系的软X射线光度(Lx为0.5—4.5keV)资料,与它们的红移z值构成一个连续序列(图1)。利用球对称吸积模型计算得到:高红移的类星体,由于其较大的吸积率,在这个序列上停留的时间较短(~106年);而低红移类星体及Ⅰ型Seyfert星系停留的时间较长(~108年)。利用现有的107个类星体的射电单色光度lr,光学单色光度lo以及X射线单色光度lx的资料,讨论了类星体大尺度谱的硬度,发现类星体的光学光度有两个不同的演化阶段;文中还定性地讨论了类星体射电辐射机制不同于光学和射电辐射的机制之处。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空航天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新数据,也许提供了类星体“点亮”过程的线索。钱德拉在二个遥远类星体周围观测到了发射着X射线的高温区域,它们被认为是在类星体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些特征出现在距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上万光年的地方,科学家认为正是这种黑洞驱动了类星体的活动。“这些X射线特征很可能是激波,  相似文献   

5.
哈勃星空     
《飞碟探索》2012,(4):64-64
哈勃眼中的"黄金国"哈勃太空望远镜拍下了这张NGC 1483星系的精美图像。NGC 1483是一个棒旋星系,位于剑鱼座南星群。这个云雾状星系拥有一个明亮的中央突出部分,以及包含明显产星区的扩散旋臂。在该图像的背景处,可以看到很多遥远的其他星系。棒旋星系的命名源于其中央突出的棒状结构,它们构成了所有螺旋星系的2/3。近期研究表明,棒可能是螺旋星系形成的一个共同阶段,它可能预示着一个星系已经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6.
斯皮策和哈勃联手“称量”了几个遥远星系中的恒星质量。这些迄今所见最遥远的星系之中,有一个星系对于它所身处的年轻宇宙来说,似乎重得异乎寻常,也成熟得异乎寻常。这使得天文学家大吃一惊,因为宇宙中最早的星系通常被认为是小恒星的集合,它们逐渐合并,最终才形成了类似银河系的大星系。  相似文献   

7.
正星系团中的"隐士"星系是恒星庞大的"社区",是亿万恒星的家,但它们并非都闪烁着星光,有些是暗淡无光的。和我们熟悉的明亮星系不同,这些暗淡的星系没有明亮的核心,没有环绕核心的由恒星和气体组成的宏伟旋臂,也不是散发着辐射的密集星群。它们的星光微弱异常,仅  相似文献   

8.
卡罗琳·赫歇尔(1750~1848)——历史上第一位发现彗星的女性; 赫琳达·斯文·李维特(1868~1921)——提出遥远天体的距离测定方法; E·玛格丽特·博比奇——研究星系、类星体的现代先驱; 温迪·弗里德曼——测量宇宙膨胀率和宇宙年龄的带头人; 南希·G·罗曼——美国航宇局第一位首席天文学家,倡导研制太空望远镜 此外我们还会带给你几位女天文学家的故事,它们或长或短,但都不禁让人感动,让人思索……  相似文献   

9.
类星体     
类星体钟建业自从1963年类星体被发现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试图揭开这些位于宇宙外层空间的强光源如何产生出大能量的秘密。类星体还没有太阳系大,但要比由数千亿星体组成的星系亮得多。这些光就是类星体存在的证据,但就人类对它的了解而言,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多少...  相似文献   

10.
□□研究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是天文学的重要任务之一。20世纪中叶,一些著名的天文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137±2)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整个宇宙不断地膨胀,星系整体退行。各个方向上的星系都在飞快地离地球远去。 由于多普勒效应,地球上接收到离其远去的星系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会降低,也就是发射光谱向长波(红光)方向移动,天文学上称之为“红移”。离地球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大,产生的红移越大。遥远的、退行中的恒星、星系和类星体等天体发射的光本是可见光和紫外辐射,由于红移,地球上探测接收到的大多是红外辐射。所以,利用红外探测,…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最大星系巡天eBOSS国际科学合作组,近日发现了显著的重子声波振荡信号。eBOSS国际合作组星系成团性工作组联合组长、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说,这是首次利用宇宙深处的类星体进行的重子声波振荡测量,并在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之后,获得了暗能量存在的又一独立证据,也再次证实了宇宙在加速膨胀。2015年至今,eBOSS国际合作组顺利完成了类星体巡天观  相似文献   

12.
星系动物园 深入宇宙深处,哈勃空间望远镜又发现了一大群星系。虽然仅位于很小的一块天区内,但这些星系却各自展现了不同的特征。它们有的体型庞大,有的身材渺小;有些相对来说距离较近,而大部分都相距甚远。这些数以百计的暗弱星系在此以前从来没被发现过。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05,(2):47
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观测到距离地球127光年外(仅仅比宇宙年龄早10亿年)年类星体SDSSp J1306。令人惊讶的是,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类星体的早期阶段,其X射线能量发布(X射线谱)特征在周围其它老年类星体上却探测不到。图片左上方的小天体是位于其前方的一个距离我们更近的星系。  相似文献   

14.
除了太阳以外其他恒星也有行星系吗?从地球上观测,它们太遥远了以致不能观测到,但我们能推测出它们的形状.行星科学家可能会比任何其他专业的科学家都要更多地被问及两个问题:恒星有多少颗行星?它们的行星系是什么样的?我们清楚地知道,行星系是我们居住的唯一场所——这便是太阳系.即使其他恒星的确有行星系,它们也是非常遥远的,以致于我们用任何现存的望远镜都不能观测到这些行星.但是,目前行星科学家十分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从而获得了一系列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银河系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旋涡星系,而且还是一个横跨100多万光年至少支配着10多个星系的辽阔大帝国的中心.我们居住的银河系决非普通星系,它比大多数星系庞大而明亮,有巨大的质量,而且能产生巨大的万有引力.像环绕行星旋转的卫星一样,银河系的周围也有10个小星系绕其旋转.这些伴星系是我们银河系辽阔大帝国中的重要成员,它们不仅证明了银  相似文献   

16.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7,(11):58-59
美国航宇局将哈勃空间望远镜和斯必泽空间望远镜联合起来发现了9个位于遥远宇宙深处的最小、最暗弱、最致密的星系。每一个新发现的星系都比银河系小几百上千倍。照片下面的一行星系就选自这九个星系。  相似文献   

17.
众眼看宇宙     
哈勃空间望远镜星系动物园深入宇宙深处,哈勃空间望远镜又发现了一大群星系。虽然仅位于很小的一块天区内,但这些星系却各自展现了不同的特征。它们有的体型庞大,有的身材渺小;有些相对来说距离较近,而大部分都相距甚远。这些数以百计的暗弱星系在此以前从来没被发现过。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体型较大、完全成形的星系散布其中,这些星系很容易被分辨出来,是因为它们距离我们比较近。图中还有几个是旋涡星系,其星系盘不是侧向就是正面对着我们,或介于两者之间。其他的诸如椭圆星系和更奇异的星系,比如拥有棒状结构或者潮汐尾的星系,也可以在…  相似文献   

18.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1,(11):64-65
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新近拍摄到了室女座中"双眼"星系对的动人图像。它们相距大约100000光年,看上去就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因此得名。其中较大的一个(NGC4438,左上)曾经是一个旋涡星系,但在过去的几亿年里它和其他星系间的碰撞已经让它面目全非。这两个星系外观类似,结构其实大相径庭。右下角的NGC 4435小而紧密,几乎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09个X射线选择的类星体和114个射电及光学选择的类星体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它们的红移、光学光度以及平均光学-X射线谱指数的直方分布图上, X射线选择类星体统计上都分布在这些参数图的低端.在所有样品的单色X射线光度lX与单色光学光度lO的关系图上, X射线选择类星体绝大部分处在光学暗的低光度区域.若以lglo=31.2erg/s·Hz为分界点, 可把光学光度划分为光学亮和暗两个区域, 则发现射电及光学选择类星体在图中光学亮区内的斜率b=0.64, 在光学暗区内的斜率b=0.95, 而X射线选择类星体的b仅为0.78, 因而暗示出它们可能是类星体现象中的一个次型.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1,(9):5-5
无处不在的水水真的是无处不在。最近,天文学家找到了宇宙中迄今发现的最遥远、规模最大的“水库”——在一颗距离地球约数百万亿千米的类星体附近,天文学家发现了大量水汽的存在。这里的水汽质量约相当于地球上全部水量的140万亿倍.或者说,这些水的质量相当于太阳质量的10万倍。这颗类星体存在于宇宙诞生仅仅16亿年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